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港经济在营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 从营口市情出发,依托港口优势,制定以发展临港经济为重点,以壮大临港产业为主线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加快构筑产业新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未鸣 《今日浙江》2014,(12):54-55
正依托得天独厚的港口和区位优势,宁波市北仑区如今已形成石化、能源、钢铁、造纸、汽车、装备制造等六大临港产业集群,成为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这些临港产业在带来财富积累的同时,也消耗着大量水资源。统计显示,目前北仑区域临港大工  相似文献   

3.
德国港口建设和发展临港产业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港口建设和发展临港产业的主要经验1.充分发挥区位和港口资源优势,以港兴市、商贸促港、港城互动,推动德国国际门户建设。德国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漳州市通过整合港口、对台、生态、区位等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临港工业产业,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就是其中的代表。漳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省份福建省的最南端,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岛隔海相望。漳州海岸线全长715公里,沿着海岸线自上而下,拥有石码、招银、后石、东山、古雷、云霄和诏安七个港区,港口资源丰富,优势突出。近几年来,漳州市通过整合港口、对台、生态、区位等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临港工业产业,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正>从天空俯瞰,北海铁山港犹如一个喇叭,号角声声催人奋进。海岸上,一个个现代产业园逐渐成形,一条向海大道串起了太阳纸业、信义玻璃、北港新材料等多个重大项目,千亿级临港临海产业顺势崛起。因海而生,向海而兴。依托资源禀赋和港口优势,北海市持续吸引产业集聚,在铁山港重点发展临港工业,加速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相似文献   

6.
陈创福 《新东方》2009,(9):18-20
港湾经济是指依托港口资源、岸线资源、海洋资源、海上贸易和工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在港区、岸线地域内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它不仅包括运输、装卸、仓储等港口物流业,还包括造船、贸易、化工、钢铁等港口依存产业,同时还涉及到旅游、房地产、饮食、商业等现代服务业及海洋、渔业等各种产业。港湾经济涵盖临港产业、岸线产业和海洋产业等多种产业,是一种多产业结合的综合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金旭孟 《今日浙江》2014,(21):48-49
正作为华东地区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近年来,宁波市北仑区依托港口优势,加快发展临港产业,初步形成了石化、能源、钢铁、纸业、汽车、船舶等六大临港产业。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强势推动北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区域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难能可贵的是,北仑区在实现工业强区的同时,还保护好了绿水青山。一组数据是北仑区"增产不增污"的有力证明:从2007年至2013年,北仑地区生产总值从378亿元增长到686亿元,  相似文献   

8.
北仑提速     
港口兴则城市兴。依托港口发展临港产业,是国际上港口城市崛起的共同轨迹。近年来,在实施海洋经济强省过程中,宁波市北仑区坚持港区联动、港城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贾乐堂 《乡音》2023,(7):12-13
<正>河北是沿海港口大省。近年来,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港口功能布局不断优化,临港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逐步提升,区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也存在港产城融合发展顶层设计欠缺、港口与产业良性互动不充分、城市与港口发展不协调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是以临港产业为重点,加强渔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按照“需求定向,企业主导,行业参与,条块结合,政府帮助,政策支持”的原则,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力度,抓好全市经济大岛的渔农村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在金塘、六横、衢山、洋山、长涂培训基地基础上建点布面,培养一批船舶修造、港口物流、临港石化、海洋旅游等产业所需的一线技能人才,逐步建立起一支与舟山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布局相适应的技能人才队伍,为舟山海洋经济人才高地建设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艾勇  卢伟 《重庆行政》2011,(3):110-111
2009年12月18日,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四川首个以"临港"为命名的经济开发区。宜宾临港经济区是一个凸显经济功能的港口经济区域。港口经济是以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为核心,发展与港口密切相关的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2.
<正>省政协特邀人士界近期就推动港口、港产、港城"三港"联动建设、加快沿海开发,赴大丰市进行了专题视察。委员们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实地察看了大丰港规划展示馆、丰海新能源淡化海水发展有限公司、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等,并进行了座谈研讨。委员们认为,大丰立足自身优势,坚持"三港"联动,全市产业特色初步形成,港口规模不断扩大,临港产业迅速壮大,港城形象有效提升,区域共建深度推进。委员们同时看到,沿海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文明形态和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当前,宁波市北仑区正处于更高层次推进“港口与产业融合、产业与城市融合、城市与自然融合”的发展新阶段.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对立的观念.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北仑生态文明建设“升级版”。积极探索一条在,临港大工业集聚区和世界级港口主港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促共赢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浙江》2010,(7):23-23
舟山将充分发挥港口、岸线等海洋资源优势,不断探索海洋开发新机制,着力提高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建成现代化临港产业大基地:进一步加强海洋综合开发保护,探索建立海洋海岛统筹管理新方式。通过10年不懈地改革,争取到2020年海洋经济总产出达到4000亿元,港口吞吐能力达到4.5亿吨以上,人均GDP突破2.5万美元,基本建成国际性、现代化、生态型群岛城市和海洋综合开发示范区。  相似文献   

15.
叶建华 《政策瞭望》2007,(12):38-41
发展临港经济是繁荣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一些发达国家(地区)的实践证明:依托沿海优势、利用港口及港口城市的集聚辐射等功能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对于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0,(2):F0003-F0003
<正>吕四港是江苏沿海十分宝贵的港口资源,是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节点。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吕四港开发建设进入了新阶段。目前,吕四港口岸已获国家一类临时开放,吕四港航道已经通航,2个5万吨级的吕四港综合海运码头已建成运营,招引临港大型产业项  相似文献   

17.
阿蓝 《乡音》2012,(10):10
鲁平常委:我省港口群在规模和区位上虽占有一定优势,但尚未形成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港口群,存在着"港口超规划设计建设、股权分散无序竞争、建设国际标准的港口群要素性条件严重不足"等问题。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临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整合全省港口股权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日照市人大常委会去年以来精心谋划监督议题,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实现了新一届人大工作良好开局。——助力"蓝色日照"。通过组织代表视察、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参与包保大项目等形式,全力支持蓝色产业重点项目和港口、公路、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听取审议了蓝色经济区建设、交通运输工作、港航工作专项报告,督促政府及有关方面进一步强化海陆统筹、先行先试意识,从更高层面规划鲁南临港产业区建设布局,不断提升港口功能、优化  相似文献   

19.
区内视点     
《当代广西》2014,(9):6-7
正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努力建设西江流域港口枢纽城市4月16至1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来到贵港市就抢抓珠江-西江经济带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和西江经济带建设进行调研。彭清华强调,贵港要抢抓机遇,主动融入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加快融入粤港澳经济圈,做好做足"港口经济"和"沿江开放"的大文章,努力建设西江流域港口枢纽城市。要通过西江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特别是港口集疏运体系,依托黄金水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形成一批临港工业基地和大型商贸物流中心。刘宇/摄  相似文献   

20.
柳红 《政协天地》2008,(Z1):38-38
一、立足实际,建立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临港产业基地我省重化工业产业这几年正逐渐向沿海地区转移,港口地区新的生产力布局正在形成。大力发展临海重化工业,可以降低能源耗量大的钢铁工业、水泥、制铝、发电和矿业原料、汽车原料等的成本,促进造船、机械、建筑以及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冶炼、石油化学、合成纤维、塑料制品、化学肥料等工业的发展。要以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