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1993年11月22日至12月3日,我们应日本金融和产业界的邀请,对日本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工作访问。应邀本次访问的律师除本人之外,还有美国洛杉矾的律师StevonHazen先生,美国芝加哥的律师XiangyuanJiang先生,日本东京律师Michael,Kawaehi.JohnRoobuch先生和ChristineVan女士。我  相似文献   

2.
沪家解忧     
《法律与生活》2010,(20):59-59
我的困扰:我和我先生是2002年登记结婚的,2003年生育了一个女儿。2005年我们共同购买了一套商品房,房产证上登记了我先生和我女儿两个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3.
沪家解忧     
《法律与生活》2010,(5):57-57
我2002年在美国留学期间与我的先生孙某(上海人)相识并恋爱,2005年2月我们在美国内华达州登记结婚;2005年我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并于20018年加入美国国籍。  相似文献   

4.
欣欣然 《检察风云》2014,(22):38-39
我的一个朋友结婚多年没有小孩,她与先生四处求医,做尽了各种检查都没有找到问题所在。因为没有孩子,又不愿意去做试管婴儿,她的生活渐渐陷入了困境,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在这个生活最困难的时刻,她做了个决定,放弃不喜欢的工作,和先生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换一种活法,试试看还能不能过下去。  相似文献   

5.
先生之风     
鲁楠 《法律与生活》2011,(14):52-52
在哈佛,有两位先生对我影响最大。一位是法学院的格伦顿教授,另一位是历史系的前教授陆惠风先生。格伦顿教授是我“在朝”的老师,陆惠风先生是我“在野”的师傅。格伦顿教授是比较法学家,专治西方法律传统;陆惠风先生则是历史学家,研究中国思想史。两位先生一西一中,各擅胜场,各有千秋,却同样对各自的文化传统有着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吴志攀 《中国法律》2008,(5):27-28,92-93
一、百年发展的见证人 先生是一位着名学者。也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授。在我为先生庆祝百年华诞之时,我深刻感到。先生他本身,就是一本十分厚重的大书。在这本大书中。先生用亲身经历,纪录着晚清的历史,民国的历史,旧中国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从为学到为师,总有许多人笔下的精神和现象让我无法遗忘,更无法释怀,其中,许章润先生便是这样的学者。许章润先生对法学学生不知吴经熊的感怀每每振颤着我为学为师的灵魂,以致我在课堂上会有意无意地提到吴经熊这个人,但无法描述的灵魂震撼不在于我们是否听到过这个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8.
潘汉典先生访谈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今雄伟非常之端,往往轫于书生忧患之所得。”当值我国在文化浩劫之后进行法学重建的时候,许多前辈学者以他们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知识背景,构造了新兴的学科框架。法学家、翻译家潘汉典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潘汉典先生如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一样,儒雅而和蔼;他的书斋如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样,略显窄小但颇雅致。在几幅字画的上方悬着一方题款为“郑燮板桥”的木匾,上书:小书斋。就在这间书斋中,潘汉典先生接受了我的访谈。高旭晨(以下简称高):您的家庭背景是怎样的?潘汉典先生(以下简称潘):我的祖上是书香门…  相似文献   

9.
孙开元 《政府法制》2012,(26):18-18
20世纪80年代,印度一家研究所刚刚上马一项重要的工程。大约70名科学家没日没夜地工作着。 有一天,一名科学家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怯生生地对老板说:“先生,我答应了我的孩子们,要带他们去镇上的博览会去参观,所以我想在下午5:30请假回家。”老板对时间的要求很苛刻。科学家几乎没抱什么希望。  相似文献   

