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谈汗法     
汗法,它是通过内服或外用方药,或其它治疗手段,使机体适当出汗,以收疏散外邪,解除表证的治法。本文拟就内服药物发汗作一阐述。 汗法的发展 汗法首见《内经》,如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由于外邪犯人一般由表及里,由浅及深,而发汗则有开泄腠理、调和营卫、解表驱邪、调整阴阳的作用,有助于防止外邪的进一步传变。《内经》中所谓“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相似文献   

2.
《素问·热论篇》中有几处经文排列颇有不妥之感,试析疑如下。 篇首黄帝愿闻“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之状,下文当是歧伯具体说明热病单经受邪和两感于寒的情况,但中间却插入“病遗”、“食复”内容。这样,不仅答非所问,且条文体例亦失严密性。易使人误以为“病遗”、“食复”仅为单经受邪之热病所发生。其实无论单经受邪,还是两感于寒,如护理不当,皆可发生“病遗”、“食复”,而且临床上更多见于两感于寒之热病者。由是,若将  相似文献   

3.
览《伤寒论》方,见部分汤剂有剩余药量。由于它关系古方的实际剂量及运用,兹试析如下: 一、剩余药量的定义 桂枝汤方后注云:“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病人一服后果若获效,当须停药,则所剩三分之二药汁,便是剩余药量。该注接着又说:“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所谓病  相似文献   

4.
少阳为枢,而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合穴,又为八会穴之一的筋会,该穴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现就本人临床实践举例介绍如下。 一、口苦 例1.陶某,男,46岁,干部,1986年5月12日诊。口苦3天,尤以晨起为重,以往有类似发作,伴纳差,便结,胃脘胀满不适,舌质红,苔腻,脉微数。 证属少阳胆气外溢,病名“胆瘅”。《素问·奇病论》“有病口苦取阳陵泉,……病名胆瘅”。以调气泄热治之。选用28号毫针,由右阳陵泉透入阴陵泉,间歇运针2~3次,留针15~20分钟。针治3次,口苦消失。  相似文献   

5.
《金匮》水气篇第25条指出“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由于本条叙证简略,对于越婢加术汤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有无汗出,医家有以下两种认识。 1.认为汗出很多:如五版教材《金匮要略讲义》提出,根据《中风篇》附方《千金》越婢加术汤主疗中有“腠理开,汗大泄”,可知越婢加术汤证是有汗的,而且汗很多,汗多的原因,是由于内热所迫。 2.认为无汗:如《医宗金鉴》:“皮水……若表实无汗有热者,则当用越婢加术汤。”现代医家何任教授的《金匮要略新  相似文献   

6.
《景岳全书·伤寒典》对于外感病有着一套极其精辟的见解。笔者过去曾撰有《谈张景岳对外感病的认识与发挥》一文,现在就其中几个问题,提出来再作进一步讨论与研究。 一是论厥 自来论厥,多以辨别阳厥与阴厥为首要。因此际病机多趋于危重阶段,如果一经误诊,处理不当,则变在俄顷。但问题是,阳厥与阴厥之间,是否绝无转化之可能呢?在前辈医家中,颇不乏把这一问题说得绝对化了的。试举清·喻嘉言《寓意尊》中“辨黄长人伤寒疑难危症治验并详诲门人”论厥的一段为例: “凡伤寒初起发热,煎熬津液,鼻干、口渴、便秘,渐至发厥者,不问而知为热也。若阳证忽变  相似文献   

7.
萎缩性胃炎(以下简称萎胃)以纳少不化、嘈杂、胃脘疼痛或胀痛为主要特征,属中医的“胃脘痛”,“吞酸”,“嘈杂”等范畴。现就手头资料,对萎胃的中医诊治作一综述。 一、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各家论说不同,综合起来有如下几方面:1.胃阴不足,津液耗伤。多因饮食失节,过食辛辣肥甘,胃腑积热,耗伤胃阴:或因外感热邪,伤津耗液;或因肝气郁结,化火乘胃;或因阴虚生内热,热郁而胃体枯槁,导致胃阴亏损、和降失常而发病。  相似文献   

