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希平  易谨 《青年探索》2016,(1):108-112
芬兰建立完善的儿童福利制度与其建立高福利国家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期间的儿童保护的制度化,经70年代的快速发展,于80年代建立普惠、社会民主型的儿童福利体系,90年代签署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后,芬兰逐渐发展起了完善的独立于家庭政策、教育政策和卫生政策的儿童政策,建立起了可操作的、尊重儿童意见、高度合作的儿童福利工作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2.
把握儿童成长规律,培养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未来人才,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试图从现实教育的角度剖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儿童权利保护对国家、民族以及和儿童品德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儿童权利保护的途迳。  相似文献   

3.
赵玉梅 《前沿》2011,(8):133-136
儿童被视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儿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儿童的权利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在我国,儿童权利的保护长期处在学术关注的边缘,儿童的权利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和一般人的权利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完善相应的立法来更好地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本文立足于婚姻家庭法,从研究我国儿童权利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国内外儿童保护现状及不足,提出完善我国儿童权利法律保护的立法建议。添加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建立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制度,完善司法程序,完善监护和抚养制度,制定完善的亲权制度。以保证能及时和全面地保护儿童权利。  相似文献   

4.
儿童权利理论研究领域中的新篇大作———吴鹏飞先生的《儿童权利一般理论研究》,最近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明确了儿童权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拓展和深化了儿童权利研究的范围,有力地回应了我国儿童权利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困境。著作以儿童为本位,从宪法学人权理论入手,站在权利哲学的高度,基于全球视野,对儿童权利理论进行的基础性研究的新理念、多视角、落脚点等值得理论与实务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权利发展与伦理变迁息息相关.西方权利发展的历程--从等级权利观到平等权利观、从神学权利观到世俗权利观、从自然权利观到实在权利观、从集体权利至上到个人权利本位,无一不烙有伦理变迁的印记.西方权利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伦理变迁的历史.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伦理观,就有什么样的权利观.权利现象的不同历史类型,实际上也是伦理观的不同历史类型.  相似文献   

6.
张杨 《人民论坛》2010,(11):172-173
主张儿童应该享有权利的学者往往诉诸人权理论来证成儿童的权利,这种证成固然有其重要的意义,但是过于简单和粗糙,是不能够令人满意的,我们需要寻找到更为精细的理论来证成儿童权利的正当性,并认真对待儿童权利。  相似文献   

7.
杨燮蛟 《人权》2013,(6):30-34
依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权利保障的原则包括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原则、最大利益原则和多重保障原则。从目前中国社会对儿童权利保障的状况来看,儿童权利保障原则已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未能很好地贯彻儿童权利保障原则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孙悦含  边霞 《理论月刊》2023,(5):154-160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成人创设具有同质化特点的理想儿童身体模板,并以此为标准生产和形塑现实生活中具体又多样的儿童。理想儿童身体产生于抽象化的身体评价、符号化的身体消费和同质化的身体展演,其产生引发了儿童自我客体化现象,使儿童经历从存在主体到认识客体、从充满个性到齐整如一、从游戏伙伴到竞争对手的转变。为此,亟须走出儿童自我客体化困境,即引入价值理性思维,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儿童,打破消费主义束缚,尊重儿童的内在体验与需求,提供健康的媒介环境,保障儿童身体审美多元性。  相似文献   

9.
亲子关系,尤其是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作为家庭法的核心,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儿童权利公约》颁布后,国际正式承认儿童的法律主体性地位。儿童是自己权利的拥有者和行使者,而非仅仅只是法律保护的对象。父母作为儿童的法定监护人,对儿童从具有家父权威转变为承担父母责任。亲子关系中的儿童与父母以及第三人的权利和义务存在冲突,平衡这些冲突应承认并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地位,以儿童最佳利益作为首要考虑,对儿童的意见给予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纯光 《中国民政》2014,(6):11-17
<正>"对儿童,我们不能说明天,她的名字叫今天。"——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智利诗人米斯特拉尔关于什么是儿童福利,195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曾下过一个定义,认为"凡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与正常生活为目的的各种努力、事业及制度等均称其为儿童福利。"这是一个从内容到对象都十分宽泛的概念。它以全体儿童为对象,以保障儿童基本需要、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包含政策、行动、制度等各种要素,涉及儿童生存发展各个方面。由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也由于社会发展阶段和儿童理念的差异,对儿童福利的定义也不尽相同。除广义的儿童福利  相似文献   

