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地15g,生石膏30g,荜拨、细辛各6g,延胡索、牛膝各10g,每日煎服一剂。风火牙痛加升麻10g;胃火牙痛加肥知母10g,生石膏用至40~60g;虚火牙痛加玄参12g,生地用至20~30g。笔者用此方治疗30例牙痛患者,一般服一剂肿痛减轻,服2~3剂获愈。 例1.邓某,男,45岁。初夏出差感受风热,牙龈红肿并头痛、咽痛,舌苔薄黄。此乃风火牙痛,上方加桑叶、菊花各10g,服3剂愈。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1975年以来采用自拟茵陈汤治疗黄疸型肝炎30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306例病人均系住院患者,其中男196例、女110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5岁,平均年龄32岁;中医辨证均属阳黄,其中热重于湿型206例、湿重于热型67例、湿热并重型33例。 二、治疗方法 基本方:茵陈、车前草各15g,大叶金钱草、金银花、黄芪各20g,郁金、甘草各10g。每日1剂,煎水300ml分2次服。15~20天为一疗程。热重于湿型原方药量加倍;湿重于热型加苍术、厚朴各10g;湿热并重型加赤芍、丹皮各9g,板蓝根30g,黄连6g。  相似文献   

3.
缪树群副主任医师,熟谙医理,精于辨证,临证近四十载,积验颇丰。其对小儿外伤性干咳的治疗更是独有见地。笔者有幸侍诊一侧,获益良多。现将缪师自拟“干咳散”治疗小儿外伤性干咳的经验整理于下。 一、方药组成 白前、紫菀、百部、瓜蒌皮、制香附各100g,桔梗、陈皮各60g,甘草50g。口干咽燥者,加南沙参60~100g;呛咳频剧,时有太息者,加旋覆梗或炒枳壳各45~60g;纳少、嗳气者,加清半夏45~60g,鸡内金60~90g。上药共研粗末,每日10~15g,布包水煎,分2次服。 二、辨治浅析  相似文献   

4.
口疮验方     
本方系家传效验方,经世百年。今示于同道。配方:①嗽口方:大黄5g、甘草7g、竹叶4g;②口疮方:大黄、黄连各7g,龙骨、硼砂、露蜂房(烧灰)各5g,玄明粉10g,明矾2g,青黛8g,冰片1g,蚕茧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76年4月至1985年11月以自拟安脑汤治疗脑外伤后遗症19例,疗效满意。现简要报告于下: 一、一般资料:19例中,男11例,女8例;年龄在9岁至57岁之间,病程7个月至3年;门诊14例,住院5例。19例均经西医诊治,仍遗留头晕头痛、夜寐不宁、手足麻木、伯声恶光、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差、食欲减退,脉弦涩、舌质紫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黄芪、党参、枣仁各10g,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防风各6g,甘草、三七各3g,龙齿15g,骨碎补20g。  相似文献   

6.
苍术防风汤见于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由苍术、防风、麻黄、生姜组成。原为沼飧泄而设,笔者用之于多种疾病收效满意,现举一二: 一、泄泻 刘某,男,53岁,1983年3月10日初诊。“慢性肠炎”4年余,每食肥腻或受凉即发。来诊时,腹泻腹痛,大便稀薄,无脓血,日行4~5次,伴胃脘冷痛,纳呆,舌淡苔白腻,脉儒缓。证属寒湿滞留,搏结不散。治宜温散寒湿,兼以培土。用苍术18g,防风、扁豆各15g,炙麻黄、川芎各6g,干姜9g,桔梗、山楂、枳壳各12g,服3剂后,诸症有减,去川芎再进15剂而愈。  相似文献   

7.
1 方药分析 炙水蛭10~50g,穿山甲10~30g,土鳖虫6~8g,苏木、刘寄奴、红花、泽兰、三棱、莪术各20~30g.硬化性胆管炎,加皂角刺10~30g,威灵仙20~60g;髂股动脉炎,加川牛膝20~30g,制附子20~40g;慢性湿疹,加蚕砂15~30g,或益母草10~15g;囊肿性痤疮,加虎杖10~30g,或丹皮10~15g.  相似文献   

