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蹈创 蹄踏地时被地面的尖锐物体如玻璃片、铁钉等刺伤蹄底或蹄叉沟为蹈创。发病后须脱去蹄铁,清理创口,拔除异物,以2%高锰酸钾水或2%苦列阿林水洗净创伤,涂碘酒消毒,撒布磺胺粉等,如创口小深不易清理或已污染化脓,可适当开大创口,排脓清除坏死织组后撒布磺胺粉,缠蹄绷带,注射青霉素等消炎,并注射精破抗预防破伤风,系干洁厩舍休养,每4~5日检查换药一次,创伤治愈后,蹄能踏地负重,跛行症状消失、锉修蹄形装藁底或革底蹄铁,即可轻役。 (九)创伤性蹄软骨炎 蹄软骨外侧有损伤时,要严格消毒,探诊创伤深浅,一般外伤  相似文献   

2.
马骡钉伤是在装蹄铁时由于钉入的蹄钉刺伤或压迫蹄底真皮或蹄壁真皮所造成的一种损伤。由于蹄负重量大、活动多且强烈,受损伤后又不得静养,易受感染,并在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都有一定困难。笔者采用蹄部手术处置后装钉铁板蹄铁的方法,对25例化脓性钉伤的马骡进行了治疗,均获痊愈。(一)铁板蹄铁的制作 根据患畜蹄形大小,选对号的普通蹄铁,再剪1个与蹄铁形状一致的薄铁片(厚0.5mm),并在铁片后缘留3~5cm长的余尾,在蹄铁两支的第2钉孔用蹄钉将铁片固定在蹄铁的接蹄面,最后在蹄铁的其余钉孔对应处将铁片穿孔即成。  相似文献   

3.
治疗某些四肢疾病,配合正确的装蹄和削蹄可提高疗效;有些四肢病药物治疗无效时,应用合理的装蹄、削蹄,能使患畜继续保持役用或繁殖能力。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对一些顽固四肢病采用装、削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7种四肢病的装、削蹄方法介绍于后。(一)掌骨瘤 是掌骨间韧带或肌腱附着部在外力的持续作用和过度牵张下,骨膜发生慢性炎症,继而形成外生骨赘。1.病因:肌、腱、筋膜及韧带过度牵张,使其附着部的骨膜发生炎症;肢势不正,如广踏、外向等;装蹄不当,如蹄内侧削切过多,内蹄踵过低等,均可致发本病。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某工厂化养猪场的迪卡白种公猪40头进行了肢蹄病的观察、诊治和预防,结果:①在40头种公猪中发现32头患有不同程度的肢蹄病变(占80%)。在32头患猪中严重和有跛行的9头(占28.13%),前肢肢蹄病17头(占53.13%),后肢肢蹄病29头(占90.63%);②所检出的肢蹄病按其发生部位和病变不同,共有26种之多。其中在蹄趾(指)部位的病变有蹄壁磨损、蹄踵腐损、蹄踵青肿、趾(指)间腐烂、趾(指)间增殖、蹄裂、假性蹄裂、趾(指)底腐损、蹄冠脓肿、白线病变等20种,在肢体关节部位的病变有腕关节皮肤磨损、感染化脓、跗关节皮肤磨损、化脓与关节炎等6种;③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猪栏环境与地面的质地不良直接引起患部的磨损。继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坏死梭状杆菌和化脓棒状杆菌;④在防治方面采取以蜂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赛马装蹄     
赛马是一项民间的体育运动,我国牧区每年举行这种活动。近年来,赛马列为体育运动的正式比赛项目,我国各地饲养赛马日益增多。赛马装蹄良好,可保护肢蹄,提高马的驰骋速度和跳越能力;装蹄不当,会影响竞赛速度,甚至造成人、马伤亡。(一)赛马装蹄的特殊要求 赛马须在参赛前3~5日装钉蹄铁,临时装钉,马对新装的蹄尚不适应,会发生不良影响。装钉蹄铁必须与参赛种类相适应,如跑马蹄铁必须坚固;跳越马装蹄铁不留剩缘和剩尾。赛马蹄铁须轻便,制造要精细,不易变形和损坏。  相似文献   

