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学生偶像崇拜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选取北京市某普通中学 42 8名初一至高三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1 )有偶像的中学生人数非常显著地高于无偶像的人数 ,“歌星影星”与“著名人士”是中学生偶像崇拜的主流。 (2 )有无偶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主效应 ,心理健康各维度在有无偶像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3 )主要偶像类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主效应 ,不同偶像类型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学习焦虑及其并发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发现中学生许多不健康心理都与学习焦虑相关。学习压力过大是造成中学生心理偏常或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的早恋问题与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涂敏霞一、问题的提出1、中学生早恋呈上升的趋势。当前,中学生的早恋日渐成风,呈上升的趋势。1991年,有关部门对广州市部分中学生的调查表明,15.2%的中学生已结交专一异性朋友。据“广州市中学生心声热线电话”反映,...  相似文献   

4.
郑艳 《学理论》2012,(26):217-218
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私人博客等新兴传媒具有“开放性”、“病毒性”、“经济性”、“互动性”等几个特点,对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容易产生负面的影响.应结合新兴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加强马列哲学和革命历史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运用,对中学生思想行为进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5.
王忠录 《学理论》2009,(19):11-12
网络在当代中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中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娱乐的过程中也受到网络不文明现象的侵害,影响了身心健康。针对网络对中学生生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着重探讨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规范原则,阐明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北京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进行了系统测试, 并对男、女生, 初、高中生, 重点、非重点中学, 农村、城市中学生进行了比较, 得出结论: 中学生心理偏常的检出率很高, 但心理健康水平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  相似文献   

7.
1995年12月20日晚,从香港太平码头鱼贯而出的12名沈阳中学生及其领队与早已在此等候的香港同胞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是香港大浦的杰出公民迎接参加“沈阳——香港中学生冬令营”的沈阳市中学生代表团的一个热烈场面。为了增进沈阳与香港中学生之间的了解与交流,以沈阳市侨办副主任张宁为团长,由沈阳二中和沈阳三十一中学生组成的沈阳市中学生代表团一行20人应邀赴港参加了冬令营活动。通过在香港5天的参观访问、联谊交流,同学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加深了对香港的了解,增进了两地中学生的交流与友谊。  相似文献   

8.
心海探路人     
几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做出了下述被老心理学家们誉为“功德无量”的大事。 1987年,浙江《中学生天地》杂志开辟“中学生信箱”栏目仅半年,就陆续收到诉说“不想再活下去”的来信100封。杭州精神病医院医师赵国秋和王义强应邀在浙江某大学开设“心理卫生选修课”期间,还接触到许多这一类病例:一个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尖子,考上复旦大学后在林立的高手面前倍感失落,最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目的 1993年12月初至1994年元月初,我们在南京市两所中学进行了调查,试图弄清:究竟有多少中学生加入追星行列?“追星现象”究竟严重到何种程度?它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是否造成了不良影响?追星现象与哪些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加强和语文教学对“个性化作文”的提倡,深圳校园出现了一个庞大的青少年写作群,以至校园文学已成为与打工文学并驾齐驱的两大文学阵营。据深圳市中学生文联统计,深圳的中学生文学社团达160多个,少年作者近万名,每年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达3000多篇。  相似文献   

11.
我在中学任政治课教员已有36年历史,迄今仍代高二年级一个班的政治课。1984年,组织上让我任八中校长,作为一校之长,我深感在新时期,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改革、必须加强。 当前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学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现在青少年学生有许多优点,朝气蓬勃、勤于思考,但他们在成长中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 1、在人生观问题上突出强调“自我”。许多学生认为,“理想”就是自我的发展和完善;“幸福”  相似文献   

12.
李颖 《青年研究》2003,(7):38-42
本文通过福建沿海偷渡频发地区四所中学221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对“偷渡盛行”这一特殊社区背景下的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做了探索性的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吸烟原因调查钱敏王振勇1前言据报道:我国有大约2亿青少年,涉足过烟、酒的有800万,还有上升趋势。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中学生吸烟现象作过心理分析,总结出好奇心理、模仿心理、交往心理等等个人原因,以及“吸烟无害论”、烟民间的诱惑、家庭教育、传播媒...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因不堪学习重负而将自己的母亲杀死的事件之后,又有中学生因忍受不了学校、家庭在学习上对自己的压力而离家出走,还有中学生因学习重压悬梁自尽。爆炸之类的事故也在重演。为什么悲剧会不断上演,事故会接连发生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单位、一些人仅将这些“事故”当“故事”传播。面对一些腐败案件,上级要求学习、讨论,借此规范自己的言行。然而一些人却总认为与己无关,放松警惕。结果,事隔不久,类似的事情却在自己身上发生。兄弟单位因管理不善,造成了事故险情,上级对此发了通报,做了要求,然而一些人总认为此事离自己…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学生偶像崇拜的后现代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闵丽 《青年研究》2003,(3):9-14
偶像崇拜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影响着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和个性发展。当代中学生的偶像崇拜行为已经不满足于模仿和神化,而是体现出“后现代”的一些特征。偶像崇拜新规则的出现标志着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现代教育需要尊重和发掘这种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穗港中学生对教师及校园生活评价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学生的视觉 ,分析比较了广州、香港两地目前中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青少年在学校的支援系统及青少年在校被“倾听”及表达意见的情况 ,从而了解到教师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青少年物质主义态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 1 1所中学的 73 0名中学生的调查 ,描述了城市青少年群体对物质主义态度的持有情况。结果表明 ,在被试的青少年中 ,总体物质主义态度趋于中立 ,并且推崇“通过物质占有获取幸福” ,而不是“以财产定义成功” ;此外 ,青少年的物质主义态度与年龄有正相关关系 ;与青少年手中的零花钱数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域”,中学生也不例外。手机的出现和使用为中学生私域的生长提供了契机,也让成人感受到了不能有效监控孩子的危机。本文探讨:在手机使用方面,成人是如何侵入、压缩和解构孩子私域,而孩子又是如何建构、保护和扩大自己私域的。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我们以个案法为主,对中小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了研究。迄今已收到主要由全国各地优秀教师提供的个案520份,其中小学生132份,中学生388份。材料的数量质量都相当可观。这反映了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科研协作的可能性,也表明了广大教师对品格研究工作的热望和支持。本文以520例个案为主要资料,对“问题行为”的概念及意义、类型、转化和矫正等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团结》2010,(6):1-1
民革浙江省宁波市委会所办刊物《绿叶》,最近一期中刊登了题为《一点反思》的文章。作者作为“文革”初期的中学生,对自己在“文革”中参与批判恩师的行为,表达了深切地反思和忏悔,并对老师公开道歉。这一反思、忏悔和道歉,来之虽迟,但不能不说是作者良知最终战胜怯懦的勇敢举动,我们对作者的勇气和道德良知,深感敬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