8.
郑渭占,字梦熊(1882——1966),晚年自号松巢老人,为西园喉科之后裔,积六十年之临床经验,名著于徽浙之间。笔者整理其医案数以千计,初具体会,今特介绍其一二。 一、力主辛凉,着眼疏降 咽喉为肺胃之系属。外感时邪病毒客于咽喉,病之初期多在卫分气分之间。《医学正传》有“喉症沾实之法,先宜发散,次宜清凉”之说,但郑老力主辛凉清里而兼散表。里热宜降火,常用连翘、银花、石膏之类;表证宜疏达,每用薄荷或桑叶,恶寒重者则加荆芥,防风,惟不用麻黄、桂枝等辛温峻汗之品,连寒邪束表者亦不例外。推求其意,当因表寒  相似文献   

9.
桂枝汤证上原文: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柯注: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非桂枝症。 程批:“汗不出者便非桂枝症”,然南人体弱汗不出,亦不必用麻黄,只须用此汤亦能作汗,每用屡验,非虚语也。若汗不出而脉弱者则若何?曰:仍用桂枝,少加白芍,或去芍可也,以芍能敛汗。原文: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相似文献   

10.
吴昆,字山甫,号鹤皋,安徽歙县澄溏人,生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卒于明泰昌一年(1620)?享年69岁。 吴昆自幼英异,聪明过人,为文章,藻思横发。因举子业不售,遂专事歧黄。就学于邑中余午亭,居三年,与师论疾,咸当师心。师乃建议他遍游全国,结交天下名士。昆于是“由三吴,循江浙,历荆襄,抵燕赵”,负笈万里,拜访名流,虚衷北面,取善发蒙,不下七十二师。由此获医经之奥旨,得家世之心传,学业由此大进。游归,先后悬壶于宛陵(今安徽宣城)、姑熟(今安徽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对肺脏病变的论治,积有丰富的经验,治疗方法很多。兹以宣肺为例,简析如下。 1.宣肺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肺气失宣之证。肺主皮毛,卫气通于肺,邪袭皮毛,卫气闭郁,肺气不能宣畅则见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脉浮。如麻黄汤治“恶风无汗而喘”(35)。李时珍认为本证“虽属乎太阳,而肺实受邪气……是则麻黄汤虽太阳发  相似文献   

12.
病人口味的改变如同舌质、舌苔变化一样,也可以据此了解脾胃功能状况,分辨病性,病位、并推断疾病发展趋势。现就其临床意义作一研讨。 一、前贤对口味的论述 对于口味,前贤有极为丰富的论述。如《素问·奇病论》曰:“病有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  相似文献   

13.
鼻衄、红汗与倒经虽然均见衄血,但在概念、病机、治则上有异同,为此试作如下辨析。 基本概念 鼻衄,又称衄或(鼻丑),当大量衄血不止时,亦称鼻洪。早在《内经》就有鼻衄的记载,并且对其病因病理作了阐述,如《灵枢·百病始生》曰: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因此鼻衄的产生是各种原因引起鼻部阳络损伤的结果。 红汗之名,始见于清·唐容川《血证论》,曰:“有伤寒失汗,邪无出路,因由血分泄而为衄,此名红汗。”它是伏邪外泄所引起,致衄机理与汗解的关系最为密切,因邪气外闭,阳郁太甚,  相似文献   

14.
在《伤寒论》397条文中,就有137条涉及脉诊,并专列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集中地论述脉诊,可见《伤寒沦》十分重视脉诊的应用,本文就此作一分析。脉诊在伤寒辨证中的运用1,以脉定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伤寒论》就十分注意运用脉诊来确定外感疾病的性质。如“辨脉法第一”指出:“凡脉大浮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  相似文献   

