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犯罪心理学中,累犯行为(recidivism,recidivistic behavior)是指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继续重复进行的犯罪行为。 对累犯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比较缺乏。一般而言,导致累犯行为的心理因素可以概括为下列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江东瑜 《南风窗》2011,(19):96-96
心理学进入中国公众的视野,不过是近10年的事,而且处境颇为尴尬。最常见的是,各种浅陋的性格测试挂着心理学的幌子,在年轻人中间流行,竟与星相、血型之流为伍。现在稍稍走向正轨,心理辅导、灾后的心理疏导渐渐起来了,但是这些还不够。心理学应该是一把犀利的手术刀,应用在社会病理学的解剖上。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狂躁焦虑已经成为社会风气,可是症状明显的心理因素却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青年学者、《南风窗》记者石勇的特长  相似文献   

3.
邱茜 《法制博览》2024,(11):145-147
本文旨在分析减少和避免交通安全执法中的对抗心理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抗心理,也称为逆反心理,是在执法活动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涉及执法主体、执法对象和执法环境的心理因素。本文通过综合心理学角度,结合基层交警执勤执法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加强作风建设和规范执法;尊重执法对象和使用文明用语;注重情理结合和冷静妥善应对。通过实施这些对策,可以降低交通安全执法中的对抗心理现象,创造更加和谐和安全的道路环境,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这些策略的综合应用对于提高执法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创建创新型国家以被提升为我国发展战略,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说是这一战略实现的唯一途径.但各国由于不同的文化差异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人才文化心理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阻碍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心理因素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5.
现代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在外国产生的学科。一百多年来,国外犯罪心理学研究者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出版了很多的论著。而后,这方面的研究继续进行,并且表现出若干新的特点。了解外国犯罪心理学的这些情况,会有益于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儿童证言收集与运用为中心的分析表明,心理学理论司法应用存在政策参考、专家意见和科学教育三种路径。政策参考路径侧重于将心理学理论转化为具体规则,分离了教育与应用两个阶段,虽然高效,但价值导向片面化,容易流于形式。专家意见路径着重发挥心理学理论在个案审查中的辅助作用,教育与应用得以统一。心理学专家意见难以通过最大个别化原则的检验,将之作为专门性证据的必要性并未得到充分论证。科学教育路径希望提升公安司法人员专业化水平以应对专门性知识匮乏的困境,但如何选择合适的教育对象、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尚需深入研究。为增强心理学的应用实效,需对三种路径进行整合,以人际互动提升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同时吸收心理学专家参与案件办理、开展实证研究,最终将成熟经验转化为取证规则。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20世纪中后期,心理学与国际政治相互融合产生了国际政治心理学这一独立的交叉性学科,政治心理学理论成为研究国际政治现象的路径之一。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心理学有了新发展,中国的国际政治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经验开始受到重视。由于中国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那么,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如何?如何评价中国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如何看待此研究的未来发展?本刊特约记者王海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尹继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理论、政治心理学和国际安全与中国外交,著有《政治心理学》《社会认知与联盟信任形成》《战略心理与国际政治》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加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于防控犯罪行为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具体分析了几起重大刑事案件的犯罪人,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社会化障碍、心理障碍等因素引发的犯罪行为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学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去年在接见中国法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说:“法学界要重视研究犯罪心理学。为了预防犯罪,需要掌握犯罪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中国法学会就此发出通知,要求我们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切实加强犯罪学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为了贯彻总书记的指示和法学会通知精神,促进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本刊决定加强对犯罪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报道,欢迎各位专家、读者踊跃来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开展学术讨论和争鸣。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形态在行为学及个体方面存在明显的共性特征,未成年人犯罪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共性,家庭、学校和非人际交往媒介等社会因素的对其有一定的影响,未成年人本身的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