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传承》2006,(4):13-13
1923年6月,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2.
《传承》2006,(Z1)
1923年6月,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11月,孙中山离开广州北上。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举行。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共两党组织各界人民举行哀悼活动,广泛传播孙中山的遗嘱和革命精神。国民革命的呼声在全国各地更加高涨…  相似文献   

3.
在2005年明媚的春光里,万物复苏,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史上封冻了近60年的坚冰也开始融化。继上月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的"破冰之旅"后,中国大陆又迎来了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的"和平之旅"。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主席与连战先生的握手,可谓历史性的握手, 这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第三次握手。历史回到81年前,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4.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以国民党改组、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主要内容,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会议之一。会议通过的“宣言”、党章和选举产生的中央执行委...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16日,是国共合作共创黄埔军校80周年的校庆之日。为了弘扬黄埔精神,特整理了这组鲜为人知的黄埔军校秘闻,以飨读者。 马林密访孙中山 1921年7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面对军阀混战、列强分割的中国局势,觉得共产党要与国民党合作,建立一支革命力量才能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于是,他决定亲访孙  相似文献   

6.
彭泽民——我们的父亲是南洋最早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党人之一。在他逝世31周年后,中共中央仍高度评价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是“中国知识分子和爱国华侨的楷模”。彭湃是20年代初期威震华南、远播海外的广东农民运动领袖,是父亲在南洋宣传国民革命时仰慕的革命家。大革命时期最早结识和在不同斗争中相互支持和交往最密切的共产党朋友。彭湃同志为革命献身后,彭泽民与彭湃的革命友谊在他们的遗嘱中延续着。孙中山赞扬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1924年1月23日,孙中山领导下的中国国民党召开了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同…  相似文献   

7.
统战史上的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等30多人出席大会。大会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两党合作的指示,分析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以及把国民党改造成为...  相似文献   

8.
贾晓明 《黄埔》2012,(5):73-74
1925年8月26日,由党军为主体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建立。 1925年,随着第一次东征陈炯明胜利和平定滇、桂军阀叛乱后,广东革命政府军事改组的议题被提上日程。6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国民党左派廖仲恺等人的促进下,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召开第十四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24日,  相似文献   

9.
统战史上的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6年7月9日,由国民党和共产党联合组成的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发,北伐战争的枪声至此打响。北伐战争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当时,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共约40万人盘踞在...  相似文献   

10.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三大明确了全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转向以党内合作形式帮助国民党改组,要求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但仍保持共产党组织的独立性。大会选出9名正式委员、5名候补委员组成新的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发出第76号通告1926年2月12日,中共中央针对同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大继续坚持反帝、反封建军阀的主张,坚持孙中山制定的三大革命政策,同时囿于陈独秀的影响对国民党右派没有触动,使蒋介石的地位和权力进一步扩大的情况,发出《中央通告第76号─—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我们应做的工作》,提出我党对国民党工作的主要策略是:继续与左派结成密切联盟,竭力赞助左派扩大组织,发展革命运动;对于右派,应设法抓住其中比较左倾的首领,把他放入各级组织,使他们在左派势力包围之下,去取得右派下面的群众。王明提出“下层统一…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一月,适逢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六十周年,也是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六十周年.这是值得我们纪念的.因为这次大会制定了一个反帝反封建的纲领,确立了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承认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联盟的统一战线的组织  相似文献   

13.
知识纵横     
知识纵横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在延安召开。从六大至七大整整隔了17年,是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的。早在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的决议案中即提出了要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来由于党中央和红军忙于粉碎国民党的五次“围剿”并...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1,(9)
正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建立新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议事日程。继上海、北京等地之后,广东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冬至1921年春酝酿并成立。中共一大后,成立中共广东支部。1922年上半年,成立中共广东区委,在共产党领导下,广东人民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斗争。1923年5月至9月,中共中央迁至广州。同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5.
吴亚明 《黄埔》2023,(1):44-47
<正>10月2022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在台北举办2022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15日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开幕。两岸200位名家书法篆刻展、少年汉字艺术创作展,27个书法篆刻团体参与的“汉字艺术嘉年华”等活动,让民众近距离体验汉字和中华文化魅力。台湾地区有关政党和人士祝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洪秀柱,新党主席吴成典,  相似文献   

16.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开卷篇简介蓝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开卷篇是邓小平1982年9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开幕词——《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它第一次发表在《邓小...  相似文献   

17.
1922年8月,因为陈炯明的叛变,给孙中山先生再一次沉重的打击。这时候,中国共产党正确估计了孙中山先生反帝反封建的立场和国民党改造为四个革命阶级联盟的可能性,以李大钊同志为代表,会见了孙中山先生,向他伸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援助之手。由此,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1922年9月4日,孙中山先生召集了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研究国民党改组计划的会议,成立了起草宣言、党章和总纲的机构。1923年11月,国民党发表改组宣言。1924年1月,国民党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者  相似文献   

18.
吴昌华 《黄埔》2006,(5):38-41
第九章不准跨党黄埔生分道扬镳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打击共产党,挫败国民党左派及苏联顾问,达到“一箭三雕”目的。孙中山麾下“三杰”廖仲恺遇刺,胡汉民出走,汪精卫不得不远赴法国就医,蒋自然成为继承人。他靠黄埔起家,军权在握,党内地位远远高于西山会议派那些老朽。1926年5月15日至22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蒋介石以“改善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间的关系”为名,提出一系列“整理党务案”。所谓“整理党务”乃是蓄谋已久的分裂活动。早在4月3日,他就提出《请整军肃党准期北伐建议》,要求军队中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9.
军史之最     
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75华诞。我军自南昌起义诞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小米加步枪”的单一步兵发展成为拥有陆海空和电子、导弹、核武器的多军兵种合成的现代化军队,成为卫国保邦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威武之师。笔者特将我军军史上的若干个第一辑录出来,以展示我军的发展历程,讴歌我军的丰功伟绩。中共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该队于1924年11月由中共两广区委组建,队长徐成章、党代表廖乾五。该队成立后,曾参加第一次东征军阀陈炯明,讨伐军阀杨希闵、刘…  相似文献   

20.
程子华1905年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的一户苏姓贫民家庭。很小的时候父母把他过继给姨母作养子,故改姓程。程子华7岁始读私塾,17岁时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学习。这期间,他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1925年,在国民师范学校,程子毕加入了名为国民党左派组织,实为共产党领导的外围进步组织“青年学社”。1926年6月,经共产党员纪秀川介绍,程子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国民革命军北伐节节胜利。受大好革命形势的影响,程子华决心投笔从戎。1926年12月,他受党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