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五州运动中的陈独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陈独秀在五卅运动前夕,大力宣传反帝斗争 1925年在上海发生的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的伟大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前夕,党领导下的上海工人组织已初步建立。党决定使工人运动和民族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以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这时,陈独秀着力于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并和当时党内的其他领导干部一起发动工人运动和民族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2.
汤雄 《世纪桥》2012,(20):52-56
金家凤是“中共”一大前57个党员中年龄最小者,时年才18岁。他也是当时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即后来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八个发起人之一。  相似文献   

3.
一、陈独秀在五卅运动前夕,大力宣传反帝斗争 1925年在上海发生的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的伟大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前夕,党领导下的上海工人组织已初步建立.党决定使工人运动和民族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以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这时,陈独秀着力于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并和当时党内的其他领导干部一起发动工人运动和民族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4.
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旅欧勤工俭学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织起来的青年团组织。它从1922年6月在法国巴黎成立到1926年6月,先后召开过9次代表大会;它经历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  相似文献   

5.
五卅运动前后,任弼时作为团中央重要领导人在青年团的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相关理论,包括青年团的性质、青年团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以及青年团领导权的问题.任弼时关于青年团建设理论对于青年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东北民主青年联盟(简称“民青”)是解放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组织发起和领导的,东北青年的群众性的进步组织。最早发起于哈尔滨市,逐渐发展到东北三省,后来转为毛泽东青年团。抗日战争胜利后,哈尔滨青年学生先后参加了青年之家、青年俱乐部、暑期补习班等活动,政治思想水平逐渐提高,产生了在党的领导下组织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时期,在国共合作逐步深入、党团组织科学引导和工农运动蓬勃开展的有利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间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青年团的成立使马克思主义更有组织地在青年中传播;积极创设或参与创设各类学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中国青年》等一批刊物的创办扩大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舆论阵地;在学生运动、工农运动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湖南省委员会(简称团省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省各族各界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湖南是建团最早的省份之一。早在1921年1月,青年团长沙地方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9.
新学生社是广东青年团成立的一个外围学生组织。成立新学生社开展学生工作既是党、团革命战略调整的反映,也是广东青年团顺应革命形势的策略性抉择。广东青年团在新学生社的成立、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对新学生社的领导主要通过社中团员为纽带来实现。新学生社对广东青年团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促进了团组织的扩大,也为青年团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上海解放后的数月内,为了顺应形势的发展,纠正自身的落后思想,以便更好地投身新社会的建设,在市学联、市青年团等组织的领导下,上海青年学生掀起一场政治学习运动。他们以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党的政策与时事政治、青年运动与建团文件为主要内容,通过建立学习小组,集体讨论,交流心得,解答疑惑;同时还积极阅读《解放日报》《青年报》等党团报纸,了解时事与政策,并积极参加政治运动,与工农群众结合,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和提升自己。这场政治学习运动帮助上海青年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实现了用革命理论来改造和武装头脑。  相似文献   

11.
刘晓霞 《湘潮》2005,(9):24-28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历史上,俞秀松是一个无法抹去的重要人物。早在1920年5月,俞秀松和陈望道就一起参加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6月,与陈独秀、李达、李汉俊等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8月,受上海党小组委托,筹建了中国最早的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  相似文献   

12.
1923年北京"驱彭挽蔡"运动后,中国共产党成功介入学生运动,特别是五卅运动后,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右派和国家主义派的斗争中最终夺得了学运权。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下的学生反帝反封建运动中,上海大学学生会和学联组织提供了重要政治力量,其积累的经验在新时代仍旧具有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政策的推行与党对于群众的动员密切相关,党需要其党员干部深入到群众和实践中去,而不是通过强迫命令的简单方式自上而下地执行各种政策规章。在政策过程中,党需要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群众路线"实现不断互动。正是在这一互动中,政策得以形成、执行以及矫正;也正是在这一互动中,党员干部深入和贴近群众,群众参与政策。  相似文献   

14.
资料库     
《军队党的生活》2008,(3):86-87
共青团成立及其斗争历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20年8月,在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上海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其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也在当地建立了青年团组织,领导青年学习马列主义,参加实际斗争,为党造就了一批后备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开始建立  相似文献   

15.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团和青年工作,始终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我们从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有关档案中,选编了邓小平关于青年团和青年工作的一组谈话或讲话,以飨读者。这组文献大部分内容为第一次公开发表,并已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青年_Y-作文献选编》。标题是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语录     
正如果不提出经济要求,不直接而迅速地改善劳动群众的状况,劳动群众是永远也不会同意去考虑什么全国的共同"进步"的。只有在改善劳动者的经济状况的条件下,群众才会投入运动,积极参加运动,高度重视运动,发扬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坚定不移的精神,并对伟大事业忠心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很重视青年工作,主张教育青年、争取青年、赢得青年。然而青年并不是一开始就愿意主动跟着中共走的,是经过实践的检验才最终确立了如今的关系。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与青年的关系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中共通过青年团团结、组织和动员青年、直接领导青年参加反帝运动和青年与反共言论作论争。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地方“自发生长”的国家主义派,宁波的国家主义者与该地的权势阶层——绅商界联系紧密,并奉行“实用主义”的国家主义。与醒狮派将中共视为竞争对手相反,中共、青年团在甬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国家主义派的帮助和支持。然而,1925年宁波国家主义派涉入《中国青年》与《醒狮》的论战,以及五卅运动期间青年团与宁波国家主义派所发生的种种龃龉和冲突,却使得双方愈走愈远,彼此界限逐渐凝固,最终促使宁波国家主义派倒向青年党的阵营,这也给此后中共、青年团在该地的发展带来不小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小卡片     
《党员干部之友》2023,(1):50-51
<正>备忘录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由来(上)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场运动为中国青年提供了直接的斗争经验,并锻造了一批进步分子,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的建立提供了组织和人员准备。中国的这场运动,也受到了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共产国际的关注。1920年4月,以维经斯基为首的共产国际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五四运动的领导人李大钊会晤,试图与中国的革命组织建立联系。在李大钊的介绍下,维经斯基等人继而赶往上海,见到了陈独秀,双方就中国革命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帮助下,1920年5月,陈独秀组建了秘密团体“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于8月成立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20.
在二七罢工失败至五卅运动前革命低潮时期,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一直没有停止,是在低潮中奋进。这段时期的革命斗争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转变了斗争策略,主要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帝国主义,并由工人阶级的单打独斗转变为联合各界各阶层民众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二是转变了斗争方法,将党、团员分散到群众社团中去,以反帝大同盟等组织名义开展活动,既领导了革命运动,又巩固和发展了党的组织。同时深入工农民众之中,宣传民众、组织民众,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