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楚 《黄埔》2009,(1):18-20
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边疆民族地区。自和平解放以来,经过民主改革,废除了腐朽残酷的封建农奴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此后,西藏与全国一样,实行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央政府在西藏实行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实践证明,这些方针政策是符合西藏实际,得到西藏各族人民衷心拥护的。  相似文献   

2.
西藏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方针政策朱晓明一、从战略全局高度重视西藏工作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面积占国土的八分之一,是西南、西北的天然屏障,是通往南亚的门户,是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的前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西藏北临新疆,东连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  相似文献   

3.
199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实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建立了人民民主制度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西藏历史性的伟大变革。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先生亲自参加了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签订,是西藏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4.
《统一论坛》2009,(3):64-67
今年是西藏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特发表《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回顾西藏实行民主改革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50年来西藏广泛深刻的历史巨变,揭示西藏社会发展的规律,用事实揭穿达赖集团在“西藏问题”上散布的各种谎言和十四世达赖喇嘛的本来面目,澄清历史是非,让世人更好地了解一个真实的西藏、发展变化的西藏。由于白皮书篇幅较长,本刊节选其中要点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埔》2009,(3):10-14
今年是西藏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特发表《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回顾西藏实行民主改革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50年来西藏广泛深刻的历史巨变,揭示西藏社会发展的规律,用事实揭穿达赖集团在“西藏问题”上散布的各种谎言和十四世达赖喇嘛的本来面目,澄清历史是非,让世人更好地了解一个真实的西藏、发展变化的西藏。由于白皮书篇幅较长,本刊节选主要内容加以转载。  相似文献   

6.
见证西藏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日子。40年来,西藏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人民解放军进藏.到平叛改革,成立西藏自治区,实行民主改革,彻底推翻封建农奴制,实行社会主义建设,西藏人民不仅在政治上摆脱了三大领主的统治,当家作主,而且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这一切,虽然有些久远,很多人没有亲身经历感受,但我们仍可以经历近20年来的变化和发展,感受西藏,见证西藏。  相似文献   

7.
热地 《黄埔》2009,(6):15-17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5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平息了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的武装叛乱,实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翻身得解放,西藏人民由此走早了社会主义道路,西藏社会由此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  相似文献   

8.
记者:我们知道,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政策制定后,为促使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谈判,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北局以及进藏部队,从政治、军事和外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但是,国外有人以昌都地区的武装解放来否定西藏和平解放的性质。请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3,(5):53-59
记者:我们知道,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政策制定后,为促使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谈判,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北局以及进藏部队,从政治、军事和外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但是,国外有人以昌都地区的武装解放来否定西藏和平解放的性质。请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统一论坛》2009,(4):62-71
二、波澜壮阔的西藏民主改革 实行民主改革,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更是西藏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和广大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11.
50年前的西藏民主改革,是彻底埋葬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一次伟大社会变革,是西藏百万农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自我解放的一场大革命。通过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民族的繁荣进步,为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条件,开创了西藏与全国人民一起走向现代化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2.
中央召开的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6月25日到27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江泽民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1994年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7年来西藏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了新世纪初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是新世纪初推动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行动纲领。西藏和平解放50年来,中央始终把帮助西藏加快发展作为一项根本性的方针。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一共召开过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不断加大援藏工作的力度。第一次会议是在1980年召开的,会议确定了对西藏实行特殊政策,让…  相似文献   

13.
彭洁芹 《前进》2002,(3):35-35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路线、纲领的外在体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恢复和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和实行了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利益的方针政策。现在,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深得民心,广大干部和群众衷心拥护。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党的作风建设主流是好的。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5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一瞬,但在西藏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却创造了旷世未有的人间奇迹。从肃穆的藏北高原到盎然的藏南谷地,从草原的牧民帐篷到热闹的拉萨街头,雪域高原焕发出勃勃生机,一个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展现在世人面前。西藏50年的历史巨变,蕴含着党中央的深情关切。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应西藏人民翻身解放的强烈愿望,带领西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20周年及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5月23日发表了《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这是我国政府首次发表白皮书专门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实施情况。白皮书全文约1.2万字,包括前言和5个部分。白皮书列举大量数据,全面、客观地回顾了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相似文献   

16.
知识窗     
邓小平谈保持香港繁荣 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我们要同香港各界人士广泛交换意见,制定我们在十五年中的方针政策以及十五年后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应该不仅是香港人民可以接受的,而且在香港的其他投资者首先是英国也能够接受,因为对他们也有好处。我们希望中英两国政府就此进行友好的磋商,我们将非常高兴地听取英国政府对我们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959年3月28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西藏轰轰烈烈地实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西藏延续几个世纪的封建农奴制,开创了西藏历史的新纪元。51年前的今天,周恩来总理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从此,西藏百万农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进行民主改革,使百万农奴翻身获得了解放,真正当家做了主人。  相似文献   

18.
5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今天,区党委统战部召开自治区各族各界人士座谈会,共庆《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的发表暨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20周年。白皮书客观、全面地介绍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全面回顾和介绍了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近40年来所取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伟大成就,反映了270多万西藏人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协议(又称“十七条协议”)签定50周年,发生在半个世纪以前的这一历史事件,使西藏重新回到了祖国大家庭中,为西藏后来50年的发展变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那么“十七条协议”是怎样签定的呢?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立即宣布废除民族压迫和剥削,实行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当时,除了西藏和台湾,全国已基本解放。党中央和毛主席从国内外形势和西藏的特殊性出发,确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毛泽东同志指出:只有采取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才有利于消除长期历史形成的民族隔…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近代意义的报刊产生了.这些报刊有官办的、有商办的;有国人自办的.办有外资创办的。这些报刊的创办者所处的政治文化背景、办报的目的差别很大,但对西藏问题都十分关注。特别是我国自办的报刊更加关注西藏的重大政治问题,及时报道国家的治藏方略和政策得失,传达国内外关于西藏的信息。本文以《东方杂志》为个案,论述晚清报刊与中国西藏的关系,从而阐明西藏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