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先锋队》1995,(4)
江泽民同志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牢靠,不论搞革命,还是搞建设,是不可能兢兢业业的,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来。在革命战争年代,入党、当...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强调,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彼此联系、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以及对我个人和全市干部队伍思想状况的反复思考,我认为,通过学习,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对于我们具有更为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也是搞“三讲”教育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牢靠,不论搞革命,还是搞建设,是不可能兢兢业业的,也不可能做出什么…  相似文献   

3.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归根到底讲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江泽民深刻指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牢靠,不论搞革命,还是搞建设,是不可能兢兢业业的,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来。深入开展党性党风教育,全面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素质,最根本的是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解决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 世界观是人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或根本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不好,不论搞革命、还是搞建设,是不可能兢兢业业,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来。"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产生与党员、干部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密切相关。因此,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必须狠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根本,注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天津市几所高校就青年一代人生价值观与反腐败战略确定的关系进行了调查。我们认为,青年一代是下个世纪前期社会的主体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不仅是当代社会思想道德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将构成下个世纪前期整个社会思想道  相似文献   

5.
干部生活作风,同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一样,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把解决干部生活作风问题,作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加以强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高度重视生活作风问题,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在生活作风上作出表率,为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乡镇党校是农村基层党员和党的干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的阵地,是农村党员和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从这一性质出发,乡镇党校办学的注意力必须放在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上.按照“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的观念来把握这个问题,上述看法似乎有点不好理解.以往人们总认为党校是“搞政治”的,是学习“政治理论”的,是解决党员的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题的,为什么应把办学注意力放在经济建设上呢?其实,道理很清楚,在现阶段,经济建设是“最大的政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如果说在革命年代中,党校教学注意力应首先解决党员和干部在阶级斗争中的政治立场问题,那么在今天,党校教学注意力应首先解决党员和干部能否真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经济建设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讲政治,核心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些根本问题上,中央历来是十分明确的.现在我们有些干部埋头干事务,很少考虑政治方向、政治立场问题,缺乏应有的政治辨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为什么有的干部不去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甚至在执行中打折扣?为什么一些明显违背马克思主义、违反党的基本路线的东西得不到抵制?为什么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文献反而轻信和传播境外报刊制造的流言蜚语,相信那些奇谈怪论?为什么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而那里的领导干部却熟视无睹?他  相似文献   

8.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能够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 ,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最基本的内容。当前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三讲”教育和“四个观念”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各级党委和政府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积极组织干部到基层解决实际困难。群众称赞说 :“当年的老八路又回来了。”但是 ,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的地方只注重形式上联系群众 ,搞花架子 ,不按干部的工作特点、性质分指标抽调干部下乡 ,有不少不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志被抽调去搞农业科技等工作 ,指导农业生产和农村基层基础工作 ,这不仅未能…  相似文献   

9.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来说都是首要问题.人生观是人的精神支柱,决定和影响着人的追求、前进动力等.解决好人生观问题,是干部成长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对于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永远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在加强和改善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牢牢把握“三个代表”,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只有解决好“三观”问题,才能真正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担负起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新世纪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在新世纪风云变幻的复杂条件下,我们党能否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领导干部树立什么样的“三观”。江泽民同志指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首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的不牢靠,不论搞革命还是搞建设,是不可能兢兢业业的,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来”。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国际国内情况已经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是多方面的,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去认识、去解决。因此,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运用这一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主要任务要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四风"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从活动的一开始就要主动把活动效果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切不可自说自话,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只有坚持开门搞活动,在群众目光的关  相似文献   

12.
正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于解决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起到了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  相似文献   

13.
张全景指出。按照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当前,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正在分级分批地深入开展“三讲”教育,这次“三讲”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不搞政治运动,又解决了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创造性探索。在试点和第一批“三讲”教育中,基本抓住了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成效表现在:  相似文献   

14.
陈云在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卓越的建树.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达七年之久,不仅在实践上为发展党、巩固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用了很大精力从理论上研究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先后发表了《论干部政策》、《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等文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又以战略眼光写了《提拔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等文稿,总结了我们党长期以来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经验教训,阐述了党的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方针、政策,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思想,丰富了毛泽东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一、高度重视选拔党的干部党的干部是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党的骨干.党的干部在党的组织中占有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我们党是执政党,省地县各级党委是同级各种组织、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核心。党委要加强对经济工作和其他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同时也要改进领导方法。”现在提出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问题,完全必要,非常及时。可能有的同志会认为,如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方面工作都非常忙碌,党的领导问题不那么突出、不那么重要了,还是多谈谈怎么把经济工作搞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地采取许多新措施、新办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农村工作的要求,推动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也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有的基层党组织和主要负责同志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有的地方工作思路不清,检查督促不力,考评机制不全,资源整合不强,分类指导不细,有的甚至搞形式主义.当前,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来进行,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本领,造就高素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这就要从创新选、育、用、管"四个机制"上入手.  相似文献   

17.
一、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针对我们党作风的现状提出来的.是否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党能不能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切实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很大程度上在于是否有一个好的作风.进入新世纪,我们面临着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任务.新的形势和任务向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党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少数党员和干部在思想、政治、组织、学风、工作作风方面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影响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阻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干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风问题已成为影响党的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作风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党的工作以及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就会受到损害,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就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当前要着重解决的是干部的"能力恐慌"和"本领恐慌"问题,必须以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为目标,加强和改进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9.
理论文萃     
《新长征》2007,(1):32-33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量力而行庞正元在2006年第22期《理论前沿》杂志上撰文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切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仅要尽力而为,还要量力而行。我们提倡尽力而为,但决不是提倡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更不是提倡搞脱离实际单凭良好的主观愿望作空头许诺。因此,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现在,一方面,广大群众对解决社会上的不和谐问题呼声强烈,要求  相似文献   

20.
张乾元  张芳娟 《党建》2021,(2):27-29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骨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延安时期,我们党在干部培养途径及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深入总结延安时期党的干部培养及制度建设,对于加强新时代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意义重大。一、延安时期党的干部培养主要途径红军到达陕北后,干部力量薄弱问题成为制约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党采取了许多培养干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