8.
一、一般资料 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在17~65岁之间。均经尿路平片证实为输尿管结石,其中位于输尿管上段者7例(9枚),中段者14例(18枚),下段者9例(11枚)。结石横径小于0.4cm者5枚,0,4~0.6cm者33枚。初次患病者27例,复发者3例。 二、治疗方法 基本方:升麻5~10g,枳壳、桔梗、牛膝、地尤、冬葵子、乌药各10g,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各15g,滑石30g。加减法:  相似文献   

9.
李某,37岁,1983年4月20日来我院就诊。结婚10年未孕,周期性痛经。经多次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发性不孕症,经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而求治中医。患者情志抑郁,月经淋漓不尽已8月余,色红有紫血块,少腹隐痛。行刮宫术后,经量虽减少,但未全尽。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苔薄白,脉细弦。此乃肝郁血亏,先投养血柔肝,固涩止血之剂:阿胶、龟版、菟丝子、覆盆子、侧柏炭、棕榈炭各10g,炒川楝子、醋香附各6g,地榆炭、仙鹤草各15g,  相似文献   

10.
一、方药及煎服法 生石膏60~100g,生大黄6~10g,柴胡、茵陈、青蒿(后下)各20~30g,细辛2~3g,黄芩(酒炒)10~15g,紫草15~20g。便秘者大黄后下,便溏泄泻者大黄与它药同时入煎。以水适量,煎服药液400ml,两次分服。首次服250ml,2小时后继服余药150ml,均温服,服药后注意体温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老年流泪症是指老年人泪液不自主外流,迎风流泪更甚。常常被临床忽视。现将笔者治疗本症22例,小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男15例,女7例。年龄50~65岁。病程最长者3年,短者6个月。眼科检查均示泪道通畅,无明显阳性征。病例均为门诊患者。 二、治疗方法 自拟杞菊二至汤:枸杞子、菊花各15g,生地、熟地各12g,炒当归、女贞子、旱莲草、车前子、川芎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 三、治疗结果 显效(泪液不再自行流出眼眶外)20例,好转(流眼症状明显减轻)2例。平均治疗15天左右。患者伴有的  相似文献   

12.
紫癜 武某,女,21岁,1984年10月23日初诊.皮肤反复出紫斑年余。紫斑及瘀点大小不等,时轻时重,偶有鼻衄牙宣。常感头晕乏力,心烦,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纳少腹胀,便干,经来量多。血小板84×10~9/L,白细胞3.8×10~9/L,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面色(白光)白,唇干,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证属脾阴不足,脉络失养,治以滋阴益脾,凉血化瘀。方用参苓白术散、二至丸加减:太子参20g,茯苓,焦白术、甘草各6g,扁豆、苡仁、怀山药各24g,茜草、女贞子各  相似文献   

13.
1984~1990年笔者以自拟方“痛经宁”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50例原发性痛经中,年龄17~40岁,未婚31例,已婚19例,病史最短1年,最长11年。 二、治疗方法 1.痛经宁组成:当归、川芎、桃仁各9g,红花6g,五灵脂、生蒲黄、炒蒲黄各10g,益母草15g,白芍12g,甘草3g,每日煎服1剂,早晚分服。于行经前7天开始服至行经日止。若服用后第1个月经周期疼痛未消  相似文献   

