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弗·恩格斯与彼·特卡乔夫的论战中形成的《论俄国的社会问题》及其导言,基于理论批判视角对特卡乔夫所持的社会主义观进行了有力驳斥,与此同时又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之曙光,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正面阐述。扼要言之,其阐述了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前景已呈现出明朗的革命趋势,以及对此已明朗革命趋势的原因分析和多维度预想;阐述了此已明朗革命趋势的经济维度和政治维度,指出即将到来的俄国革命必将是一个包含多种维度的整体性革命,即不仅仅是经济革命或政治革命,而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多维度社会革命;阐述了此已明朗革命趋势必将对欧洲社会发展形势产生重大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2.
1875年间接地参与了恩格斯与革命民粹主义者特卡乔夫一派的公开论战之后,马克思比以前更为关注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他先是在考察1877至1878年的俄土战争时于头脑中形成了用以考察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粗线条的总体框架,接着是通过初步提出、集中阐述、完整阐述“不通过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坚实形式,在逐次地解决问题中逐步地完善深化了这一极具创造力的总体框架或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在俄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马克思侧重于指出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环境下可以抓住历史机遇探求适合本民族发展的独特道路;恩格斯则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强调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动态地具体地分析了民族国家谋求发展的历史条件局限及可能的途径,并指出这一理论对落后国家的适用性。恩格斯的这一探索是对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和完善,他们关于俄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对于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与俄国民粹派围绕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命运"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列宁认为,为俄国"寻找另外道路"的民粹派是反动的空想家,他们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建立在主观社会学之上,因而他们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基于俄国无产阶级特定的历史任务,列宁并未因此而全盘否定民粹派的理论,而是辩证地肯定其纲领中的民主主义合理成分。从本质上看,这是一场马克思主义与小资产阶级社会思潮的理论斗争,对于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以及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民粹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沉渣泛起的当下,梳理列宁这一时期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发刊词》是毛泽东党建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党建理论中国化发展进程中占有极高的历史地位。80年前,面对当时党的建设的自身需要和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因此,重温《〈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的重要思想,不仅对于了解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同时对于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蕴涵着习近平同志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精准论述,以及结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正在积极推进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实践所作的严谨思考。它深刻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当年为思考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科学方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性文献,是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的一次建设性对话,其思想精髓对于我们今天自觉发挥历史唯物主义在改革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并通过实践进一步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从而不断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有着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考和解决俄国的实际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和伟大发展。坚持用唯物辩证法与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实际的有机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坚持用革命辩证法认识十月革命,强调世界历史发展是一般与个别的辩证统一,为东方落后国家实现民族独立与自由解放指明前进的方向;坚持用历史辩证法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科学地论证落后国家选择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发展的本质特征,为世界历史时代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无产阶级革命或说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核心内容。而无产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只有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的时候,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的时代才来到了。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就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考察与分析,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现有发展阶段,做了一个在列宁看来是科学的判断,也即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了它的最高发展阶段——帝国主义阶段。从列宁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考察来看,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一个腐朽的、垂死的阶段,是一个朝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因此,当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候,意味着无产阶级革命或说社会主义革命时刻的到来,也意味着无产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还具有现实的合理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不仅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政治宣言,还是俄国工人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支撑,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9.
列宁批判了民意党人主张的密谋主义和恐怖主义 ,划清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斗争策略原则与民粹主义的界限 ;批判了民粹派关于资本主义在俄国不能充分发展起来的观点 ,划清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观与民粹主义的界限 ;批判了民粹派关于以“村社”为基础走向社会主义的观点 ,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路线与民粹主义的界限。“西方列宁学”关于列宁主义来源于民粹主义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他们认为列宁主义或者来源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学说 ,或者来源于特卡乔夫主义和涅恰也夫主义 ,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6,(4)
学界对民粹主义的研究存在断裂性和片面性的缺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一阶段,民粹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并助力中国革命的成功;第二阶段,民粹主义因与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路线上存在根本分歧,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当代民粹主义思潮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起挑战。应对民粹主义进行连贯的梳理和客观的评价,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引领民粹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1.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认真研究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为指导来探寻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形成了弥足珍贵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通过整合决定论和能动论,正确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积极探索中国革命"应该怎样去做"的问题,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做出了宝贵贡献;紧扣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本质,初步阐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思想,对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苏联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被放弃的相同或相似的思想理论原因包括五个方面由于历史实践的局限,理论本身具有不成熟性;党内不同的思想认识没有展开充分讨论就改变了原有政策,作出新决定;教条式地理解和搬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结论;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思想;民粹主义的不良影响.总结这一历史教训,可以使我们得到许多深刻的启示,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与马克思的历史观作对比,考茨基摘录《〈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关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经典性的表述",分别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第三分册和第五分册里逐句进行分析。第三分册主要从"社会静力学"角度切入,通过分析经济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常态关系,展现社会结构的一般机制;第五分册则重点从"社会动力学"角度切入,主要通过分析社会发展动力,展现社会发展的动态图景。在考茨基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论述社会发展动力与规律的社会动力学,以及阐释社会基本结构的社会静力学。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这五个方面。因此,十月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和源头,否定十月革命就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中国和俄国的国情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把走俄国人的路与走自己的路结合起来,有继承、有扬弃、有创新、有发展,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如果说中国革命和建设是十月革命道路的继承和发展,那么,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既是历史对走十月革命道路的回报,也是对十月革命道路的确证,证明十月革命道路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是不容质疑和否定的。  相似文献   

