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凉市位于甘肃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全市辖一区六县,总人口220万。全市共有乡镇、街道司法所110个,有专兼职司法助理员249人。共有基层人民调解组织2038个,人民调解员8320人。近年来,全市基层司法所和人民调解组织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建设的目标,充分发挥了司法行  相似文献   

2.
回首2021年,硕果累累。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强基导向,着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推广邯郸市创建星级司法所做法,司法所建设与发展实现新提升。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圆满完成全省5万多个村(居)调委会换届,基层调解组织实现全覆盖,在线调解和诉调对接实现新发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暖冬行动"、"抓实调解促和谐"活动调解矛盾纠纷34万余件。展望2022年,信心满怀。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全国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全国司法所工作规范》为着力点,以开展人民调解"三大三提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据库     
《中国司法》2013,(9):34-34
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依法推进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法制化建设和保障能力建设,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显著成绩。目前,全国共有81.7万个人民调解组织和428万名人民调解员,每年调解各种矛盾纠纷达八九百万件,调解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九五期间,河北各级党委政府对乡镇、街道司法所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使全省建立乡镇、街道司法所总数达到了2061个,占乡镇、街道建制数的95%以上;司法所配备专职人员5100多人(正式在编干部达4200多人),所均2.5人(一类乡镇达到了3人以上);2/3的司法所达到了两间以上办公用房。通过加强司法所建设,推动了全省基层普法依法治理、矛盾纠纷排查、人民调解、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党政领导听取专门汇报,作出重要批示。1996年在省委、省政策领导的支持下,省编办与省司法…  相似文献   

5.
《人民调解》2012,(10):11-13
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强和创新人民调解工作,增强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年来,全省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纠纷45.8万件,调解成功44.1万件,调解成功率96.2%,防止群体性上访8169起,防止民转刑5205起,制止群体性械斗2577起,实现了60%乡镇(街道)、90%村(居)的“无民转刑、无非正...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海宁市司法局硖石街道司法所为解决治安纠纷频发难题,在硖石派出所建立了治安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治安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的有效衔接。治安纠纷调委会由硖石司法所和派出所共同派员设立。人员的组成一般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各村(社区)的调解主任,业务上接受司法所和派出所的共同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司法厅党委提出的"有纠纷去调解,有上访找司法"的调处理念,真正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今年昭苏县10个乡镇、5个居委会全部建立了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牵头协调具体运作,司法所业务指导,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集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于一体的  相似文献   

8.
王公义 《中国法律》2005,(4):14-16,69-73
人民调解制度是当代中国影响最广泛的民主法律制度,在有效解决社会纠纷,实现基层民主自治。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重视。中国现有人民调解组织90多万个,人民调解员800多万人,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每年调解民间纠纷600多万件,相当于同期全国人民法院一审民事案件受理数的2倍左右。人民调解已与司法审判和仲裁制度形成解决社会纠纷的三足鼎立,成为民众解决纠纷的主要选择和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人民调解》2011,(5):16-20
要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根据乡镇司法所承担的人民调解、普法、依法治理、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基层法律服务等工作,进一步规范配置司法所的职能,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帆 《人民调解》2023,(8):21-23
<正>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司法局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助力全市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强指导、健全机制,靠前服务,持续加大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力度,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了调解力量。以组织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从根本上抓好工作落实齐齐哈尔市司法局根据全市人民调解组织现状和人民调解工作实际,指导各司法所充分利用村(社区)“两委”换届契机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及时调整、充实、规范村(社区)、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王厚祥 《中国司法》2006,(3):112-112
去年以来,浙江省温州市司法局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力度,创新调解工作方式方法,存全市范围内积极建设“流动凋解庭”,以解决基层和边远地区调解力量不足的问题。“流动调解庭”没在县(市、区)司法局和乡镇(街道)司法所两级,工作人员实行定期聘任制,遇有接报或当事人申调解的重大疑难纠纷,及时给予指导或直接参与调解,实现了指导与服务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数据库     
《中国司法》2008,(11):64-64
自2004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国债资金投入近17亿元,规划建设司法所24232个。目前,第一批5488个司法所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四批共累计建成司法所近2.03万个,完成已下达项目总数的83.7%。目前,全国近4.2万个乡镇街道中,已建司法所近4.1万个,占全国乡镇街道总建制数的97.9%。  相似文献   

13.
罗秀锦 《人民调解》2008,(11):14-15
河北省抚宁县台营镇司法所长兼镇调委会主任王艳茹.从1998年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以来.始终恪守“一心为百姓解忧难”的工作准则.努力做好人民调解丁作,用婆婆嘴、妈妈心、媒人腿.以心换心.化解千家难事.温暖万人心田.换来了辖区的和谐稳定、群众的安居乐业。几年来.她亲自调解各类民间纠纷720余起.成功率98%以上.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逐步推进.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越来越明显。仅以2008年重庆市为例,广大人民调解员调解的各类纠纷达314090件.调解成功率达97.6%。为进一步推动人民调解工作,今年3月。我们利用半个月时间.到本县13个司法所和16个乡镇开展了人民调解专题调研.发现部分人民调解员在工作积极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5.
人民调解制度是解决社会纠纷的重要法律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民调解制度是当代中国影响最广泛的民主法律制度,在有效解决社会纠纷,实现基层民主自治,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重视。中国现有人民调解组织90多万个,人民调解员800多万人,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每年调解民间纠纷600多万件,相当于  相似文献   

16.
短讯速递     
《人民调解》2012,(6):8-9
·湖南省司法厅组织开展"调解化积案、息访保平安"人民调解专项活动以来,全省5万多个人民调解组织、30万名人民调解员和广大基层司法行政干警深入开展矛盾纠纷集中重点排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司法》2009,(3):109-110
日前,张家港市凤凰镇司法所结合当前形势和实际情况,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六项新要求。 一是提高基层人民调解员自身素质。切实增强基层调解人员大局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增强人民调解人员专业知识储备和调解水平,提高调处民间纠纷的办案质量,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调解队伍。  相似文献   

18.
《人民调解》2013,(5):25-27
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道,提起朱春辉,知道的人不多,可要提起"朱调解",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有事就找朱调解",这是阳逻群众常说的一句话。朱春辉是阳逻司法所所长兼街道调委会副主任,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和人民调解工作已有13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急速转型,纠纷急剧增加,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人民调解的创新和发展势在必行。在这一过程中,乡镇、街道一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在2002年以后快速发展;如何实现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之间的有效互动成为一个完善当前人民调解制度的有效突破口。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在拥有良好调解组织基础和调解传统的背景下,创造了镇村联动式调解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诉前劝导机制、纠纷分类调解、镇、社区村三级联动调解来实现纠纷解决的。镇村联动式调解模式实施以来,化解了大量的民间纠纷,为人民调解的法制化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乡镇司法调解中心是近年来我国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涌现的新生事物。 乡镇司法调解中心首创于山东省德州市陵县。1998年,陵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手在各乡镇建立了以司法所为主体派出所、民政、信访、土地管理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司法调解中心,开辟了一条化解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路子。 据统计,全国已建成乡镇司法调解中心21000多个,约占全国乡镇(街道)建制总数的近42%。乡镇司法调解中心在全国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10月28日,司法部在山东省陵县召开乡镇司法调解中心建设现场会。高昌礼部长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