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密切,它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地位重要,作用重大,是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宗教问题提出的根本要求。要把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作为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新境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为指针,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为动力,以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为目标,全面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根据国际格局的新变化和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我国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新阶段党的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执政理念相结合,就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和方针政策,为党和政府正确地处理宗教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宗教问题,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结合我国宗教工作实际,深刻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抓住宗教工作的核心问题,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相和谐。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坚定不移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解决中国的民族、宗教问题,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宗教关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和宗教理论.这些认识以及经验,必将对新世纪认识和处理我国民族、宗教问题提供借鉴,必将对新世纪再创我国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其中,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刻论述,为我们正确观察宗教问题、妥善处理宗教事务,提出了新的视角,具有重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启迪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宗教理论、宗教政策和宗教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显著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地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指引宗教工作,初步形成了管理宗教事务的中国特色,为当代世界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开辟了新途径、积累了新经验.这种特色既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伊斯兰教或佛教国家,对这种特色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予以总结、提炼和完善,不但有利于向世界展示我国妥善、科学处理宗教事务的良好形象,更有利于我们坚定对中国特色宗教理论、宗教制度和宗教事务管理方式的自觉与自信.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宗教关系的和谐.宗教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宗教关系的和谐,其实质就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今天,宗教的健康发展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即不只是宗教界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的媒体也有责任做好相关的工作.在意识形态领域,正的不去占领,邪的就会乘虚而入.从一定意义上讲,宗教的健康发展就是为了抵御邪教对人们思想的侵害.在宗教领域扶正驱邪,可谓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17,(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有关宗教工作的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这些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党对宗教工作重要性问题的新的认识;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发展了关于宗教存在的长期性问题的论断;明确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含义;总结和进一步重申了建国50多年来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9.
李爽 《传承》2009,(16):110-111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坚定不移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解决中国的民族、宗教问题,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宗教关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和宗教理论。这些认识以及经验,必将对新世纪认识和处理我国民族、宗教问题提供借鉴,必将对新世纪再创我国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指导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宗教工作的行动指针。法律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对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遵守是“相适应”的内涵,关于宗教的法制建设是“相适应”的重要保证,营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是引导“相适应”的具体措施之一。“法律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服务”是对宗教与法律理性关系的新阐释。  相似文献   

11.
德国著名思想家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和宗教观产生过巨大影响。马克思是赞成费尔巴哈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的观点的,但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上,而仅仅是把它作为继续前进的出发点。马克思指出,不能从人的“自我意识”和“人的本质”中去寻求对宗教的解释,而应当从宗教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现成的物质世界中,从社会上人们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求宗教的本质,这样才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宗教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教态平衡发生变化,信仰多元化趋势增强;信教群体面扩大,活动场所需求增加,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宗教思想理论建设加强,教职人员素质提升;宗教世俗化不断发展,宗教神秘主义亦在涌动;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认清和把握这些趋势,对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处理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历史经验主要体现在:科学判定当代中国的宗教状况和宗教工作形势,明确了宗教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支持宗教界开展对外友好交往,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相互尊重”,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通过对宗教意识形态的批判,阐述了宗教意识形态的派生性和依赖性,并将宗教批判引向政治社会批判。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正确处理宗教与国家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相似文献   

15.
鸦片论不是无明显褒贬之意的对宗教具有镇定精神功能的形象化比喻,而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宗教性质和社会功能的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与时俱进,其本质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新形势下我国宗教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关系,并不代表必然要否定或抛弃鸦片论;对鸦片论的态度,关键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不能用现在否定过去,而应在扬弃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宗教因素对恐怖主义的影响由来已久。近年来,宗教问题与恐怖主义经常纠缠在一起,构成对人类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文章通过研究宗教史上恐怖主义活动的基本情况,试图消除宗教恐怖主义,发挥宗教社会功能,为人类和平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上半叶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洪 《思想战线》2004,30(5):78-83
20世纪上半叶的20~40年代,是中国人类学边疆研究成果较多的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宗教成为当时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此时期,民族学家的田野考察论著,涉及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经书搜集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仪式研究、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研究、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康区藏族宗教研究、少数民族与道教关系研究。这些研究都是在对少数民族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和田野调查基础之上所作出的。  相似文献   

18.
《人权》2017,(2)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is a clear civil right enshrined in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an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religious community in China has created conditions and provided opportunities for the religious community to play a more active role in social affairs. The five major religions in China are participating in the building of 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for all mankind.  相似文献   

19.
宗教对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产生过影响。本文从基督教和犹太教等方面考察了他们诞生时的宗教性历史与现实背景,探讨了他们思想发展之初的宗教有神论阶段,说明了这一影响。最后,对恩格斯晚年关于宗教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论述进行了思考。作者认为,虽然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但它们是性质根本不同的两种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