15.
在编写《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的过程中 ,国内理论界对毛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一场近年来罕见、观点尖锐对立的争论 ,引起了理论界和广大关心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干部和群众的注意。现对此作一简单介绍并发表个人的一些看法。这一争论问题的由来民粹主义是在 1 9世纪的俄国出现的一种影响较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在 1 9世纪 40— 50年代 ,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处于深刻的思想矛盾之中。一方面 ,沙皇俄国已经腐朽不堪 ,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另一方面 ,西欧资本主义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内在矛盾。民粹派的…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两个伟大革命论",包含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即共产主义事业是伟大社会革命,伟大社会革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搞好党的建设,搞好党的建设必须进行党的"自我革命"。"两个伟大革命论"展现了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之间的理论、历史和实践之间的逻辑关系,使马克思主义"两个伟大革命论"得到了系统化、体系化的理论呈现。  相似文献   

17.
社会革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理论探索中关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社会革命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生成逻辑看,经历了发轫、确立、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四个时期,构成以历史唯物主义演进为主线,以人的解放为核心目的,不断形成总体性研究思维的过程。从其思想要义看,形成了以革命生成论、革命主体论、革命形式论和革命目的论“四位一体”为架构的理论逻辑体系。从其分析范式看,形成了现代性批判、人民性取向、世界历史视角“三位一体”的研究逻辑。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当代发展,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开辟伟大社会革命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齐心协力奋进新时代创造新伟业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决议》鲜明贯穿党的初心使命主线,科学总结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深刻阐述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高度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苏联共产党内一直存在着超越历史阶段的倾向。这种倾向不是始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更不是通常所说的斯大林时期,而是始于十月革命前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对俄国革命性质和任务的判断。这种超越历史阶段的倾向,就其实质而言,是对国情缺乏正确的认识,就其思想根源来说,则是俄罗斯传统中存在的民粹主义。  相似文献   

20.
李超 《前沿》2013,(8):6-9
马克思对于俄国问题的态度与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马克思将俄国视作"反动堡垒"加以批判;而后期,马克思对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产生了期望。因此,也将对俄国的研究最终落脚于落后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这一论断上,这也直接影响了《资本论》的写作与发表。跨越理论体系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并且其中不可避免地掺杂了马克思的个人情感,因此,将其视为社会发展学说的现代化研究以及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后现代化研究,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全部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