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n March 6, 2009, Russian Foreign Minister Sergei Lavrov and U.S.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 pressed together the "reset button" in Geneva, signifying that both sides wanted to thaw their bilateral ties since it hit an all-time low over the Russia-Georgia conflict in August, 2008. Although there were some positive signs in improving US-Russian ties, bilateral relations are hard to revive in the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2.
While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already drew to a close in Russia on March 2, 2008, the elections in America have not kicked offfor real yet with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still vying with each other in the primaries. On the one hand, Vladimir Putin and the newly-elected Russian president respectively expressed the hope of improving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on the other hand, George W. Bush and major U.S.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also revealed the desire of further easing up relations with Russia. With the change of president in Russia and soon in the United State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focusing their attention on whether the stagnant bilater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could really take a turn for the better.  相似文献   

3.
4.
认知冲突与美俄地缘政治角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解体并没有使美俄从此握手言和,相反,两国在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后,在原苏东地区地缘政治安排上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并随着北约新一轮扩大和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几近激化.美俄地缘角逐与其相互认知冲突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通常将俄罗斯视为一个被打败的对手,要求其接受美对其国际地位的界定和内外政策的"指导",如有违反即被视为需要加以抵制的集权倾向或帝国企图.为了遏制由此可能带来的挑战,并推动俄罗斯向美期望的方向演变.美国不断削弱俄赖以对抗的资本.在俄罗斯看来,对西方的拥抱和战略上的妥协并没有换来预期的西方认同及其对俄安全空间的尊重,美反而在战略上向俄步步进逼.美俄在这种相互认知下的政策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美俄地缘政治角逐的具体进程.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亚太战略与中美关系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政府将亚太战略作为美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这是冷战后美全球大战略演进与亚太形势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完全针对中国,但在其实施过程中针对中国的一面却非常突出。尽管如此,过分强调美亚太战略对中国的挑战不仅会使当前的中美关系更加复杂,还将给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战略风险。中美在亚太实现和平共存,既是确保美亚太战略成功的关键,也是中美长期战略稳定关系的核心议题,并将对亚太乃至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9·11”以来,美俄在反恐、反扩散、能源安全等方面进行合作的同时,战略矛盾上升,相互猜疑增多,协调与合作明显减少,并开始重新审视和定位相互关系的战略内涵。在此背景下,2004年美国普雷格出版社(Praeger)联合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ISIS)共同推出该中心东欧研究项目主任贾努兹·布加斯基所著的《冷和平:俄罗斯的新帝国主义》①一书,论述了俄罗斯对外战略的发展以及美国因应之策的调整方向。首先,作者认为,普京政府对东欧国家采取实用主义政策,即吸引与胁迫政策以实现其六大战略目标:(1)扩大对周边前苏联势力范围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力,掌控…  相似文献   

7.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desire to push forward with strategic nuclear arms reductions during the President's second term requires the navigation of numerous shoals and reefs. U.S. and Russian negotiators will have to overcome both political and military obstacles to accomplish post-New START reductions in long-range nuclear weapons. For example, efforts to reduce offensive nuclear weapons are complicated by U.S. and NATO plans for missile defenses deployed in Europe and by exigencies in U.S. and Russian domestic politics. In addition, the military-technical aspects of cyber war and nuclear deterrence can no longer be treated, analytically or practically, as isolated compartments. This article considers several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ossible post-START offensive force reductions, advanced conventional weapons including missile defenses, and emerging cyber capabilities.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外政策与俄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特别是“9·11”以来,美国始终谋求巩固由它领导的单极秩序及其超级大国地位,导致许多国家对美作为“世界领袖”的民主性及其管理世界的方法产生了怀疑。目前,俄美之间对共同利益还缺乏一致性的评价,也没有准备好建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国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与威胁,以及两国活动中的全球性因素有不同理解。美对外政策使国际关系进一步复杂化,美国应将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和确定它在其中的作用尽快提上议事日程。新的国际秩序应该是世界大国重奏“协奏曲”,并使之成为改变当代世界和在各个领域维系平衡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Orbis》2016,60(4):575-591
This article contends that the Tsai administration will likely be positive for U.S.-Taiwan relations. While the partnership may well require more work than was expended over the last eight years, the yield may be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因素始终对中俄关系起着重要的推动和牵制作用 ,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美国因素对中俄关系的影响绝不是决定性的。不断巩固和发展中俄关系是两国地缘政治和长远战略利益的需要 ,而不仅仅是对抗美国压力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 ,美国的制裁是叙美关系演变中最主要的破坏性因素之一。 80年代 ,在制裁的阴影下 ,受美苏争夺、阿以冲突 ,特别是黎巴嫩问题的影响 ,叙美关系以冲突与对抗为突出特征。以第一次海湾战争为契机 ,叙美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并在重新启动后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平稳发展。但美国行政当局与国会的对叙策略不尽相同 ,美国对叙利亚的政策在合作与制裁之间摇摆 ,其核心因素之一是恐怖主义问题。“倒萨攻伊”战争以来 ,叙美关系急剧恶化 ,制裁因素再度“发酵”。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是美国对政府最有影响力又无明显党派倾向的思想库之一。80多年来,它一直致力于为美国政府提供政策理念和具体策略。秉着“眼光向外”的全球理念,集中体现美国东部财团利益的对外关系委员会在一战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都积极主张和影响美国  相似文献   