6.
牛蹄病(腐蹄病、蹄冠炎、蹄部创伤感染)在我场每年发病率达15~20%,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在患肢系部皮下注射,取得显著效果,治愈率100% 症状 患肢系部有热红肿痛的炎症反应,表现跛行。严重者患部化脓,并有体温升高、奶量下降、食欲减少等症状。 治疗方法 固定患肢,对轻症清除污物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溶液冲洗,再用5%碘酒将患部及系部充分消毒,涂布鱼石脂,然后将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单位用5毫升注射液稀释,注入患肢系部皮下1~2次;对重  相似文献   

7.
笔者用血竭桐油膏治疗家畜蹄病(如腐蹄病、漏蹄病、蹄部创伤性感染等)50例,全部治愈。方剂组成及制法血竭30g,桐油120ml,桐油煮沸,稍候温后加入血竭溶解调匀即为血竭桐油膏。治疗方法将家畜保定后,首先用清水洗净患部,然后用3%石炭酸冲洗,清除坏死组织,再用石炭酸溶液反复冲洗,擦干,用桐油膏趁热涂敷,或按溃疡面、空洞的大小灌满血竭桐油膏,外用纱布绷带包扎。7天内不下水、不放牧,加强护理,保护患肢清洁。  相似文献   

8.
滚蹄病多发于骡及驴的后蹄。我们运用针刺屈腱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二柱栏站立保定。将患肢拉向后方进行固定。也可采用患肢在上的横卧保定方法。先将蹄进行修整,然后装钉舌状蹄铁。术部在跖部中1/3屈腱外侧方。剪毛消毒。用2~3%普鲁卡因液30~40毫升行胫腓神经传导麻醉。用0.5~1%普鲁卡因液20~30毫升行局部浸润麻醉。  相似文献   

9.
蹄叉腐烂是蹄真皮慢性化脓性炎症,并伴发蹄叉角质的腐败分解。临床上出现机能障碍,以支跛为主要特征。多发生于马属动物。从1981年以来我们用煤酚皂溶液治疗本病17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一)治疗 站立保定。清除患部异物,用双氧水或0.5%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干净,并用棉花擦干,然后滴入煤酚皂原液2~5毫升,使药液浸透蹄叉中沟或侧沟,最后用棉花填实,不需要做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来,胶粘剂的研究、发展和利用,进展很快。用途广泛,可用于粘接钢铁、木制品、衣料、皮鞋等等。联系到骡、马的装蹄,成都军区医学研究所的同志们,设想将马掌用橡胶制作,即可用胶粘剂粘贴于蹄负面,能以代替蹄铁,就像人穿上一双胶底鞋一样。并且节省了钢铁,免除了锻造,也不必再用蹄钉钉掌。就在这种设想的基础上,经过三年的试验,研究出一种硬度为78℃的橡胶马掌。又利用四川长寿化工厂出产的胶粘剂和固化剂,随使千百年来给骡、马装钉蹄铁的老传统,从根本上改观。提出胶粘橡胶马掌的新工艺。 (一)橡胶马掌 胶粘橡胶马掌(简称胶粘装蹄)是一项新工艺。目前已有三个型号的马掌和三个型号的骡掌,按其型设计的钢模具,依新的配方制造出橡胶马掌。新式的橡胶马掌,形同连尾蹄铁,接地面有刻  相似文献   

11.
经过反复实践,摸索出了用热油治疗马骡裂蹄的方法,有较好的效果。近4年来,共治疗裂蹄病马164例,治愈率达97.6%,保障了军马的健壮,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发病情况:裂蹄是军马的一种常见病,乘、挽、驮马(骡)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据我们观察:春季多发;前蹄多于后蹄;马多于骡;老龄多于年轻马;内侧多于外侧。发病率约占总马数10%左右。当马匹患严重裂蹄时,裂口出血,破行,失去使役能力。  相似文献   

12.
军马削蹄工作历来是用蹄铲进行的,不仅费力、不安全,而且需要蹄凳配合,携带不方便,不适合战备。为此,我们开始研制电动削蹄机,并于1975年9月制成了74型电动削蹄机。经过二年多的削蹄实践,证明本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掌握、安全、便于维修、切迹比较光滑平整、对马匹不需特殊保定、不需携带蹄凳等附属工具,大大地减轻体力劳动等优点。因而很受广大装蹄人员欢迎。  相似文献   

13.
(一)交突马骡运步时左右两肢在交替前进的过程中,前进肢以蹄尖壁或蹄侧壁或蹄铁碰撞对侧支柱肢的蹄冠、蹄壁或球节等部位者称为交突,又叫碰蹄。有一侧肢蹄碰撞对侧肢,亦有两侧肢蹄互相碰撞者,由此而常发生损伤(称交突伤),并引起跛行。1.原因:肢势不正,如外向、广踏、外弧、严重的狭踏、内弧等肢势,运步时肢蹄划外弧或内  相似文献   

