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人掌管6颗印,天天服务老百姓”。小窗口连接了百姓心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历史文化场馆资源丰富。5.09平方公里的古城内,会馆遗址及经典民居老宅,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将古城扬州点缀得缤纷多彩、灼灼其华。一、会馆的由来及扬州独特的禀赋优势所谓"会馆",是明清之际易籍人在客居地建立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3.
袁秋年 《群众》2009,(6):68-69
近年来,扬州市推出了50多位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和一批凡人善举.树起了一批“扬州好人”群像。一群“扬州好人”,形成了“满城新风”,为扬州竖起了一面面学习的旗帜,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洪锦华 《群众》2010,(5):31-32
统筹城乡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路。近年来,我们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使统筹城乡发展成了全市上下的共同行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2014年扬州建城2500周年为时间节点,大力推进“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建设,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战略构想,也是一个涵盖城乡的奋斗目标。建设“创新扬州”,需要工业和农业共同提升;建设“精致扬州”,需要城市和农村相互辉映;  相似文献   

5.
本刊记者 《群众》2011,(10):19-20
记者:扬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进入新世纪扬州提出了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名城”,近年来又提出了建设“精致扬州”。请问王书记,何谓“精致扬州”,提出建设“精致扬州”是基于何种考虑?  相似文献   

6.
对于扬州的印象源于杜牧的那首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名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季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何处玉人教吹萧。于是提及扬州总觉得应该是浅夜无雨,钟磬清圆,茶汤半凉时的思绪。到过扬州的人,对扬州的水、扬州的桥、扬州的文化总会念念不忘。詹境福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扬州生活多年,甚至把家从台湾迁到了扬州。终于有机会,我们去拜访了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台商——扬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扬州久鑫渔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境福先生。“我是扬州人”很多台商来到大陆后可能会有些“水土不服”,不大适应大陆的环境,比如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7.
扬州有近2500年的历史,作为一座文化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焕发生机、再创新的辉煌,这是扬州上下一直在探索思考的问题。江泽民同志2000年10月的题词:“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为新世纪扬州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近年来,扬州市把握“交相辉映”的丰富内涵和要求,始终把“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高度地统一起来,并以此作为名城建设和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方略。护其貌,保护城市文化资源。扬州历史遗存如群星散布,众多的古城遗址、私家园林、名刹古寺…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     
小幽默经验“妈妈,我发现他很爱我。”“你是怎么知道的?”“每当他拥抱我的时候,我都听到他的心在怦怦跳。”“傻女儿,要当心啊,当年你爹就是身藏一只怀表使我受骗的。”愿望一位青年问一位老者:“您已年近古稀,年轻时候的愿望都实现了吗?”老者说:“年轻的时候,父亲责备我时总揪我的头发,当时我想,要是我没有头发就好了。今天,这个愿望算是实现了。”财务顾问一个专业财务顾问拿到新印的名片,气急败坏地打电话到厂家抗议:“我的名片印成‘专业顾门’少了一个口,请更正。”隔了数日,他收到更正的名片,上面职务头衔印着:专业顾门口。持家之…  相似文献   

9.
“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提起扬州,人们总会在诗词之中一窥它的风采,毕竟这“淮左名都”在历史的岁月中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如今,“逢人犹说好维扬”的时代更续写出新篇章,从文化到经济,从教育到科技,现在的扬州显示出愈加不凡的实力,而扬州残疾人事业亦成绩斐然。这里的残疾人工作有声有色来源于扎实,可见,扎实并不普通,因为扎实之后留下的是一份持久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扬州市委统战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中推动“同心”实践,为推进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三个扬州”和世界名城建设凝心聚力,谱写出一曲曲“同心谋发展,合力促和谐”的生动乐章。  相似文献   

11.
呼唤精神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桩桩令人发指的“处女嫖娼案”在不断地发生,而一颗颗备受摧残的心灵难以得到慰藉。一次次获得精神赔偿的合理请求被驳回,《国家赔偿法》的一处空白正日益凸显出来:没有“精神赔偿”是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24,(2):6-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理论是我们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越学越觉得有信心,越学越觉得有力量。”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扬州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部署,系统谋划、创新开展“践行嘱托建功‘好地方’”实践活动,激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中发力奋进、积极作为,把“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牢记“扬州是个好地方”的殷殷嘱托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视察,亲切赞许“扬州是个好地方”,为扬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指引。扬州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和关怀厚爱,第二批主题教育以来,奋力推进“践行嘱托建功‘好地方’”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13.
进入宝应县小官庄镇境内不久,一群白底红线建筑跃入眼帘,其间最抢眼的是几个偌大的红字“AMERIHUA”——扬州美瑞华。熟悉该企业的人都知道,扬州美瑞华圣诞工艺礼品有限公司从小到大,从土到洋,成为全县运行质态最好的合资企业之一,她所走的路,既是与外方真诚合作的路,也是致富一方百姓的路,演绎着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成功合资的发展轨迹。扬州市委书记吴冬华视察该公司后赞许道:“美瑞华精神可嘉”。“老外”,你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张来根 《群众》2021,(4):17-18
流淌2500多年的大运河,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也是扬州重要的文化名片。作为运河“长子”的扬州,有责任有义务扛起“让古运河重生”的重大使命,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表达、现代的元素、现代的策略,让大运河扬州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断彰显“现代范”。  相似文献   

15.
江苏有一个地方叫盐城,名副其实的海盐产地。江苏还有一个城市也叫盐城,不过这只是个别号,是“盐商之城”的意思。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扬州成为两淮地区海盐的集散地,大批的盐商聚集扬州。扬州盐商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尤其是18世纪,来自山西、安徽等地的盐商们,几乎垄断了整个江苏省的海盐,创造了富可敌国的经济神话,“富者以千万计”,“百万以下者皆谓之小商”。  相似文献   

16.
初冬之际,笔到古城扬州采访,一下车就感受到扬州这座历史化名城的氛围,车站大厅里那电子屏幕上闪烁着:“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无赖二分是扬州”。在采访中,人们谈论最多、引以自豪、骄傲的古今人物,除了江泽民主席外,就是名的散家、诗人、学、民主斗士朱自清先生了。  相似文献   

17.
传、学习、争做“扬州好人”的活动,全市涌现出400多位“扬州好人”,他们可敬可亲,闪耀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光芒,有着强大的感染力。为了用好人好事激励孩子们健康成长,大手牵小手,文明路上一起走,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倡导下,2010年起由扬州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组织实施的“扬州好人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全面展开,以此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的有机组成。制定下发了《扬州好人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通过校园网、报刊、橱窗、板报,举办“扬州好人事迹图片展”网上展览等大力宣传扬州好人的事迹,让学生知晓扬州好人。  相似文献   

18.
培植规模企业,发展规模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最近一段时间,以《新华日报》发端,《文汇报》、上海电视台乃至《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大篇幅地报道了扬州地区一批规模企业的崛起,揭示了扬州培育规模经济经验的特殊导向意义,有人称之为“扬州现象”。但是,纵观各地培植规模经济的现状,并不完全  相似文献   

19.
金寿昌其人     
放在我面前的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名片,上面写着“东阳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党组书记金寿昌”,名片的背面,印着这样一句话:“东阳有3.5万残疾人,朋友:  相似文献   

20.
张伟 《群众》2024,(1):55-56
<正>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视察时,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苏考察,对“以学促干”作出深刻阐释,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广陵作为扬州中心城区,紧扣“好地方”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为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