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芳红 《世纪桥》2008,(2):69-70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的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他认为幸福既是一种好的生活状态,又是一种现实的活动,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善。他的幸福观以完整的人性为基点,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它把人的理性和快乐生活有机统一了起来;把个体幸福和整体幸福有机统一了起来;强调幸福是通过人的现实的活动实现的,从而肯定了现世幸福。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的社会化不但有利于激发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而且还有利于落实集体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对幸福和德性进行过详尽的阐述,而幸福与德性也成为全书基本构架的要素。在当代中国,重新审视亚里士多德关于德性和幸福的一些观点和思想,对于构建现代人的幸福观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7,(3)
《尼各马克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史上第一步伦理学专著,探讨了道德行为发展的各个环节和道德关系的各种规定,系统阐述了德性在于合乎理性地活动、至善就是幸福等观点。关于伦理学之幸福论各伦理学家观点不尽相同,亚里士多德则在此书中就"幸福"一词作了诸多探讨。其中,幸福概念及影响幸福的要素为我们探索追求幸福的途径提供了很多核心要点,为我们正确地理解什么是幸福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我们正确地追求真正的幸福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幸福具有双重内涵:从经验的角度来看,幸福是自我意志的实现.它以经验与理性( rational)为判断尺度.同时,幸福是超验的.它是主体德性(人性与德性)在现实中的逐步发展与完善.这两种内涵可以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5.
李怡轩 《学习月刊》2012,(20):28-29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重视经验的理性.主义哲学家。他善于考察流行意见和传统习俗.在批评与继承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通过考察当时三种流行意见.提出并确证了沉思是最完善的幸福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公正德性观的主要观点包括:公正是一种德性,中道是公正德性的理想境界,公正德性源自公正行为的规训,给予和维护幸福是公正德性的价值诉求。从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观来看,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应该走出"制度正义"的路径依赖,即公正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应当重视公平正义的制度设计,而且需要塑造具有公正德性的公民。  相似文献   

7.
杨卉 《学习月刊》2010,(6):28-29
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思想是儒家思想,而传统的儒家思想实际上又是一种德性思想。与西方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不同,它是一种东方式的德性思想,具有中国文化的背景,它以德性为核心范畴,德性的根据、德性的规定、德性的培养等是它整个思想的中心。从先秦时期孔子的德性思想来看,德性是一切美好品质的概括。在中国传统里表现为恭、  相似文献   

8.
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所论述的诸多伦理德性中,“公正”是最重要且最复杂的一种德性,它是“一切德性的总括”。亚里士多德是在两种意义上谈论公正:一是作为外在价值目标、理想状态的公正,一是作为一种内在灵魂品质、伦理德性的公正。这两种公正各有特定的内容和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自然是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的重要维度并需澄清其在伦理政治领域的多重含义。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德性可谓人之自然功能的实现,德性生活是一种内在化的生活。在精神生活日趋多元化、碎片化的当下,精神世界塑造、道德生活重建似乎亟待以一种"自然"的方式来推进:自然不仅为德性塑造提供起点和终点,更亟需在道德生活中提倡一种"自然的方式"、一种内在化的德性、一种伴随着德性选择活动而自然流露的道德情操,能够"见孺子入井"而自有"恻隐",能够"自然而然"地向善为善。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认为,荣誉是德性的外化,是最大的外在善.尽管人们在给予荣誉或追求荣誉上存在差别,但最高尚的荣誉是在为共同事业作奉献中获得的.人们获取荣誉要讲求"适度",只有"大度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荣誉.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以由亚里士多德的荣誉论中获取诸多启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定位于培育公民的荣誉德性;必须注重培养人们对荣辱的理性认知和合理态度;必须尊重实践逻辑,观照具体对象与生活细节.  相似文献   

