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缅边贸发展进程林锡星一、早期阻碍边贸发展的因素我国解放前,滇缅边境地区的民间贸易一直不断。解放后,云南地方政府于1951年4月开放边民互市。当时,我国刚刚解放,百废待兴,所以中缅边境的小额贸易我方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以1953年为例,中方进口总值为3...  相似文献   

2.
有鉴于国内外专门论述明清时期中缅贸易关系的论著很少,本文拟利用中、英、缅三种文字材料,详细论述明清时期中缅的贸易关系,并通过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比较,阐明中缅贸易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缅经济技术合作和边贸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缅经济技术合作和边贸发展前景林锡星一、存在问题经过整整1/4个世纪的闭关自守之后,才于1988年底重新对外开放,因此,缅甸经济的发展起点很低,很难同国际经贸接轨。目前,缅甸的经济形态呈现出相当多元化、多层次的状态。1988年底对外开放以后,因政治原...  相似文献   

4.
阿摩罗补罗是缅甸贡榜王朝时期的国都,也是当时滇缅贸易中华商前往经商的重要目的地。在滇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华商开始寓居阿摩罗补罗,并与缅族发生通婚,形成华人社区。在阿摩罗补罗从事贸易的华商可分作"行商"与"坐商",前者为常年往返于滇缅的马帮商队,后者在缅定居并有固定经营场所。两者在贸易中保持密切合作,"行商"使"坐商"与中国保持人口和商品的流动;"坐商"则掌握了销售渠道,使"行商"所携商品能够行销当地市场。在贸易活动的影响下,华商在当地逐渐形成了独有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孟中印缅相邻地区经济合作启动几年来,四方在交通、贸易、旅游合作等方面达成了若干共识,有力地推动了四国经贸合作和友好关系的发展.随着中印、中缅、中孟关系的改善,一个新的合作组织有望建立,它不仅会改变中国西部特别是西南的开放地位,而且对四国相邻地区的经济、政治、安全等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缅两国友好关系的稳步发展,两国公共卫生安全合作不断深化.新冠肺炎危机爆发以来,中缅积极开展抗疫合作,深化了两国政府和人民对中缅命运共同体的认同,也为两国推进公共卫生安全合作带来新机遇.除了双边合作外,中缅还在中国-东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澜湄合作等区域性合作机制下积极寻求联合抗疫等公共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利用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平台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缅甸脆弱的公共卫生体系,中缅边境地区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以及缅甸不稳定的社会基础等因素对中缅深化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构成了巨大挑战.为此,中国应利用后疫情时代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合作机遇,深入了解缅甸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民众卫生健康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拓展双方的合作空间,为中缅公共卫生安全合作创造有利环境.概而言之,中缅应围绕加强信息共享,推进中缅应对传染病联防联控体系常态化建设;注重能力建设,利用多边平台增强缅甸的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加强健康教育,联合开展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利用传统优势,充分激发中缅传统医药合作潜能;鼓励多方参与,有效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卫生合作中的作用等方面共同努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7.
奥巴马政府对缅的务实接触政策使美缅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热点。文章认为,美国改善与缅甸关系,是其全球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主要出于为"重返东南亚"战略打开重要突破口、在缅甸建立美式民主、抢占缅甸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同时也有遏制中国的意图,并在这些方面初步取得成效。美缅关系的改善也有利于缅甸使西方国家取消制裁而摆脱外交孤立状态,这给中国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的实施标志着西南油气进口运输通道初步成型,这对于我国实现油气进口运输通道多元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美国和缅甸关系迅速改善使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和运营前景开始受到影响。美国通过促进缅甸民主改革、支持缅甸国内外各种非政府组织、介入缅甸民族和解进程及解除美国能源企业在缅投资禁令等方式对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施加影响。在美缅关系迅速改善的背景下,如何维护西南油气进口运输通道的安全将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外交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1937年仰光出版的《缅甸社会调查日记》丛书中《泛灵论在景栋地区》一书的第一部分。作者J·H·特尔福德是一位曾在缅甸景栋地区生活了十三年的人类学家、旅行家。 景栋位于缅甸东部,景栋城是缅、中、泰、老交境的一座历史悠久、位置险要的城镇,历史上是当地土邦的首府。 本书成稿后,国内长期尚无译稿,本书所提供的资料,对缅甸史,缅中、缅泰、缅老关系史,以及缅中泰老交境地区的民族,如掸、泰、拉祜、佧佤、傈僳,克钦等民族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故予全译,以飨读者。(1988、4)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贸易强度指数、行业内贸易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对中国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结构、贸易关系紧密程度、行业内贸易以及贸易竞争性的演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992—2014年间,双方的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明显,贸易紧密程度不断变化,行业内贸易水平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2013年以来,双方在主要市场的贸易竞争性再次增强,但在总计66个行业中,仅有7个行业存在明显的出口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缅甸政治转型对中缅关系带来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不少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从不对称权力结构和本体性安全的视角,对中缅双边关系的历史与现实进行理论探索,分析缅甸对中国产生依赖性与离心力的结构限制。本文认为,缅甸对中国形成既依赖又偏离的两种倾向是由中缅不对称结构关系决定的,在此结构下缅甸对自身本体性安全的关注起着关键作用。因而,政治转型后的缅甸在对中国的依赖与偏离的博弈中孰强孰弱,主要取决于不对称权力结构中缅甸的本体性安全是否能得到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主席 12月 11日在仰光机场欢迎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中高度赞扬中缅“胞波”情谊和中缅两国共同缔造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他说 :“我是抱着增进了解、加深理解、扩大合作的目的来访问的。”江泽民主席出席了中缅签订 7项合作协议的签订仪式 ,其中包括《投资保护协定》、《中缅渔业合作协定》、《边防协议》。 12月 12日 ,江泽民主席在同丹瑞主席会谈时说 ,中国会根据《双边合作联合声明》 ,鼓励中国企业到缅甸投资 ,中国会继续向缅甸提供援助 ,在农业、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方面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3.
朱昭华 《东南亚研究》2007,(2):61-65,55
修筑中缅铁路的计划早在晚清时期就由英国提出,但遭到了清朝中央政府和云南地方官绅的抵制.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为了获取一条西南国际交通大动脉,主动向英国政府提出了修筑中缅铁路的计划,中国并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但因缅甸的陷落,中缅铁路最终半途而废.当前,中缅国际铁路通道又提上了建设日程,成为中国加快西部大开发、发展与缅甸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关系的重大战略举措,成为新形势下建设和谐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缅甸的对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冷战期间,中国对缅甸采取党对党、政府对政府的双重政策。1988 年缅甸发生政治动乱后,中国终止了对缅共的支持。1989 年4 月缅共因发生内讧而解体,年迈的领导人被遗弃,这一中缅关系中的敏感问题不复存在。鉴于共同的世界观,中缅双方高层人员往来频繁。双方高级将领也经常互访,以加强缅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之间的人事关系  相似文献   

