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条新闻能不能打动读者、吸引读者去看,标题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题好一半文”。一个好标题,常常会使一篇新闻添辉增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标题是新闻事实的提炼和概括,当若干信息集于报端时,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自然是标题,是给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而读者对新闻乃至报纸的选择又往往是从标题开始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做过的一次读者调查表明在被阅读的新闻里,有94%的内容是读者先读标题后看新闻的,而读者通过阅读标题对新闻的吸收率为34%,淘汰率为66%。由此可见,标题直接决定了读者的阅读取舍,标题制作对于检验编辑水准、引领读者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以为,一则成功的标题,既在于对新闻内容的深刻揭示,更在于编辑对新闻价值的恰当把握,并将自己对新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书看皮,文看题。一个亮眼的标题,能在最短时间内吸引读者,报界所谓"五秒效应"即是。通过大学四年新闻专业的学习和在《邢台日报》近几年的新闻采编实践经验,笔者发现,新闻事实的深刻内涵能否与众不同地表现出来,新闻事件感人的魂能否活灵活现地勾勒出  相似文献   

4.
新闻标题就像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主题最简明、最生动、最有诱导力的体现,是最先吸引读者并引导阅读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有两千多种,每天登载的新闻浩若烟海,即使再好的新闻,要想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也少不了要借助标题的魅力。本文试就新闻标题问题作一探讨。一、标题效应的构成因素我们把新闻标题比作新闻的眼睛,一点也不为过。也许读报者有这样的体会:拿到一张报纸,总是先浏题目,遇到吸引人的标题,才会激起阅读的兴趣。这时,标题实际上发挥了吸引的功能。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如果意犹未尽,就会下意识地寻找…  相似文献   

5.
新闻圈点     
监督平台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基本内容的高度概括,具有吸引读者,帮助和方便读者阅读新闻、理解新闻的重要作用,因而常被我们称作“报纸的眼睛”。然而在我们的报纸上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表达不够准确的标题,使好端端的新闻长了一双“歪眼”。一、语法、逻辑出现错误,导致产生误解、歧义。如某报曾刊发过一篇题为《低收入群体将加大扶持力度》的新闻。从标题来看,“低收入群体”是扶持的主体,将要去扶持他人。而文中导语却说:“财政部部长项怀诚日前表示,国家财政将继续加大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低收入群体的生…  相似文献   

6.
过度包装     
<正>早些年,赵丽蓉老师有个小品叫《如此包装》,讽刺的是一些行业里名不副实的现象,比如180元一杯的"宫廷玉液酒",其实就是二锅头兑白开水。网络社交时代,这种过度包装的现象更加普遍。前段时间有个挺火的新闻,标题是《心塞!医生抢救时剪坏患者衣物,遭索赔千元》,现在不看新闻看标题的人也多,网友发问:以后医生应该事先问一下患者家属,保人还是保衣服?然而点进去细看,患者家属并没有质疑  相似文献   

7.
1929年8月30日,日本人控制的《满洲日报》以头版头条的醒目标题,刊登了一条新闻《共党地下首领张贯一在抚顺落网》。接着,沈阳有影响的几家报纸如《盛京时报》和《奉天新闻》等也同时转发了这条政治新闻,一时间“张贯一案”引起了东北各省民众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有幸参加了这期兵团工运系统新闻骨干培训班学习,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效果很好,"电"充得很足,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新闻贵在"新",只有"新"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新闻,只有推陈出新,才是好新闻,才有抓人眼球的新闻价值。但要想写好新闻,除了新闻的5个要素,3个度(深度、广度、长度),2个知(公众未知,公众想知)外,还要注重新闻的结构组成。一是标题要吸引人。标题就像人的眼睛,一双会说话的动人眼睛,让读者看了标题就有一种迫不及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活的节奏比较快。新闻也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进入了"读题时代"———许多读者在阅读报纸时只是浏览一下标题。碰到"抓人"的标题,也就是对读者有吸引力的标题,读者会不由自主地阅读全文,即是当时没有时间阅读,读者也会牢记这条标题而对新闻有所了解。这就是说,进入"读题时代"要实现新闻报道的有效传播,新闻采编人员必须下一番功夫制作出"抓人"的标题,  相似文献   

10.
《党员干部之友》2008年第10期“画中有话”栏目里登有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的一幅照片,照片中可爱的鲍里斯先生目视前方、奋力蹬着自行车去赶班,照片旁边配之以“做人一定要像人,做官不可像官”的标题。笔者看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1.
美丽富饶的大草原,是北方的特色,是内蒙古的像征。有多少人情系草原,向往草原。那么,今年大草原情况如何﹖那里的草长得怎样﹖草原上人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这些,都是许多读者想知道的事情。一向理解读者心情的《北方新报》,向人们回答了这一问题:“内蒙古大草原今年碧草连天罕见美景醉游人”。这是该报6月30日头版头条新闻的通栏大标题,还配发了蓝天、绿草、碧水为画面的题为《绿草如茵》的图片。这条新闻,为在沉闷压抑的心情中生活了几个月的读者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读后给人欣喜,给人鼓舞。消息不是坐在家里“编”出来…  相似文献   