11.
马小娟 《人民公安》2013,(14):20-23
王雪梅,中国社会科学院《环球法律评论》副编审,主要研究领域:刑法学、未成年人法学。出版专著《儿童权利论》,发表《儿童权利保护的最大利益原则研究》《社会公众参与反腐败: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再论少年观护制度之建构——兼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附条件不起诉的规定》等论文。  相似文献   

12.
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5&#183;31”讲话精神,以昂扬的精神状态迎接党的十六大的形势下,我们在这里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妇联儿童工作会议,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妇联儿童工作,分析当前儿童成长和儿童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新世纪初期妇联儿童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对于促进我国儿童的健康成长,推动妇联儿童工作实现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02,(1):20-22
新时期要创新儿童工作,必须转变观念,将儿童参与的新理念融入到工作中,发挥儿童参与的主体意识,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开拓儿童工作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当代各国都确立了儿童具有普遍、独立、平等的民事法律地位,这一地位并非从来就有,而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进.儿童法律地位的发展经历了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在逻辑历程上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从依附到独立,从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的历程.儿童是否具有完全自治权,儿童是否是普遍人权的主体在学界还有争论.  相似文献   

15.
, 《中国减灾》2012,(11):64-64
依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有权利参与到所有影响其生活的一切事项中。在灾害面前,儿童和青少年并不只是消极的受害者,他们一样有自己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向国人大力宣传近代西方的自由权利学说,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然而,在他的权利思想体系中,实际上共存着两种几乎对立的理论:一是天赋人权理论,他以此为依据强调自由权利的不可让渡和神圣不可侵犯;二是建立在社会达尔文主义基础上的强权理论,他将强权等同于自由权。这导致其理论体系内部充满深刻的矛盾,也使其权利观走进了一个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17.
<正>近两年,国内频发儿童遭受虐待、暴力伤害和性侵害事件,特别是河南兰考县一收养孤儿和弃婴的私人场所发生火灾,造成7名儿童死亡,北京大兴区因为停车纠纷摔死女童,南京一对父母由于吸毒不履行监护责任导致两个女童饿死,山西男童因家族矛盾被挖眼以及多起儿童遭受性侵害案件等,致使儿童权益受到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这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观念对儿童权利的蔑视,暴露出儿童保护制度和体系的缺失,引发了我们对儿童权利和儿童保护工作的反思,增  相似文献   

18.
儿童是家庭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同时,儿童又是弱势群体,容易受到侵害。今天,即便是一些发达国家依然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保护儿童权益,是各国政府需要直面的共同挑战。1989年,联合国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全面阐释了儿童权利及其保护原则。《公约》所确立的核心权利有四:生存权利、受保护权利、发展权利(主要是教育权)以及参与权利,其核心精神和理念就是倡导各国举全社会之力,确保儿童权利平等、全面、优先、最大化地实  相似文献   

19.
<正>战乱、饥荒、贫穷、灾害……全球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给儿童的生存和成长带来挑战甚至伤害。在自然灾害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约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儿童青少年仍然是灾害面前最脆弱的人群之一。依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有权利参与到影响其生活的一切事项中。在灾害面前,儿童并不只是消极的受害者,他们一样有自己的能动性,一样可以对防灾减灾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样的贡献,可以是发表观点和意见,可以是介入决策和决定过程,也可以是采取实际的行动。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高速发展变化的当今社会,城市和农村的儿童在防灾减灾问题上都面临巨大的挑战。我国政府在维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指出,"中小学校、幼儿园和社区普遍开展灾害避险以及游泳、娱乐、交通、消防安全和产品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儿童家长和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口流动呈快速上升之势,流动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不足200万,发展到2008年的超过2亿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数量也急剧增多。随父母流动的儿童达到2700多万,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在农村由亲戚照顾或无人照顾的留守儿童达到55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