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爱的长河中,自己爱过别人,也曾被别人爱过。对于爱过自己的人,不常记起,可对于自己深深爱过的人,终生难以忘却。台湾大作家三毛写了那么多爱情故事,因为她太眷恋自己的从前,她把年轻时的全部爱情生活都融进地的著作中去了。三毛爱得太多爱得太深,喜欢回忆那些逝去了的往事,也许是她无法承受过多的负荷,最终以一只丝袜结束了她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她忘了她曾经告诫过别人的“要珍惜每一个朝阳升起的早晨”。而她在那最后一个深夜走进了永远的黑暗,再也没有看见第二天的朝阳。她疏忽了,她没有守护好自己的心。每个人都有受伤的…  相似文献   

2.
<正> 太湖在记忆里,记忆里的太湖在梦里。太湖渊源流淌,哺育了好几千年的人,这其中包括我的祖辈和现在的我。我从来没有仔细地欣赏过太湖的美丽,也许我知道她会时刻地陪伴在我的身边,不会轻易地离开我,也不会轻易地伤害我,就像姑苏的女子小家碧玉一般地纯真;也许我知道自己现在还没有时间和心境去仔细地欣赏她,或者说是怕亵读了她的美丽,在我的心中她的美在感觉中记忆中回味里,我舍不得也不允许自己就这样轻易地窥视她的纯净,那是我心中最后的一片真情……  相似文献   

3.
从老家到县城到省会,再到北京,她几乎一路不停地奔跑着。她对自己说,我要出人头地;她对自己说,我要到北京拥有自己的位置和房子,我要成为一个北京人!因为远大的目标,她干得很辛苦,也曾付出不少——包括亲情、快乐,包括和色迷迷的上司约会,付出本不愿付出的东西。那天,她在西单一个面包店买完东西出来,听见一个男人对身边的女人说,今儿天多好,要是爸在就好了——他的臂上系着黑纱,眼睛里充满忧伤。她的心忽然震颤了,像被一件东西重重击打了一下。她想起她的父母,这些年,她只顾着在城市奋斗,和他们有过多少交流?温暖过他们多少?只除了每年过年…  相似文献   

4.
刘杰 《中国保安》2004,(20):38-41
一位哲人说过,谁也没有理由责备一个曾经十月怀胎的母亲的骄傲。可是重庆一位农村妇女却为自己曾经的十月怀胎而自卑,因为在此后38年的漫漫岁月里,她的儿子不曾叫过自己一声妈,更不曾赡养自己。于是忍无可忍的她一纸诉状将已是留美博士的儿子告上了法庭。 剜心割肉送儿去他乡 2001年4月25日上午,住在女儿家的袁和梅正在阳光下和老朋友们晒太阳聊天的时候,一位邮递员大老远地就叫她:“袁大妈,你家有一封美国来的信!” 罗清洁急忙从屋里跑了出来,在确认那封写满了英文的信就是自己的时,她迫不急待地拆开看了起来。袁和梅也和周围看热闹的人…  相似文献   

5.
她是一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知识女性,自称身体里面有着中美友谊的遗传基因,她一生的崇高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中国人,并为此矢志不渝地追求着。然而在她的愿望暂时不能实现时,她坚决地选择了一条成为中国人的捷径:一生不生育自己的孩子,用无限母爱来换取中国母亲的名份……  相似文献   

6.
太湖在记忆里,记忆里的太湖在梦里. 太湖渊源流淌,哺育了好几千年的人,这其中包括我的祖辈和现在的我.我从来没有仔细地欣赏过太湖的美丽,也许我知道她会时刻地陪伴在我的身边,不会轻易地离开我,也不会轻易地伤害我,就像姑苏的女子小家碧玉一般地纯真;也许我知道自己现在还没有时间和心境去仔细地欣赏她,或者说是怕亵渎了她的美丽,在我的心中她的美在感觉中记忆中回味里,我舍不得也不允许自己就这样轻易地窥视她的纯净,那是我心中最后的一片真情……  相似文献   

7.
蓝冰 《广东民政》2011,(6):63-63
那段时间,她正焦虑不安地守在女儿的病床前。看着曾经漂亮活泼的小女儿被化疗折磨得不成样子、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她的心,每日都游走在冰与火的边缘。而一向活泼快乐的小女儿,在哭过闹过之后,终于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她不忍再看到自己亲爱的妈妈为她而痛苦:“妈妈,如果我走了,  相似文献   

8.
张翔 《今日广西》2008,(15):72-72
有—个很有个性的朋友,她从小到大都住在城西的小平房里,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用她的话来说,她就喜欢这座古幽幽的老城。关于她的故事很多。比如她从小学习都很好,从小学到高中的成绩基本上都名列前茅,期间还跳过级。为此,她很庆幸地说过自己省了不少学费。就在大家都期望着她考上清华、北大为校争光的时候,她却只报了西安的一所大学。  相似文献   

9.
周赛珍同志是一九五九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毕业分配来我校任教的,至今已28年了。她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学生,她把青春献给了甘肃大地。她教过的学生近三千,她担任过班主任的班级有十四个。真可谓:“扎根大西北,桃李满天下。”政治教师的责任感 1963年秋,因她有个海外的父亲,不准她教政治课。粉碎“四人帮”后,周老师终于重新登上政治课的讲台。这一权利的失而复得,激  相似文献   