11.
悲剧作为一种为古希腊人所热爱的艺术形式,它的效果自然是使观众快乐。但悲剧向"快乐"转化之逻辑理路是什么?这一亚里士多德本人未能详细论证的问题虽曾引起后世许多研究者的兴趣聚焦,然而总体上说尚缺乏清晰解释和深度揭示。根据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界定,悲剧自身拥有处理"恐惧和怜悯"的核心机制,即"卡塔西斯"作用。"卡塔西斯"作用的核心机制就在于观众可以在逻各斯的指导下直面"恐惧和怜悯",使负面情绪变为灵魂之德性的养料。悲剧的快乐不仅来自于"求知",来自于"卡塔西斯"作用,也与人们在逻各斯指导下进行的"选择"密不可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悲剧真正的快乐不在于获得感官经验的快乐,而是运用逻各斯选择"善"、获得"真",从而达成自身完善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伦理学中,幸福是个重要的伦理范畴。英国近代功利主义思想家密尔继承、发展了边沁功利主义幸福论,修正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他的最大幸福原则。首先,通过幸福是可欲的推导出普遍幸福是可欲的,得出幸福是唯一可欲的结论。其次,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处理、人的社会情感两方面论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论幸福     
从哲学意义上讲,幸福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说其是主观的,是因为幸福主要是一种感觉或精神体验,它会因人的主观因素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同一个环境和条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可能会感到很幸福,有的人可能会感到不够理想,有的人甚至会感到是一种痛苦;说其是客观的,是因为幸福是一种存在,是一种以物质为前提的东西,如人们衣食住行方面比较优越的条件或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等。因此,幸福实际上是主客观的恰当结合,它既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也不是金钱铸就的安乐窝。人们不可能抛开必要的物质条件而奢谈幸福,也不应…  相似文献   

14.
正真理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并且会一直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长久的,比其他任何一种力量都强大。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大学者柏拉图的学生,担任过亚历山大皇帝的老师,马克思曾称赞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他说过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老师是他爱戴与尊敬的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7,(6)
《尼各马科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深刻阐述了与德性相关的选择性、实践理性等特点,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德性即中道"这一思想的提出,是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中道思想有效继承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践所得出的伟大论证。"中道"作为其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贯穿始末。文本从"德性即中道"的历史溯源入手,论述中道伦理思想内涵,点明中道伦理思想特征及其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并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探寻实现"中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亚里士多德从风俗习惯、情感性格和伦理德性三个角度理解和界定品格,并以德性为其内核与品质对此作出区分.他认为,德性贯穿于品格之中,凭其属性和含量构成对品格的量度;品格预示价值选择;品格塑造依赖教育和风俗熏养;青年的品格熏陶要在法律制约下进行.亚里士多德的品格观念与其他范畴一起构筑了其伦理学体系,展示了品格范畴的意义,为后世留下启发,同时也有若干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7.
王文慧  宋银丽 《世纪桥》2011,(7):154-15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把人类的活动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他的这一理论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直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康德,对人类活动或者说对实践的理解也没有突破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主要指向的仍是人的伦理道德活动。直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产生,把各种具体劳动抽象成一般劳动,那么从事各种具体劳动的人也就成为平等的劳动者,都是作为实践主体而存在的,从根本上否定了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把从事创制活动的人作为手段和工具的依据,从而找到了突破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致命缺陷的钥匙。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的交往行为达到了从未见过的维度,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达成的理解是解决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间冲突的重要手段。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缘起之一的理论大师,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认为,幸福是人通过行为达到的最大善,从人类所有美德中衍生出来的善就是幸福,践行美德不仅仅是实现幸福的手段,而且是构成它特有的最具体形式。友爱是和幸福、美德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分为功利型、享乐型和完美型三种形式。友爱具有支配政治的能力,政治具有保护友爱的使命,善治就是友爱之人追求美德和幸福的道德生活。当政治和社会领域发生危机时,如果还有解决问题的良药的话,这就是重建系统、专注的道德生活的基础流程。  相似文献   

19.
马军 《学习月刊》2013,(2):116-116
读完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导师”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著作《幸福的方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泰勒,本沙哈尔说的:“帮助别人越多,自己就越开心:自己越开心,就越容易去帮助别人。为别人带来幸福,就是帮助自己带来意义与快乐。”“快乐+意义”,这正是作者作为著名积极心理学导师所倡导的幸福。从人的思想境界上讲,这也应该是最高层次幸福。  相似文献   

20.
金钱的来源与幸福量的相关性受因果律支配,必须与结局联系起来考察,必须算总账。如果把金钱的来源与幸福量的相关性用坐标来表示,把横轴上的数表示善恶的程度,把竖轴上的数表示通过善或恶的途径得到的金钱的数量,那么二者的乘积就是所得的幸福量。在横轴上,正数表示善,负数表示恶。正数的绝对值越大,善的程度越大;负数的绝对值越大,恶的程度越大。通过善的途径得到的金钱越多,幸福量越大;通过较恶的途径得到的金钱数量越多,幸福量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