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党的坚强领导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政治保证,疫情防控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得出了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铿锵结论。讲话体现了超常的及时性,强烈的人民性,措施的求实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讲话,不仅是我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理论指南,也是我们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精神动力,更是我们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战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疫情防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治理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防控、集中力量办大事、党的初心与使命五个方面得到生动展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引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王玉堂 《党课》2020,(5):74-7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情防控阻击战。”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打好打赢情防控阻击战,必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让制度的威力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取得了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成效,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为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留下了丰富珍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20,(2):1-1
“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正在进行的这场防控疫情的严峻斗争,深刻印证了这一结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为我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6.
鼠年新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来势凶猛。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团结一心,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协调联动,以超乎寻常的气魄和担当,展现了中国效率、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得到生动体现、充分彰显。制度优势体现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7.
正"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1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说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进行严肃的斗争。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我在中国农历新年第一天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对加强  相似文献   

8.
《奋斗》2020,(13)
正2020年注定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神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得以不断彰显。7月1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这一科学制度体系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应对疫情的根本保障,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抗击疫情的最大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防控疫情的价值诉求,多种治理手段共筑防控疫情的效能优势,休戚与共的中国精神筑起防控疫情的精神支撑。中国疫情防控中的实际效能彰显我国制度优势,使我国制度自信更有底气。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高校把疫情阻击战转化成高校师生的社会大课堂,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重大疫情,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防控化解工作,为维护人民健康福祉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70多年来,党和国家积累了有关防控重大疫情的丰富经验,即必须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摆在核心位置,必须形成对重大疫情的科学认知,必须高度重视医疗卫生相关制度和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深化国际合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安全挑战,党和国家的疫情防控工作已彰显出了一些新的特征,以史为鉴,当前必须进一步推进舆论引导机制、疫情上报机制、卫生保障机制、监督问责机制和协同参与机制的发展完善,以确保党和国家防控重大疫情的水平和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宋才发 《宁夏党校学报》2020,22(3):5-13,F0002
新冠肺炎以特定的含义和名称进入国家和联合国法律文件.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成功经验与研究成果可供世界借鉴.筛选中医药有效经方治疗新冠肺炎是克敌制胜之举,需要依法保护中国国药和传统医学知识宝库.要通过立法禁止非法猎捕、交易、运输和食用野生动物,严惩此类犯罪行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全国合力制胜,政府要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和披露疫情防控信息,执法机关要依据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情节轻重予以惩处,司法机关要依据刑事犯罪人情节轻重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13.
从党的建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奠定了政治保障和制度基础;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改革开放前,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为由农业国到社会主义工业国奠定物质基础;改革开放至今,党带领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党90年奋斗的历史本质就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变农业国为工业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幸福和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张南燕 《理论建设》2020,36(1):18-2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论述了我国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的辩证关系,即我国国家制度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依据,国家治理是国家制度执行落地的具体实践,我国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是有机统一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国家制度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是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要把握时代进步的脉搏,要为人民群众所信奉,就必须适应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基本国情.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关键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它比较系统地初步揭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在(?)转型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中国社会主(?)求,这集中体现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先进性.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阶级(?)主义政治秩序的核心力量,具有领导和管理社会事务的主人翁地位,更是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进中国各阶级阶层政治团结、永葆先进阶级意识、组织严密的阶级。  相似文献   

17.
高新民 《理论学刊》2012,(1):82-86,127,128
探索符合国情、符合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在于政治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的切入点是发展党内民主。三十年来,政治体制改革有成就也有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具有先进性的党,需要、也能够搞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推动作用:一、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二、辛亥革命为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和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形成创造了条件;三、辛亥革命为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条件;四、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一定的干部条件。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是辛亥革命后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特殊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19.
无论从实践效度还是精神向度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都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了巨大力量。从实践效度看,它是一种行动力量,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精神向度看,它是一种精神力量,为抗击疫情筑牢了精神防线,提升了防疫效能,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