10.
朱学元是《中国残疾人》2013年第1期报道过的人物。一年前,她是一个团队的负责人,她带领着自己团队的残疾人兄弟姐妹们一起为理想而奋斗。一年后,她离开原来的团队,重新对自己的职业做出规划,并成功融入到健全人的环境中去;一年前她单身一人漂泊北京,一年后,她已为人妻,生活中多了一份爱和责任。一位视力障碍的女孩子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经历了恋爱、结婚、跳槽,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坚定地向那个方向走去。  相似文献   

11.
李立 《两岸关系》2002,(5):16-20
过完年,又上班了,心情有点像初春季节,“乍暖还寒”,似乎这个马年的春节还没过够,那玩野的心还没有收回。 可有一位女孩,她的春节却过得很漫长,很漫长,身心双重的煎熬不时地在折磨着她,她幽怨地向我诉说着自己的悲情故事,感动得我真想流泪,可眼泪  相似文献   

12.
忘记了从什么地方,读到过一支歌的名字,歌名叫做《享受你自己》。我不曾听过这支歌,却执拗地认为,歌子唱的一定是关于女性。“享受”一词让我想起“欣赏”一词,欣赏自己的过程也是享受自己的过程吧。自赏意识原本是不分男女的。我常常感到,懂得欣赏自己,并敢于公开这欣赏的人,实在是可爱的。当你面对情窦初开的少女,这少女坦率地向你宣布“我长得多好看”时,你觉得她是可爱的;当年轻的女同事自信地对你说,因为她的到来,办公室的男人们变得整洁了,你觉得她是可爱的;当一个母亲幸福地告诉你,她的家庭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她时,你觉得她是可爱的。  相似文献   

13.
激情毁灭     
汪翠静在医院里昏迷了四天四夜,她恍恍惚惚觉得自己已经死了,去追随她爱过的现在依然爱着的刘若尘去了,可她却一直没有追到他…… 她睁开眼睛看到的是白色的墙壁、白色的窗帘、白色的床单、白色的被罩,还有穿白色大褂的医生,她知道她是在医院里。她疑惑地想,为什么会在医院里呢?紧接着,她又看到了两名头戴国徽的警察,她蓦然想起她已经把刘若尘给杀掉了,她知道她现在是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住进医院的。 那不堪回首的往昔,那令她终生遗憾的生活片段又顽强地涌上她的脑际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4.
张萌  吴涛 《前沿》2014,(11):239-240
题记:书中说“女人是与男人不同性别的人,并且有她自己特有的声音、她的气氛、她的磁场、她的呼吸、她的味道……她能把这一切都留在她触摸过的地方,触摸过的东西上面。即使她不在场,这个地方,这些东西,都附着有她的魔力,将你紧紧地包围住。她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无微不至。”  相似文献   

15.
44年前,她把青春交给了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她把自己十七八岁的花季留在了上甘岭上。她曾拥有过鲜花和掌声,她的名字至今仍镌记在上甘岭战役的史册中。 44年后的今天,她和普通人一样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她只拿着每月400多元的退休金。 可她却说:她青春无悔,人生无悔。  相似文献   

16.
我在网上看了这段点击率已经过亿的视频:苏珊大妈走上选秀节目《英国达人》的舞台,她丑陋、矮胖,穿衣打扮毫无品位,而且早已过了给自己和别人造梦的年纪。当评委不无调侃地问起她的梦想时,她自信满满地说:"我的梦想是成为伊莲·佩姬(一个连我都知  相似文献   

17.
张伟君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的夫人,我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认识了她。每次到荀宅,她总是很热心地“留”我说话。其实只是让我安坐客厅的沙发中听她一个人静静地独白——她当时身体已经不太好了,自己也仿佛有些预感似的,总是要把她一生中最重要的感慨“倒”给我。她讲述过这样一件“细腻的”往事:在荀先生中年的大红大紫之际,她和众多的妙龄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障世界》2008,(10):28-29
她是中央电视台一位主持人新锐,每天都准时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早间资讯栏目《第一时间》,她将这档新闻节目说得生动鲜活。奥运会期间的直播节目《全景奥运》,就是由她和白岩松塔档主持的。虽然自己从未主持过体育节目,可她并不怕观众挑刺,在15天全方位的主播过程中,她积极地与专业人士沟通,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向观众阐述各场比赛精彩要点和感受,她很快聚拢了大量人气,被国内外亿万观众和众多新闻媒体誉为“最红奥运女主播”。  相似文献   

19.
富人与穷人     
何谓穷人?何为富人?这没有硬性的标准,全靠自己的感觉。一个月退休金只有700元的妇人,还要养活一个70岁的老母,她日子过得很快活,她认为自己就是富人。在冬天洒满阳光的广场上,她舒展地晒着太阳。她告诉我,她的日子过得很惬意,舒服得就像一个富人。我惊异地问她怎样生活?吃、住、穿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她说,每个星期她都去教堂,她是唱诗班的,唱起歌来就像口吐莲花散发着清香,她喜欢那里的教友,教友们有着超越利害的真挚的友情。说到吃,她说吃得很丰富,有时是黄豆焖茄子,有时是豆腐丝拌芹菜,有时是海带丝拌黄瓜丝,有…  相似文献   

20.
22岁的英语教师弗罗莱丝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看到了自己的信用记录,上面清楚地记着她买下了位于德克萨斯州的一处房产,贷款为4.8万美元。她被弄糊涂了,自己从未去过那座远在880英里之外的城市,更没买过什么房子,哪来这样的记录呢?与这位女教师的遭遇相仿,当加州的玛丽·弗兰克律师夜里接到纽约银行打来的电话,催付一笔11000美金的信用卡账单时,她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她压根儿就没有纽约银行的信用卡。近些年来,美国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也像这两位女士一样,没等自己明白是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成了这个国家增长最快的高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