15.
膘苏蒂王朝时期 在缅甸史籍中有一部著名的关于中缅关系的记载,这就是《华人莅缅记》。 在这部《华人莅缅记》的开头写道:“自佛事虔诚的天帝之孙、太阳神之子(骠苏蒂)在极乐之邦、威名显赫的蒲甘国获得王位以后,即与芬芳之邦的皇帝的关系时亲时疏,时盟时敌。”这部著作记载了从骠苏蒂王到缅历一○○五年明永历帝事件为止的这一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一系列史实。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欧贸易顺差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欧洲、欧盟的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对欧贸易顺差高速增长。本文认为,对于顺差形成的原因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近年来,中国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高技能劳动已经在中国出口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并没有改变中国的传统比较优势;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不仅使外资企业在中国对欧贸易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更有投资替代贸易的作用。要使中欧贸易得到健康的发展,欧盟方面应该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壁垒等方面进行广泛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7.
在"巧实力"外交理念指导下,奥巴马政府对缅政策在方式上与其前任相比有明显变化;这一政策实行3年多来,美缅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从长期紧张到关系回暖、升温,再到目前的双方关系向完全正常化发展;美缅关系完全正常化,关键在于缅甸与朝鲜的军事关系;由于受多方因素掣肘,美国可能会进一步放松或取消对缅制裁或实行限制性制裁,也有可能恢复或延长制裁;短期内美国是很难取消对缅的所有制裁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缅甸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措施,逐步实现政府执政和国家发展的转型。缅甸的政治改革措施前所未有,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并收到了一些积极效果。未来,缅甸的改革进程将继续推进,但面临诸多深层矛盾,这些矛盾和问题会对中缅关系造成一定影响,但中缅双方的合作主流不会改变,中缅关系发展大势向好。  相似文献   

19.
中印、中缅边界问题是中国最早与邻国着手解决的陆地边界问题。二者历史起源相同,问题属性相似,但中缅边界争端以和平方式妥善解决,而中印边界则爆发战争,至今仍未得到解决,由此形成中国解决领土争端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文一武"两个范例。在近年中国与海洋邻国岛屿归属争端和海洋权益争端日益尖锐的背景下,对比分析导致中印和中缅边界问题情况相似但处置结果和走向截然不同的原因,既是重要的历史经验总结,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缅甸吴登盛政府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拉开了缅甸社会改革的序幕。大刀阔斧的改革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西方国家纷纷与缅甸新政府接触,发展关系。尤其是昂山素季当选议员之后,美国、欧洲与日本加快了对缅甸的战略争夺。作为缅甸传统友好邻国的中国,与缅甸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发展较为良好。文章将分析缅甸的改革进程对中缅关系的影响,并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动中缅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