14.
一、临床资料 96例中,男64例,女32例。年龄3~74岁,其中14岁以下38例,15~35岁9例,36~55岁12例,55岁以上37例。病程短者6个月,长者28年。Ⅰ度脱垂35例,Ⅱ度脱垂43例,Ⅲ度脱垂18例。 二、治疗方法 注射前三天限制多渣饮食,术前1h以“固脱Ⅰ号方”灌肠(生黄芪30g,升麻、白芨各10g,金银花、黄柏、五倍子各20g,加水700ml,煎至300ml去渣,纳入明矾20g,文火浓缩至150ml,再加入庆大霉素32万单位,待温时即可缓慢灌入)。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抗免Ⅰ号方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免疫性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抗免Ⅰ号方(党参15g,炒白术、熟地黄各30g,山茱萸、茯苓、荆芥穗、车前子各10g,炒黄柏5g)治疗,并用避孕套避孕1个月,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治愈37例(1个疗程内27例、2个疗程内10例),失去联系11例,无效16例。结论:抗免Ⅰ号方具有清除抗体和抑制抗体形成、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抗精子抗体阳性免疫性不育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杂病多例,均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举验案四则如下。 一、阴 肿 高某,女,38岁,已婚,工人。阴部(右侧大阴唇)红肿疼痛两天。伴有肋胁胀痛,尿赤便秘,脉弦数,舌质红、苔黄腻。辨证为肝经湿热下注,治法清肝泻热利湿,拟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生地、车前子各12g,栀子、黄芩、连翘、泽泻各9g,甘草3g,金银花30g。三剂而愈。 按;阴肿,亦称阴户肿痛。发病部位属于肝经之分野。多因气机不调,郁怒损肝,肝病及脾,脾虚失运,湿蕴化热,湿热下注,致阴户肿痛。宜用清热泻肝利湿之剂,湿热去而病自愈。  相似文献   

17.
外阴瘙痒是妇女常见症,笔者以自拟苦参洗剂治疗54例,效果较满意。 一、一般资料:54例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2~49岁,其中有孕者3人。外阴瘙痒,伴有红色丘疹但无溃破者34人,有丘疹和溃烂者16人,无丘疹但有溃破者4人。限于条件未做病因学检查。 二、治疗方法:苦参30g,金银花、蛇床子、地肤子各10g,甘草6g。水煎作局部  相似文献   

18.
一、湿邪客表之困倦 误认气虚用参芪 张某,男,36岁,农民,于1984年6月28日初诊。患者冒雨劳动后,全身酸楚,四肢困倦无力。自己认为疲劳过度所致,用黄芪30g炖鸡,服后无效。又服高丽参1支,病情有增无减,求治于吾。精神萎糜,面色不华,全身酸重,懒于行动,汗少且粘,纳谷不香,脘胀且闷、大便欠畅,小便略黄,苔薄腻,脉濡、此属湿邪客表又被补剂所滞,引动内湿,欲将化热。治以《温病条辨》宣痹汤加减:杏仁、连翘、栀子、制半夏、秦艽、大腹皮、佩兰、藿香、枳壳各10g,滑石、赤小豆各30g,薏苡仁、莱菔子  相似文献   

19.
我们采用扶正解毒通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例,取得明显效果,并设西药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本院皮肤科及中医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扶正解毒通络组(简称治疗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29~71岁,以45岁以上病人为多,占29例;发于头面部11例,胸胁部17例,腰胁部15例,其它部位3例。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32~69岁,45岁以上占21例;发于头面部9例,胸胁部15例,腰胁部10例,其它部位5例。所有患者都有带状疱疹病史,患处刺痛、灼痛或放射痛。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扶正解毒通络法。基本方:忍冬藤30~60g,红藤、乳香、没药各9~15g,板蓝根、路路通各25~50g,酸枣仁、柏子仁各10~25g,白花蛇舌草、赤芍、黄芪、女贞子、鸡血藤各15~30g。加减法:头面部加菊花、石决明,胸胁部加柴胡、郁金,腰胁部加续断、桑寄生,上肢加桑枝,下肢加牛膝。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煎服1次,每次服300ml左右,饭后服,禁烟酒及辛辣香燥之物。10d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消炎痛25mg,口服,每日3次。维生素B1 20mg,口服,每日3次。10d为1疗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二仙汤加味为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予二仙汤加味(仙茅、仙灵脾、巴戟天、知母、黄柏、丹皮、紫草各15 g,鸡血藤、珍珠母各30 g)治疗,并随证加减,每日1剂,分2次服,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结果:近期治愈10例,显效24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7%.结论:二仙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