14.
笔者先后收治新生驹滚蹄6例,采用夹板固定法全部予以矫正,效果可靠,追踪调查未见复发。症状 滚蹄幼驹驻立时患肢提举,不愿着地;运步呈明显跨行,患肢以蹄前壁着地或拖于地面。往往四肢中仅一肢滚蹄,另三肢正常;或者两前(后)肢呈滚蹄,其中一肢明显。方法 制备3×25cm的竹板4枚,绷带包好备用。将患肢系凹及球节上方用敷料填平,均匀缠以绷带数层,务使上下平整。强行使患肢下部伸展或正常状态,即以来板固定患部,前后左右各1  相似文献   

15.
马骡体型或肢势不正、削蹄装铁失宜,则运步异常,最常见者有高步、低步、捻转步、蹉跌、追突及交突等。轻者影响运动,重者不能使役,故必须施合理的削蹄与装铁加以矫正。现将异常步的矫正法予以介绍,以供临床应用参考。 (一)高步 指马、骡在运动中,蹄抬举比正常步高的异常步。因之蹄下踏时震荡较剧,易招致肢下部关节挫伤,蹄钉松动和落铁。  相似文献   

16.
滚蹄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驴、骡多发,马次之。此病轻者影响使役,降低劳动生产能力,重者造成残废而至淘汰。 过去,对此病一般都采用修蹄,装置特殊蹄铁来缓解症状,勉强使役。多年来,我县南里公社兽医站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治疗滚蹄的有效方法——火针酒醋疗法。用此法对34例滚蹄患畜进行验证治疗,痊愈31例,显效3例,治愈率达91%以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82年开始,四年来以高锰酸钾和碘片单独或合并使用治疗乳牛腐蹄病46头,治愈39头,一次治愈率达86.5%,效果良好。 诊断方法 把患牛保定在二柱栏或专用修蹄架中,固定病肢,先用消毒液将病蹄部洗涤干净,再用蹄刀削铲蹄底,使深部的病灶充分暴露,寻找病位,判定病性。对蹄踵部可用手术刀切开脓肿,切口大小要适中,不宜过大,或用创部探针向里探查,可见黑臭液体和脓汁流出。 用药情况 经铲削牛蹄底部彻底暴露山腐烂、化脓创后,用0.5~2.0克高锰酸钾充填或撒布其内。当病  相似文献   

18.
患马,8岁,役用。因左前肢滚蹄经药物治疗及装“板掌”矫正无效,半年前右前肢亦发病而‘散养”、待毙。 现症检查 体温、脉搏、呼吸无异常。营养中下,腹部及四肢外侧污秽不洁、呈黑褐色;水草迟细、肚腹卷缩,二便量少,粪便呈球状、坚实、细腻,站立时左前肢蹄前壁触地,右前肢蹄尖着地;运步艰难拐行。因失修,两前蹄呈筒状、蹄底前后平直。触诊两前肢,指深屈腱均增粗、硬固,其他未认异常。诊断为指深屈腱短缩,行切割指深屈腱治疗。  相似文献   

19.
裂蹄是马骡常见的蹄病,在东北地区,发病率较高。据我所1974~1975年对2283匹军马调查,裂蹄发病率达17.39%,约占蹄病总数的23.53%,但其发病原因不明。近年来,随着微量和超微量分析技术的发展,家畜体内常量和微量元素分布及其对动物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研究日益深化。温代如(1985)曾对北京黑白花乳牛变形蹄角质中氨基酸和一些常量、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但马骡蹄角质,尤其是裂蹄与体内各微量元素的关系如何,尚未见  相似文献   

20.
裂蹄是军马常发的一种蹄病。严重的裂蹄马不能使役,甚至造成早期退役,对部队战斗力有一定影响。目前,部队治疗裂蹄的方法一般应用双树脂胶等胶粘法,虽然疗效较好,但仍存在着固化时间较长和支架布不牢的缺点。为此,我们开展了胶粘剂的研究。经反复试验和临床观察,从中筛迭出W-005胶粘剂。其优点是固化时间只需2小时,治疗24小时后即可使役。经对68个裂蹄的粘治试验,有效的54个,成功率为7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