15.
西苑读书记     
天明则日月不明 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王冰注谓:“天所以藏德者,为其欲隐大明,故大明见则小明灭,故大明之德不可不藏;天若自明,则日月之明隐矣。所喻者何?言人之真气亦不可泄露,当清净法道,以保天真;苟离于道,则虚邪入于空窍。”后世注家亦一直沿用其说。 我觉得“大明”、“小明”之说不可通。古代文献中,皆称太阳为“大明”。如《礼记·礼器》云:“大明生于东”,郑玄注谓“大明, 日也”:《周易·系辞》云:  相似文献   

16.
《素问·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脾咳之状,咳则右下胁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诸)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则腹满,不欲食饮。笔者细省百日咳痉咳期之面浮,体乏,咳时呕  相似文献   

17.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确立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同时,也相应地提出了诸证期的治疗治则。他在《外感温热篇》中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寥寥数言,概括了温病辨证施治的总体规则。在这里,“透热转气”显然是作为营分证的基本治法提出来的。这里的“透”,是指透泄营分邪热,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言,既指病邪的由里达外,又象征病证的由深转浅。  相似文献   

18.
杏仁味苦、性温,归肺、大肠经。《神农本草经》言杏仁“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但仲景将其与它药精当配伍,有效地扩大了它的运用范围。本文试以仲景部分方剂为例,对此做—浅析 一、解表宣肺散邪 风寒外束,肺失宣降,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脉浮者,仲景往往以杏仁、麻黄并用,开腠理、宣肺气。如麻黄汤、大青龙汤、厚朴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文蛤汤、麻黄加术汤等,均是以麻杏并用,治疗外感风寒者。许宏论麻黄汤云:“麻黄味苦辛,专主发汗,故用之为君;桂枝味辛热,以辛热之气佐之散寒邪,用之为臣;杏  相似文献   

19.
血瘀学说始于《内经》.如《灵枢》中“恶血”即为瘀血最早的记载.《素问*缪刺论》说:“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灵枢*五邪》说:“邪在肝则两胁痛,寒中,恶血在内,月行善掣节,节时肿”,“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涩则心痛”.所以,《内经》虽无瘀血一词,但有恶血、留血之称,并在一些篇章里谈到瘀血产生的原因及瘀血导致的症状.在治疗上,《内经》也提出了基本原则——以疏决通导为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血实者宜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这些记载给后世医家有很大的启发,一直指导着临床和科研工作. 与《内经》同时期的《治病百方》(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第5方即“□瘀方”,该书还记载了早于《本草经》的许多中药,其中有活血化瘀的当归、丹皮、大黄、牛膝、川芎、虫等.可见活血化瘀法,在此之前已被用于临床.我国第一部中药书籍《神农本草经》记录了至今仍经常使用的活血化瘀药约30余种. 汉代张仲景是血瘀学说的奠基人.他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中总结前人的经验,首先提出了“瘀血”这个名称,并在治疗蓄血、血痹、虚劳、症瘕、产后腹痛等疾病中,叙述了瘀血的几种主要症状及脉象,在其他篇章中谈到了瘀血产生的原因和治疗;在《伤寒论》的太阳和阳明病篇中,对血瘀证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他首创了瘀血的辨证论治和方剂,制定了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鳖甲煎丸等方剂,开拓了杂病、伤寒和妇科瘀血论治的新领域,为后世应用活血化瘀药树立了典范.这些理论和实践对后世医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公安文书经常使用一些固定语句格式,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明显的语体色彩,如:“关于……的……”、“因……被……”等。它们多从文言句式变化而来,在公安文书写作中使用,具有独特的功能。本文拟选择其中比较常用的几种,对其内部结构、外部功能、及其在公安文书写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一、“关于……的……”“关于……的……”这种格式,有两个固定词,即介词“关于”和结构助词“的”。“关于”后面的词语,结构可以很复杂,与“关于”构成一个介宾词组;“的”字后面要求跟名词性词语,一般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