13.
美国前驻玻利维亚大使谈美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2月8日,美国前驻玻利维亚大使V·曼努埃尔·罗查先生在拉美所做了关于美拉关系的演讲。外交部、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新华社、社科院国际合作局和拉美所学者共40余人出席了报告会。作为资深的外交官和学者,罗查先生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对美国对拉美政策的演变、美拉关系的现状及其原因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将其主要观点摘编如下。(一)美国对拉美政策的演变:从“民主人权”到“华盛顿共识”再到“美洲自由贸易区”罗查指出,理解现阶段的美拉关系首先要回溯卡特总统时期美国对拉美的政策。1976年,美国总统竞选选出了一位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墨西哥移民近20年来增长迅速,以致于对美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与挑战。美国政府对墨西哥移民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纵容、欢迎逐渐变为近期的排斥、抵制,但由于对移民成因和动机的错误认识,导致移民政策屡遭失败。美墨移民有着历史、文化、地缘等方面的独特性,这就决定单单依靠强硬的边界政策是无法根本解决问题的。要想趋利避害,有效解决美墨移民问题,就要对美墨移民的独特性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更加可行的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后,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成为美尼关系发展的平台。2005年2月1日,尼泊尔国王以政府无力解决内政危机为由,解散了民选政府。美国随即以“民主倒退”为由宣布暂时中止对尼援助。但仅仅五个月后,美国又做出恢复对尼援助决定,并支持尼泊尔王国政府打击“毛派”(Maoists)武装。然而,尼泊尔国内和平与民主制短时期内难以恢复却成了美尼双边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美军事关系中的透明度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透明度问题是中美军事合作和交流中的一个长期问题,双方尤其对透明度的含义有着不同理解。尽管两国都从现实主义角度判断国际形势和制定国家安全政策,但因现实利益和各自历史背景不同,两国采取了迥异的政策。本文认为,中美双方应加强相互了解,并认可对方观点的合理性,以求减少分歧、奠定双方在合作中实现双赢的基础。发展军事交流与合作是解决双方透明度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两国更加透明的军事关系将有助于消除双方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7.
美俄关系自冷战结束以来经历了多年的起伏不定直至2007年坠入最低谷。左右美俄关系的深层因素,除双方在战略利益上“合作与竞争”的实力变化外,就是地缘政治意识和价值观方面不可调和的矛盾。今后的美俄关系不会陷入新的冷战,仍会是合作与对抗并存,对抗可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一个是位于地中海东岸的西亚蕞尔小国,另一个是位于北美洲的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以色列和美国这两个实力相差甚巨的国家却形成一种不是盟国胜似盟国的亲密关系.以援助为例,以色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享有美国援助款项最多的国家.在外交和安全领域,美国更是承担着保护以色列的生存与安全的责任,在中东事务中常常实行偏袒以色列的双重标准.美以这种极为特殊的关系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不少人撰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近期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东室主任李伟建研究员主编的<以色列与美国关系研究>(时事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一书,是国内首部全面系统地研究美以特殊关系的著作,堪称对两国关系研究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19.
范鸿达 《西亚非洲》2006,5(3):42-46
在巴列维国王统治时期,美伊政府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从罗斯福到卡特等美国历届政府都对伊朗给予了特别关注。在这一时期的美伊关系发展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双方接近的原始动力;冷战则是铸造美伊亲密关系的基本纽带。不过由于美伊战略目标的巨大差异和对对方需求的明显不同,美伊对双边关系的认识并不相同。特别是随着冷战烈度的降低和巴列维地区霸权欲望的膨胀,两国高层间的分歧也逐步增多。此外,伊朗民众也不像政府那样认同美国,这直接反映在伊斯兰革命及其后伊朗强烈的反美倾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