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出口产品首次发起反倾销至今,20多年来,我国出口产品累计遭受国外反倾销达460余件,直接影响我出口创汇达100多亿美元。尽管至今我国在全球出口贸易总额中仅占4%的份额,而仅从1995年至2001年上半年间,国外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数量在全球总数中所占比重竟高达14%,其中,68.6%的立案被采取反倾销措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在国外频遭反倾销调查,成为“今日视点”(中央电视台语)。据不完全统计,1983—1992年间,在欧共体进行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国家中,中国有35家,占总数的10%,位居榜首,1985年7月—1992年6月,在美国的反倾销调查对象国中,中国占有16宗,也位居榜首;而最近两年国外对我反倾销指控也急剧增加。从1980年至今,我国产品在国外遭到反倾销调查达170多起,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对外出口的严重障碍。形成这种局面,除少数是由于我国一些企业不规范的市场行为造成的外,大多是因欧美国家出于政治上和经济的多种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投诉增加,据我国商务部统计,自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的出口产品首次反倾销以来,到2003年6月30日,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518起。反倾销调查案涉及到五矿化工、轻纺、土畜、机电等4000多种商品,影响出口额200亿美元。到2004年,我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了世界头号反倾销目标国,其特点突出表现为: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数量急剧上升;涉案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征收的反倾销税率普遍较高,且存在歧视性;对我国产品倾销的确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反倾销的国…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个时期,我国出口产品连续遭遇美国钢铁201案保障措施和挡风玻璃的反倾销制裁,欧盟也对我国多项产品进行了限制。据有关方面统计,截至去年底共有30个国家对我国提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达480多起,我国成为世界上受贸易保护主义伤害最大的国家之一。前些年,我国出口产品占国际贸易总额很小的比例,就  相似文献   

5.
我国出口产品频遭反倾销的原因与对策赵庆平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种尴尬局面,且愈演愈烈。即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案件越来越多。据统计,自1979年至今,我国受外国反倾销调查案件共240起,仅1994年就达60起。但在...  相似文献   

6.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贸排名已跃居世界第六。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一些西方国家经常夸大中国出口产品对国外相关产业造成的冲击,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倾销日益增加。2002年,我国遭遇了炮火最密集的“反倾销战”。统计显示,2002年前10个月,共有16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动了4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7亿美元犤1犦。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威尔·马丁认为,中国内地有70%的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攻击,未来10到15年内,将持续面临更严重的反倾销犤2犦。中国遭受如此之多的反倾…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不断削减,各国之间的倾销与反倾销日趋频繁,矛盾日趋激化。各国对我国出口产品频频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已经构成我国经贸发展的实质性障碍,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出口和成长。应充分认清各国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的原因,采取应对措施,以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贸易中生存和发展,进而推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现状、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加入WTO以来,随着外贸出口的迅速扩张,对外贸易摩擦也越来越频繁。我国已经提前进入对外贸易摩擦高发期。当前的对外贸易摩擦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高频率、高强度。以反倾销为例,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统计”显示,自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件不断上升。1995—2000年,平均每年立案34.5起;进入新世纪以来,2001—2005年每年立案数平均超过50起;涉案金额也越来越高,2004年超过1亿美元的案件有3起,2005年中国共遭遇15个国家和地区51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上升了20%。中国已经连续10多年成为世界上反倾销调查的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外针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不断增多,反倾销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产品出口的“拦路虎”之一,其中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更是引起了出口企业、政府部门乃至普通百姓的关注。市场经济地位的由来市场经济地位是一个法律用语,最早见于美国《1936年关税法》,目的在于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所谓“国家控制经济”实施相关的反倾销调查。后来,世贸组织有关反倾销的协议借用了这个概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议定书规定,在入世后15年内允许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在反倾销调查中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也就是现在所谓“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由来。  相似文献   

10.
尚晓昆 《党课》2013,(1):86-89
伴随我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球受贸易保护措施伤害最重的国家。目前,我国的出1:3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不到10%,但反倾销案件却占了世界的1/3,反补贴案件也占了世界一半。各国对我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有明有暗:明的如反倾销、反补贴、特殊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范骏 《求实》2004,(Z1)
1996年中国的鞍钢、宝钢、武钢、舞钢和浦钢出口的钢材首次被美国反倾销至2 0 0 1年,我国钢铁工业企业遭受反倾销已有十三起,其中数起涉案数量大、金额高。这对于正处于结构调整中的我国钢铁工业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调整的难度。有数据表明我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损害最大的国家。回顾我国企业遭遇的反倾销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实施反倾销指控的国家增多。1988年前,这些指控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四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现在有近4 0个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第二,被诉倾销产品类别增多。涉及钢铁…  相似文献   

