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问题是邓小平同志论述最集中的问题之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提到“改革”两字的达300多处。小平同志把改革同革命联系起来,同发展联系起来,强调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  相似文献   

2.
把“改革当作一场革命”,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过程中所作出的一个重要论断。深入理解改革的革命性质,对于揭示改革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深刻变革作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改革理论和革命学说,为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纪念毛泽东学习毛泽东这个问题我想讲两点认识: 第一,要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要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是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来的。在全党批判了“两个凡是”之后,开始纠正“左”的错误,当时,社会上有一小部分人,产生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夸大毛泽东的错误,甚至全盘否定。因此,邓小平同志郑重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小平同志鲜明指出:“回想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可能到  相似文献   

4.
2001年2月,已经离休的刘华清上将满怀深情地回忆道:“和许多同志相比,我的幸运是较早接触了小平同志,并多次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这是‘份长达近60年的革命情谊,也是一次次让我终生受益的教诲和指引。”“小平同志的离去令我格外悲痛,有种难离难舍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小平同志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概念,譬如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关于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关于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关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反对自我封闭和孤立;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关于“一国两制”;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制止动乱,防止和平演变;关于警惕“右”,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其“文选”第三卷中明确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重要命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考察甘根华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也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正如小平同志所说:“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of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8.
“一同国制”是我们党、是小平同志精心提出的政治设计。这个设计的构想,有其历史的渊源,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逐步明确化和具体化。在最近出版的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中,小平同志透辟地、反复地论述了这一构想。为解决收回香港主权的问题,这一构想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他认为,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任务,建立新中国,归根结底就是靠实事求是,即用马克思主义之失去射中国革命实践之的。“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小平同志的这些精辟论述,科学地阐明了实事求是是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中最根本的内容,是建…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思想,早在10年前就提出来了。1984年10月10日,邓小平会见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时说:“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①1985年3月28日,他在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时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一再把改革与革命相联系,他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性变革,我们把改革当作是第二次革命。他在一次同外宾谈话时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十四大以来,许多论著都在论述阐释这个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论著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很不一致,甚至观点相左。 对于改革是一场革命的理解,大致有三种: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一再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正确理解这一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改革的重大意义,正确认识形势,坚定改革信心,都是十分重要的。综观世界各国的历史,推动社会前进的变革,大致分三种:一是先进阶级推翻腐朽没落阶级的革命;二是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3.
要更好地解决增加科技投入和加大反对伪科学力度问题□何祚庥小平同志为中国人民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诸多贡献之中,小平同志给我们留下的重大遗产之一,是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我一直认为这一理论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重大发展。在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体系、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学懂弄通其中的每一个重要理论观点,不仅对于掌握这一理论体系、精神和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也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把握和指导实践,特别是提高实践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经过学习和思考,我感到在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中,有一个问题首先应该弄清楚,这就是怎样理解小平同志所说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观点本身所包含的理论意义十分重大,它包括改革的革命含义以及改革同过去革命的关系;而正是在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上,目前在理论界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更有必要加以探讨,把它弄懂弄通了.下面,我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5.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郭义福中国正在进行的全面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把这场改革称之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核心内容。这一崭新的命题,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揭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待点、改单的深度和广度,表明...  相似文献   

16.
王全有 《党史纵横》2002,(10):39-41
小平同志说:"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回顾历史,从1949年建国以来至今,中国政府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其中大的调整共有七次.七次重大的"革命",新中国的政府机构一直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中循环往复.这是为什么?改革的动力和阻力来自哪里?历史经验值得深思.总结回顾这七次"革命",将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进步提供重要的线索和经验教训,是一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备忘录.  相似文献   

17.
《前线》1960,(19)
我国人民伟大的領袖、伟大的馬克思主义者毛澤东同志的思想,經过中国革命长期实践的考驗,完全被証明是战无不胜的革命理論。最近出版的“毛澤东选集”第四卷所收集的毛澤东同志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爭时期的重要著作,再一次說明了这个真理。“毛澤东选集”第四卷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爭的历史,如同毛澤东同志的全部著作和我国革命的全部历史一样,雄辯地說明了毛澤东思想是引导中国革命达到彻底胜利的唯一正确的指南。毛澤东思想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就因为毛澤东同志正确地把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  相似文献   

18.
小平同志在指导全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军中,总结了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就是“不争论,大胆试,大胆闯”。这条经验不仅是我们过去推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功地进行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们今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导思想。没有胆量,改革就搞不成。 小平同志在总结这条经验时,还看到了它的另一条好处,就是不争论,可以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在小平绘制的改革蓝图上,时间问题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总是再三强调:要“抓住时机,推进改革”,“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改革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不仅是我党的领袖人物,也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在其革命的一生中,“三落三起”,充分体现了他远见卓识、立党为公的革命精神。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但是他的光辉形象在人们的脑海中依然是那样清晰。斯人已逝,风范犹存。笔者缅怀敬重,从1975年整顿这一方面,特作此文,以纪念小平同志逝世十周年。邓小平在1975年领导的整顿,部分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一些“左”的错误,提出了一些正确的理论观点,使中国人民对“文化大革命”产生怀疑和否定的态度。而“四人帮”却倒行逆施,阻止整顿的进行。这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不满和反抗,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勇于创新多作贡献”——学习小平理论缅怀小平同志荣毅仁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然而,他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他的铿锵话语仍萦绕耳边。小平同志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以江泽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