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夏秋季节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我院肠道专科使用止痢合剂治疗55例。疗效满意,兹简介如下。一、诊断依据: 1.有饮食不节(洁)史.2.有典型的菌痢症状。3.大便检查:脓细胞 ~卅,红细胞 ~卅,有吞噬细胞;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二.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本组55例中,男22例,女33例.年龄16~50岁46例,51岁以上9例。 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或有下坠感.大便次数增加,一般为每日10~20次,最多达40余次.发病初期,大便呈稀糊状:继则转为赤白相夹之脓血便,或呈黄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按全国中医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学术研讨会制订的诊断标准[1],确诊慢性结肠炎202例,其中男136例,女66例;年龄14~60岁;病程1~10年.所有病例均经纤维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摄片检查,其中84例有黏膜水肿、糜烂,14例有炎性息肉(病理确诊);病变主要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少数累及降结肠、全结肠.全部病例大便培养1~4次均无致病菌生长,查阿米巴滋养体为阴性,部分病例大便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粘液便,每日便次3~5次.中医证型:大肠湿热型29例,寒湿凝滞型26例,脾胃虚弱型79例,肾阳虚衰型68例.  相似文献   

3.
1985~1989年,笔者以益气化瘀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0例,并设相同例数的阳性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的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内科学》(1979年版)上消化道出血(UGH)诊断。 性别与年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8~58岁,其中20岁以下2例,21~30岁8例,31~40岁12例,41~50岁5例,50岁以上3例;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7~67岁,其中20岁以下3例,21~30岁7例,31~40岁12例,41~50岁3例,51~60岁3例,60岁以上2例。  相似文献   

4.
1993-1999年,笔者用逍遥丸治疗抗血吸虫病药吡喹酮不良反应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90例为安徽省南陵县血吸虫病流行区经血防站大便沉渣孵化法阳性确诊为血吸虫病患者,并给予吡喹酮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纳差、腹胀、乏力等胃肠道症状.随机分为中药组50例及西药组40例.中药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1~60岁,平均28.5岁;初次感染者26例,二次感染者12例,三次感染者2例.西药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3~58岁,平均27.4岁;初次感染者28例,二次感染者11例,三次感染者1例.两组不良反应均出现在服吡喹酮后,并均在1周内来我院门诊.  相似文献   

5.
角膜炎是临床常见的眼病,不仅发病率高,且危害性大。由此而导致失明者约占盲人之半数。兹将近年来我院收住的64例重症角膜炎的治疗情况整理如下。 一、一般资料 64例中,男40例,女24例;10岁以下2例,11~20岁5例,21~30岁15例,31~40岁18例,41~50岁15例,51~60岁7例,60岁以上2例;化脓性角膜炎23例,病毒性角膜炎28例,外伤性角膜炎11例,真菌性角膜性2例,右眼患者30例,左眼患者29例,两眼患者5例,计69只患眼。  相似文献   

6.
我科从1980年2月至1976年3月,收住尿路感染85例,按中医“淋证”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85例中,女69例,男16例;年龄:21~30岁22例,31~40岁29例,41~50岁22例,51~60岁8例,61岁以上4例。第一次发病者46例,有二次以上发病史者39例。男性16例中有前列腺炎5例,尿路结石5例,乳糜尿1例,未查明尿路梗阻性病变4例。  相似文献   

7.
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自1984年以来,笔者采用揉长强穴治疗小儿腹泻5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50例患儿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在1岁以内20人,1~5岁30人;中医辨证属伤食泻25人,寒湿泻15人,脾虚泻10人;病程在10天内29人,10~30天15人,30天以上6人。 二、治疗方法:患儿俯卧在家长腿上,暴露长强穴,医者用大拇指抹适量滑石粉或姜、葱汁,用指端右旋揉200~300次,以长强穴局部潮红为度,每日1次。  相似文献   

8.
本院男性病科应用中医药为主,治疗性功能下降95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一、临床资料 90例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73岁,其中20~29岁35例。30~39岁29例,40~49岁岁15例,50~59岁13例,60岁以上3例;病程最短者仅数周,最长者14岁,其中1年以内者34例,1~5年者54例, 5年以上者7例;  相似文献   

9.
复方地龙汤是民间流传的治疗精神病的单方。自1970年始我们用本方治疗急、慢性精分症4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40例中,男22例,女18例;15~20岁4人,21~30岁30人,35~40岁4人,41岁以上2人;病程2月~+~6月10人,6月~+~1年13人,1~+~2年4人,2~+~4年5人,4年~+~6年3人,6年~+~10年5人,妄想型37例,单纯型1例,青春型2例。全部患者均无严重的躯体疾病,并均系经冬眠灵(600~800毫克/天)治疗2月以上无效者。  相似文献   

10.
颅脑外伤后综合征也称脑外伤后遗症,是指颅脑外伤急性期后3个月以上仍有某些自觉症状,而神经系统检查无器质性损害,临床表现以头痛、头昏、心悸、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重者悲观失望、烦躁易怒、疲乏无力,甚至表现为癔病样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痛苦.1994-2001年,笔者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本病5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诊断参照<江苏省常见疾病临床诊断和疗效诊断标准>(江苏省卫生厅1994年编印)中有关颅脑外伤后综合征诊断标准.81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按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随机分组.治疗组51例,男34例,女17例;年龄17~68岁(17~30岁14例,31~40岁23例,41~50岁10例,50岁以上为4例),平均38.3岁;病程6~12个月21例,1+~2年25例,2年以上5例,平均病程1.7年;脑震荡45例,轻度脑挫伤6例.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8~66岁(18~30岁7例,31~40岁12例,41~50岁9例,50岁以上2例),平均36.7岁,病程6~12个月11例,1+~2年16例,2年以上3例,平均病程1.5年;脑震荡27例,轻度脑挫伤3例.  相似文献   