10.
《天津律师》2004,(3):5-6
刚才香港律师会的何志强先生和澳门律师公会的石立火斤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催人奋进的致辞。我听了之后非常受感动,谢谢他们二位。下面就此次论坛.我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和态度.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1.
佳成 《检察风云》2023,(19):4-5
<正>都说电焊是男人干的活,今年50岁的朱瑞霞却在钢铁上练就了“绣花功夫”。从跟着丈夫闯上海的保洁员,到打造国之重器的大工匠,朱瑞霞在江南造船厂的焊接岗位上奋斗20余载,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小女子闯大上海记者:是什么机缘让你来到上海,并跨行接触了焊接技术?朱瑞霞:我是山东菏泽人,1998年,我先生所在的工厂与上海江南造船厂合并了,江南造船厂历史悠久,被称为“中国第一厂”。也许是对大上海和江南造船厂一种莫名的向往吧,24岁的我鼓起勇气跟着先生来到了上海,进入位于上海长兴岛的江南造船厂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在读书时,常听到教授瓷器鉴定的老师叶福芳谈起收藏界的一位朋友。是上海武警部队工作的领导。为什么会说起这位领导呢?因为他收藏的古陶瓷器相当精彩,尤对瓷壶情有独钟,并谓其收藏为“壶中日月”。这位领导就是在古陶瓷收藏界早已名不虚立的赵月汀先生。不久之前,作为杂志的记者。我采访了赵先生。  相似文献   

13.
同丁以升先生商榷张光博我记得鲁迅讲过,有些年轻人为了出名,首先对名人发难,当他得到名人的回敬后,他也就出了名。丁以升先生在《法学》1996年第6期《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文中对准的4个人,别人是否名人我不知道,有名可能也不大,至少我和李冬梅是...  相似文献   

14.
廉洁自律     
著名的书法家舒同先生的墨宝,曾被许多亲朋好友和外国贵宾所喜爱和收藏.凡向舒同先生求赐墨宝的,舒同先生总是欣然命笔。但是,众人有所不知.如果有人请弛写“难得糊涂”四个字.不管是谁,他是断然不给写的。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共产党人,不能糊涂,要写,请另找人。”  相似文献   

15.
编辑先生: 我是一个刚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女大学生。最近我思想十分苦恼,因为我正与分配在外地工作的大学时的同学黄某恋爱,可父母反对。于是,他们经常私拆黄某寄给  相似文献   

16.
限制出境     
阴影下的“甜蜜”婚姻 柳莺是我的高中同学,聪明能干,长得非常漂亮,从读书那会儿就是班里男生暗恋的对象。一次,高中同学聚会,我一眼就从人群中认出了她,还是那么漂亮优雅,俨然一个知识女性。在简单寒喧几句后,我得知她后来考入了上海某名牌大学,毕业后也顺利地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后来,从其他同学的口里得知,柳莺的先生是个台湾人,是柳莺所在公司的客户。  相似文献   

17.
父亲与法官     
正我的父亲为人诚实,工作起来很勤奋。他有一次向法官解释了为什么他希望免去他参加陪审团进行义务工作的原因。"法官大人,我的小食品杂货店是维持我妻子和8个孩子生活的惟一支柱。如果我来做陪审员,我就必须停业,这是我无法承受的。""琼斯先生,要是别人都像你一样,会出现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公证》2011,(9):12-12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高兴在美丽的巴黎出席“文书.人.法律”展览开幕式。并与法国最高法院院长拉芒达先生、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主席勒诺先生和中国驻法大使孔泉先生共同见证中法两国在公证领域的合作成果。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向展览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上海中法公证法律交流培训中心和中国大使馆为筹办本次展览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9.
高旭晨 《中国法律》2008,(6):37-39,105-108
十月初,瞿同祖先生仙逝,学术界同声悼念.法律史学科更以为失去一泰斗级人物。董彦斌先生嘱我写一篇纪念的文字,出於对瞿同祖先生的崇敬,本人也没有过多推辞。但应承下来後.心中也有一些疑惑,踟蹰旬月未得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征地难公证有良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多少年前鲁迅先生曾为国民文化素质低下而甚感悲哀。多少年后,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又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曾说:“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普九能扫除文盲,而培养人才还得靠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高校是尖精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