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既要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又要将各种不和谐因素消除。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旨在将"宽松"政策和"严打"政策相结合,既注重"宽",又强调"严",更要求"宽"、"严"相济,"宽"与"严"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追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通过对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历史发展作出回顾,然后从"宽"、"严"和"济"这三个关键词进行语义学上的分析,从而揭示出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基本涵义,再对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宽严标准进行阐述,最后指出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建立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逐渐深入,作为国家基本政策之一的刑事政策,理应遵循“和谐”目标的要求进行相应地调整。“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存在着天然的契合,其逻辑内涵为:犯罪网结构应追求“严疏有致”,刑罚量设置力求“轻重适当”。唯有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刑事保障。  相似文献   

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当下的基本刑事政策,其多维度的指向隐含了多元价值。在和谐社会语境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价值定位应为宽严并用、宽优于严,而促进社会和谐就成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我国在维护社会治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的基本内容包括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互补,宽严有度;审时度势,以宽为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赋予了严打政策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立足于治安形势和犯罪态势的发展变化,准确界定严打政策的定位,准确把握严打政策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适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宽严相济包括了三层含义:该严则严,当宽则宽,严格遵守刑法的规定;严中有宽,宽中有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合理区分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宽严并用,宽严有度,保持刑罚适用的均衡性.应当从刑法的明文规定、罪种、情节以及犯罪后表现等四个方面来区分该宽还是当严,在严格依法的前提下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做到公正执法,并且在疑案的处理上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提出的刑事司法政策,在贯彻过程中应当注重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相适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击和控制犯罪.为此,我们应当结合人格刑法理论,在定罪、量刑与行刑时,充分考虑行为人的人格,抛弃传统的刑罚万能观念,该宽则宽,该严要严,二者结合,充分发挥刑事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就是该严就严,该轻就轻,宽严要相结合的处理态度。宽严相济是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需要而提出的。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要把握好"宽"和"严"两个方面,将有限的司法资源从轻微犯罪中抽身出来,集中投入到严重犯罪的预防和控制中去。  相似文献   

8.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我国在维护社会治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的基本内容包括: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互补,宽严有度;审时度势,以宽为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赋予了严打政策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立足于治安形势和犯罪态势的发展变化,准确界定严打政策的定位,准确把握严打政策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由于与和谐社会有内在的价值一致性而成为当前主要的刑事政策,该政策包含了"宽"、"严"、"济"三个有机结合的方面.依照该政策的要求,当前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还有不足之处,因此该刑事政策的顺利执行还有待于这些方面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宽"与"严"两方面的关系.在依法严厉打击严重犯罪的同时,对轻微犯罪依法从宽处理,尽可能减少社会对抗,最大限度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我国以往的刑事司法活动一味地强调对犯罪人进行严厉打击,而忽视甚至无视对犯罪人的权利保护.因此,贯彻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当前形势下理应侧重于"宽",重视对犯罪人的权利保护.目前,我国刑事司法领域还存在诸多不利于犯罪人权利保护的因素,表现在思想观念、立法以及司法实践等层面.解决上述问题只能从完善和落实具体的刑事司法制度入手,如在审查起诉阶段建立缓起诉制度;在审判阶段确立刑事和解制度,注重缓刑的适用;在刑罚执行阶段实行社区矫正,改进监狱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