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碧江区始终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和旅游发展环境,旅游市场营销取得突破性进展,旅游服务能力、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区主导产业的地位日趋显现。铜仁市碧江区加大文化与旅游整合力度,突出抓好最具优势和潜力的文化旅游产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打造"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  相似文献   

2.
<正>扶贫云马宁宇贵州省经信委主任贵州省委再次吹响了扶贫攻坚的集结号,我们在突出抓好大数据产业的同时,也要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各项工作。突出产业的扶贫导向,以产业发展带动扶贫开发,大力发展"五张名片"、电子装配、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培育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促进中小微企业成长。配合抓好"扶  相似文献   

3.
<正>余庆县按照"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发展优势,走出一条党建扶贫的新路子。余庆县认真贯彻省委、遵义市委要求,始终按照"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以"五在村"工作机制为抓手,大力实施"66331"精准扶贫·减贫摘帽行动计划,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发展优势,走出一条党建扶贫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6,(11)
正畜牧产业是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又有黑龙江省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性产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黑龙江省发表的两次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省畜牧产业推进会议精神,就是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扬长避短,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尽快将畜牧产业培育成为振兴龙江经济的战略性产业,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一、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振兴龙江经济提供支撑发展畜牧产业是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任务。调  相似文献   

5.
正道真阳溪镇依托良好生态优势,围绕念好"山字经"、护好中药材、育好食用菌、栽好生态菜、种好致富烟、抓好特色养殖"六好"产业发展定位,坚持党建引领,以"55432"工作机制为载体,积极践行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推动全镇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扩大、集约化发展、市场化延伸,不断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帮助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3,(11):17-18
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明确了我区的发展定位、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是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我区的实化和细化,是推进我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重要抓手。当前,呼和浩特市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两个一流"(即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建设一流首府经济)首府建设的关键时期。抓好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的贯彻落实,关键是要牢固树立首府意识,充分发挥首府优势,把产业做优做强,把城市做靓做美,把发展动力做活做足,把民生保障做实做细,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上高县坚持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主导产业来抓,积极推动传统农业优势向工业优势、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继2012年荣获"江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后,2013年上高县又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称号。1.大手笔规划产业园区,构建发展升级平台。瞄准千亿元食品产业目标,紧紧依托现有食品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规划建设占地2万亩的  相似文献   

8.
发挥好、发展好生态优势,推动后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用好生态优势应有产业支撑,在贵州绿色发展进程中,不乏"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生动实践,发展旅游业、养殖业以及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等,都是"大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期《当代贵州》所讲述的"大生态故事",都有其立足自身实际的绿色发展逻辑,值得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9.
正六盘水市钟山区积极探索实施支部建在产业上、促群众增收,能人聚在党旗下、促堡垒建强,党员融在群众中、促干群和谐的"三在三促"新模式,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交出一份脱贫攻坚高质量答卷。"李教授,请问一下我们发展什么蔬菜产业比较合适?""李老师,我们镇的蔬菜产业怎样才能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10.
刘薇 《前线》2022,(1):62-64
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自贸试验区及综合保税区的建设发展是服务北京"两区"建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大兴国际机场"三区"建设发展,充分利用政策优势、产业优势和协同优势,着力促进会展产业、绿色大数据中心、京津冀服务贸易"黄金三角"、跨境电商、跨国公司商业存在模式、旅游服务贸易六大重点领域耦合发展,打造服务贸易发展先行区。  相似文献   

11.
《当代贵州》2016,(24):6-7
正近年来,贵州厚植生态保护基础,突出抓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全面绿化宜林荒山荒地,不断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厚植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加快发展山上经济、林下经济,让生态美起来、百姓富起来;厚植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努力把生态短板补齐、长板做优,让绿水青山带来源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     
正黔西南州抢抓机遇,凭借较好的产业基础、良好的生态优势和政策优势,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食用菌特色产业持续发展。把食用菌作为"一县一业"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八要素",抓住企业家、科学家、银行家"三家"引入关键措施,在资金整合、政策支撑、要素聚集等方面下足功夫,在强化利益联结,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上精准发力,初步实现食用菌产业"裂变"。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5,(3)
<正>磴口县位于巴彦淖尔市西南部,在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围绕"赶超升位"目标,做好四篇文章、做强四大产业、抓好七项重点工作,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磴口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民生第一目标、稳定第一责任,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总要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推进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引擎,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围绕"赶超升位"目标,做好四篇文章、做强四大产业、抓好七项重点工作,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发展"大健康"产业,水城县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立足自身优势,坚定不移当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先棋手",舞好"大健康"产业发展龙头。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健康"产业方兴未艾,"大健康"时代呼之欲出。近年来,省委站在全局战略高度,在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大数据产业的"姊妹篇"隆重推出,标志着贵州"大健康"时代的到来。发展"大健康"产业,水城县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目前,水城县委按照省委和六盘水市委统一部署,立足自身优势,坚定不移当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先棋手",舞好"大健康"产业发展龙头,为"生态水城"输入"大健康"动力源。  相似文献   

15.
正打好脱贫攻坚战,组织部门不能缺位,要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将加强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全力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凝聚力和号召力。一要配强村级班子,实施"能人治理"式扶贫。要把扶持"经济能人"、培育"能人经济"作为增加村集体收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长沙村党支部按照"抓党建、夯基础,调结构、兴产业,抓发展、惠民生"工作思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认真实施"村级堡垒提升工程",成为全县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坚持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项目发展优势,成立了抚顺市第一家产业党支部——清原县红河谷中药材产业合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积极推进湖北工业发展。抓好八大行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结构优化。按照全省“十一五”总体规划和工业专项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壮大做强汽车、冶金、化学等支柱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建材、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扶持发展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向园区集聚,引导产业集群和集约化发展,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大力发展电子信息、…  相似文献   

18.
立足贯定县“欠发达、欠开发”的县情实际,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贵定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黔中、背靠川渝、面向珠三角,抓好产业发展规划布局,进一步深化“巩固提升一产、做大做强二产、加快发展三产、富民强县”的发展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挥比较优势为重点,以投资拉动、招商引资为抓手,立足大交通,抓好大规划,谋划大产业,  相似文献   

19.
张伟志 《奋斗》2013,(6):18-19
正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涉及到统筹产业、统筹城乡、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其关键在于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城镇化,核心动力在于抓好产业项目建设。近年来,我们依安县按照市委要求,把握几届班子坚持的"食品、陶瓷、生化"三大产业定位,着眼原有企业布局分散、产业不集中和发展方式相对粗放的现实矛盾,  相似文献   

20.
汪雪敏 《唯实》2022,(3):48-52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抓好重点工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面对国家重大战略纵深推进,江苏要找准定位,优化路径,加速产业协同发展步伐,释放产业优势发展动能,助力长三角地区走向互联互通、互促互补的更高质量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作为立省之本、强省之基的江苏制造业,要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