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因此"精准"成为脱贫成败的关键。本文以基层监督联动机制研究以及数据信息共享为主要思路,从强化责任意识、形成扶贫信息交流共享的监督平台、构建扶贫领域"大监督"工作格局等方面,为扶贫资金精准使用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求知》2017,(12)
<正>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但成败系于基层治理水平。由此可见,贫困地区的基层治理水平将决定我们能否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而基层的治理能否在法治的轨道下进行更是决定了基层治理水平的高低。一、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扶贫识别机制不精准。我国传统的扶贫工作机制存在诸多问题,诸如贫困群众详情不够明确,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一方面,在贫困户识别中存在着贫困状况评  相似文献   

3.
我国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拔寨期,基于对过去开发式扶贫的反思,"精准扶贫"提出重要的工作机制是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实践上,这一机制存在着诸如扶贫资金有限、贫困户参与不足、帮扶政策失时、帮扶工作队驻村不够等等多方面的困境,其核心问题是理念不清,即在扶贫开发实践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影响扶贫开发实效的、具有偏颇性的、需要厘清的理念问题,只有摆脱这些认识误区,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4.
政府治理下精准扶贫的基本思路是"绣花"功夫与"组合拳"并用。"绣花"功夫是通过对贫困户建档立卡来识别贫困的最重要途径;"组合拳"是通过精准扶贫的"输血"模式与"造血"模式相结合,以完成中央制定的2020年我国全面脱贫摘帽的目标。与此同时,中央通过"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等五种精准扶贫的主要模式来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在这五种基本模式基础上,地方又衍生与创新出一些新的精准扶贫模式,包括党建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和旅游扶贫等。扶贫模式的地方创新,丰富了实现脱贫摘帽的手段。不可否认,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局部问题与挑战,这需要政府发挥治理和扶贫的主导作用,转换精准扶贫思维,为最终实现全面脱贫摘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提案背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853万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人心。但是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问题仍然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同一贫困地区中,非贫困村与贫困村生存环境相似,村民住房、生产生活条件差不了多少,而两者得到的帮扶措施截然不同。对重点贫困县贫困人口的  相似文献   

6.
脱贫攻坚过程中乡村社会诸多关系被触动和重塑,本文尝试从乡村伦理角度对此进行反思。在家庭伦理方面,脱贫攻坚以消除农村贫困为目标,但是强调帮扶责任同时不能弱化家庭内部伦理责任。在社会伦理方面,我们要关注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村贫困户之间形成的不平衡问题。在基层政治伦理方面,扶贫干部不仅要做好帮扶工作,还应该坚持公平正义,提高扶贫资源分配公平性;帮扶工作中干群关系需要正确定位,扶贫干部的任务是帮扶,而不是包办。  相似文献   

7.
要论摘登     
《求知》2018,(7)
正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百里者半九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要坚持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和扶贫标准,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1,(2)
精准扶贫是我国实行的重要扶贫政策,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即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党的领导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一条重要经验,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精准扶贫融合,形成"党建+"新型精准扶贫模式。本文以义乌市何斯路村为例,分析党建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总结了"党建+"模式下精准脱贫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全国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长期躬身实践的总结,是新时代扶贫工作的趋势和客观要求,而"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则是精准扶贫思路的科学概括。精准扶贫是习近平在十八洞村提出,民族地区要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精准把握扶贫开发的新时代方向,发展有民族地区特色的扶贫产业,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精准扶贫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8,(11)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也进入关键的冲刺期。当前形势下,认清大数据时代对开展精准扶贫的有利影响,高效地利用大数据在收集资源、传播效果和信息平台等方面的优越性,以大数据时代海量的信息资源支撑和服务精准扶贫事业,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对新时代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运用大数据夯实精准扶贫物质基础、利用大数据优势提升精准扶贫精准度,从而实现"大数据+精准扶贫"的效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