12.
反倾销作为WTO赋予缔约国抵制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主要措施之一 ,被许多国家视为保护本国国内产业部门利益的最佳办法而被频繁地采用。由于西方国家长期对中国反倾销采用“替代国”等不公平做法 ,使我国不断遭到国外的反倾销 ,严重阻碍了我国商品的出口。我国入世以来 ,越来越多的产品与外国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产生激烈的竞争 ,客观上导致针对我国的反倾销和倾销案件日益增多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涛 《奋斗》2004,(5):34-35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关税逐步降低,非关税壁垒逐步减少,配额许可证等措施的限制使用,反倾销逐步成为世界各国维护公平贸易环境、抵制不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反倾销也成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自从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和盐类进行反倾销以来,每年国外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调查呈不断增多的趋势,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积极应对反倾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所谴责的一种不公平的低价出口行为;反倾销则是世贸组织允许使用的一种抵制倾销的手段。过去只有少数西方国家立有国内反倾销法,但近年来反倾销立法却已经普遍化、全球化。各国纷纷以反倾销为法律武器抵制不公平贸易,维护国内产业和市场。更有甚者,不少国家以反倾销为借口,目的却是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有时达到滥用的程度,使反倾销变成贸易保护的工具。中国的出口产品在过去的20多年中几乎成了国外反倾销的众矢之的,频频遭受反倾销调查,被课征高额的反倾销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进…  相似文献   

15.
自1979年以来,我国受到国外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指控。截至2002年12月20日,我国产品共遭遇外国反倾销调查509起,遭遇保障措施46起,涉案金额超过500亿美元。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给我国带来的直接损失达160亿美元以上,导致四五十万人潜在失业,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多年来,反倾销问题受到了我国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泛滥,建立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区,成为各国规避贸易保护主义,扩大对外开放的最有效做法。当前我国成为西方国家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象。近年来全球反倾销案件数量总体在下降,但是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却大幅度上升。我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依托新疆经济开发区建立中亚自由贸易区,对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中国和中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2003年贸易进出品总值达到8512.1亿美元,跃居世界第4大贸易国,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随着各国对国际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贸易磨擦也逐渐增多,我国外贸为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据估计,改革20多年来,我国因反倾销受到的损失累计为150多亿美元。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调查的现实,应引起中国企业的深刻思考。一、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从1996年至今我国已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据商务部统计,从1979年至2004年5月底,已有34个国家(地区)针对我…  相似文献   

18.
一、国外对我国商品实行反倾销的新特点反倾销是WTO框架下各国维护自身产业利益的一种常见的做法。如果发生了倾销,受损害的成员方有权采用征收倾销税的办法,来反对非公平贸易。由于反倾销易于实施,能够有效排斥进口,又不易招致“报复”,且被认为是世贸组织在其章程中认可的合法武器,因此被各国视为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最佳办法之一而被频繁采用。入世后,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逐年扩大,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更多的反倾销调查。国外针对我国采取的反倾销调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经济权利从原来垄断于政治组织的国家中分离,实现了社会的功能分化。"为什么针对中国的贸易救济调查愈发频繁?又是哪些国家在利用贸易保护措施屡屡向中国产品"出手"?深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之害的中国,如何尝试从国际规则的重新厘定寻求突围?二、背景与问题(一)本文思路通过近五年世界对中国采取的反倾销案件数目、各国对我国反倾销的案件数量及相应的  相似文献   

20.
入世后如何应对反倾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贸易摩擦此起彼伏。反倾销———这一世界贸易组织所允许的、一种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和正常贸易秩序的合法经济手段,越来越多地成为发达国家实行新一轮贸易保护的工具。从近年来所发生的反倾销案件来看,中国已经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据统计,自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反倾销以来,到2000年9月初,有2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提起反倾销案件调查378起,涉及到我国的化工、轻纺、土畜、机电、医保等4000多种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