11.
颅脑外伤后综合征也称脑外伤后遗症,是指颅脑外伤急性期后3个月以上仍有某些自觉症状,而神经系统检查无器质性损害,临床表现以头痛、头昏、心悸、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重者悲观失望、烦躁易怒、疲乏无力,甚至表现为癔病样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痛苦.1994-2001年,笔者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本病5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诊断参照<江苏省常见疾病临床诊断和疗效诊断标准>(江苏省卫生厅1994年编印)中有关颅脑外伤后综合征诊断标准.81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按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随机分组.治疗组51例,男34例,女17例;年龄17~68岁(17~30岁14例,31~40岁23例,41~50岁10例,50岁以上为4例),平均38.3岁;病程6~12个月21例,1+~2年25例,2年以上5例,平均病程1.7年;脑震荡45例,轻度脑挫伤6例.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8~66岁(18~30岁7例,31~40岁12例,41~50岁9例,50岁以上2例),平均36.7岁,病程6~12个月11例,1+~2年16例,2年以上3例,平均病程1.5年;脑震荡27例,轻度脑挫伤3例.  相似文献   

12.
一、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主诉胃脘疼痛,体检上腹部广泛性或局限性压痛,疼痛持续或发作时间在3个月以上。病史:3~6个月者23例,6个月以上者100例,最长达30年。性别与年龄;男性77例,女性46例;20岁以下2例,21~30岁25例,31~40岁34例,41~50岁31例,51~60岁24例,61~70岁7例。辨证:脾气虚弱者59例,挟肝郁者32例,挟肝火者20例,挟湿者7例,挟阴虚者5例。经纤维胃镜或胃肠钡餐X线造影检查,诊断慢性胃炎8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13例,胃炎合并溃疡24例。  相似文献   

13.
自1980年以来,笔者运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简称“二中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59例,疗效尚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59例中,男54例,女5例。21~30岁14例,31~40岁29例,41~50岁11例,51~60岁4例,60岁以上1例,平均岁龄34.5岁,以青壮年为多。病程在5年以下者15例,5~+~10年者24例,10~+~15年者16例,15年以上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1982年4月至1985年6月,采用清热解毒、凉血养阴的中药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1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7例。年龄5~10岁3例,11~15岁4例,16岁以上8例。初诊病程均在1~3天。全部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及X线检查,确诊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临床见有发热、腹痛、腹胀、腹泻和血便等症状;少数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1982年10月~1985年10月,以射干豆根汤治疗慢性鼻窦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50例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9~55岁,其中成人39例,<15岁者11例。全部病例都有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反复急性发作史。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昏、鼻塞、流粘涕或是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1981年以来用自拟活血解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5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58例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20~40岁5例,41~50岁11例,51~60岁16例,61以上为26例;左侧疼痛19例,右侧疼痛39例;病程短者8个月,长者30年。患者均曾用西药治疗,但疗效不佳或停药即发。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较常见,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1976年3月~1983年9月,我们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治疗本病50例,近期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50例均经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确诊。其中男46例,女4例;年龄<30岁8例,31~40岁11例,41~50岁24例,>50岁7例,以41~50岁较多;病程0.5~2年16例,2~5年24例,5~10年4例,10~20年2例,>20年4例,以2~5年较多。  相似文献   

18.
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桃仁、大黄、芒硝、桂枝及甘草组成。原方逐瘀泄热,主治太阳蓄血证。笔者运用本方加味治复发性乳糜尿,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15例均系门诊病人,皆有丝虫病史,并反复有乳糜尿出现者。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35~50岁10例,55岁以上5例;病程长者达10年之久,短者3~6年;发作频率多者每年10余次,少者每年5、6次,好发于劳累、恣食膏粱厚味及休息不佳时。全部患者尿呈米泔汁或见血尿,尿中有乳白色凝块如棉絮状,小便不畅;或伴有腰痛、尿道  相似文献   

19.
我们采用扶正解毒通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例,取得明显效果,并设西药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本院皮肤科及中医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扶正解毒通络组(简称治疗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29~71岁,以45岁以上病人为多,占29例;发于头面部11例,胸胁部17例,腰胁部15例,其它部位3例。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32~69岁,45岁以上占21例;发于头面部9例,胸胁部15例,腰胁部10例,其它部位5例。所有患者都有带状疱疹病史,患处刺痛、灼痛或放射痛。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扶正解毒通络法。基本方:忍冬藤30~60g,红藤、乳香、没药各9~15g,板蓝根、路路通各25~50g,酸枣仁、柏子仁各10~25g,白花蛇舌草、赤芍、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各15~30g。加减法:头面部加菊花、石决明,胸胁部加柴胡、郁金,腰胁部加续断、桑寄生,上肢加桑枝,下肢加牛膝。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煎服1次,每次服300ml左右,饭后服,禁烟酒及辛辣香燥之物。10d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消炎痛25mg,口服,每日3次。维生素B1 20mg,口服,每日3次。10d为1疗程。  相似文献   

20.
阑尾周围脓肿是外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属于祖国医学“肠痈”的范畴,约占急性阑尾炎的4~10%。我院中医外科自1984~1986年辨证治疗此疾46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46例全部系住院病人,其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最小为11岁,最大为66岁,以20~50岁最多;体温<38℃36例,38.1~39℃8例,>39.1℃2例;血白细胞总数多在10~20×10~9/L之间;超声波检查提示右下腹均有包块或液性暗区,最大者为10×10×6cm,最小者为5×3×2cm;在有液性暗区的25例中施行了脓肿穿刺,抽出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