12.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这是共识。在厚报时代,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读者往往是瞄一眼标题来决定是否继续阅读。党报标题除了导向正确、内容准确外,也要有牢牢拴住读者目光使其不再挪开的强大  相似文献   

13.
把报纸的标题制作好,最重要的是什么?先来分析一篇同题新闻,看看各报标题的得失。前不久,“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分出,各自挂牌。这一消息在北京宣布,新华社及首都各报都做了报道。其实,早在一年前,省、市、县一级的“电信”、“移动”就已逐步分家,各地方新闻单位也都发了消息,并被炒得沸沸扬扬。这次,中央宣布“电信”、“移动”正式挂牌,它的新闻价值在于告诉读者:分家工作彻底完成了。仅此而已。《经济参考报》的标题是: 电信重组昨见分晓(主)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获准挂牌(副) 《工人日报》的标题是: 电信分家尘埃落定(主)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讯公司成立(副) 这两个标题中,“分晓”和“落定”言之过早。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看报、看报,看《解放日报》;看张、杨将军发表对时局的宣言;看蒋委员长……。这是1936年12月13日(西安事变第二天)从古都西安大街小巷传出的卖报声,西安事变后的第一张报纸——《解放日报》诞生了。《解放日报》的主编是丛德滋,辽宁凤城人,1933年从东北大学毕业后即效力于东北军中,曾因抨击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和宣传“反对内战,枪口对外”的抗日主张,被反动当局逮捕。后经张学良将军明令释放,方恢复自由,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5.
题好一半文。在吸引读者方面,标题起到60%的作用。标题位于文首,如网之纲领,刀之锋刃,是报刊的橱窗,新闻的灵魂,是通篇文章的缩影与代表。将死的文字表现出活的气氛,提高报刊的看点,标题具有极其重  相似文献   

16.
消息标题的文化品位,就是从文化视角透视消息标题所达到的水平。不同的记者在写同一题材的消息时,往往在文化品位上有高下之别、文野雅俗之分。由于文化品位不同,消息的审美价值、信息含量也就大相径庭。然而,眼下似乎是受“新闻无学问”的谬误影响,有人错误地认为“消息标题无品位”,“消息没必要像文艺作品的标题那样讲究文化品位”,在这种糊涂认识的指导下,一些白开水般淡然无味的标题也就应运而生。如会议报道,无论大会、小会、长会、短会,一律采用《××××会议在××××隆重开幕》,工作成绩报道,动不动就是《××××××工作成效显…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2月19日《内蒙古日报·社会周刊》在第五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一篇题目为《究竟是谁在保护落后》的文章。,使人感保护落后》的文章。一看标题,“保护落后”四个字很有冲击力,使人感到被猛推一下,顿然产生此文非看不可的阅读欲望。而细读文章,就不能不为“一批国家明令取缔的重污染企业开始由‘城市’走向乡村”的严峻的现实担忧、揪心!“一碰就响”的新闻必然取得“爆炸性”效果。此文成功之处在于用事实说话。记者到发生新闻事实的现场采访,亲自嗅到了“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臭味”,看到了“多处灰蒙蒙的粉尘漫天飞扬的场…  相似文献   

18.
点击短新闻     
让受众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新信息,既是读者对新闻媒体的要求,也是各媒体增强可读性、获得更多读者欢迎所必须的。为此,各报在增设短新闻栏目,打造短新闻精品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内蒙古日报》(汉文版)一版有“短讯集锦”;三版时事版有“今日要闻”、“集装箱”、“体坛快递”;经济周刊2002年10月28日五版的“信息检索”有13条短新闻,七版“多棱镜”有18条,八版的“八面来风”有信息20条之多;社会周刊有“法苑快递”,农牧天地版有“农村信息”;科教文周刊的“了望塔”、“送你一把金钥匙”等,都是比较好的短新闻专栏。《北方…  相似文献   

19.
《红岩春秋》2016,(4):59
正1974年,毛泽东得了白内障,医生和秘书都希望他减少看书、看报、看文件。但是毛泽东非常喜欢阅读,医生让他少看文件都可以接受,让他不看报纸不看书,他就不同意。为了转移毛泽东的注意力,身边的工作人员知道他喜欢看电影,于是就建议他多看一些电影,少看书报。毛泽东喜欢看的电影有几类:一是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二是传记类影片,《林肯传》《拿破仑传》他就特别喜  相似文献   

20.
1929年8月30日,日本人控制的《满洲日报》以头版头条的醒目标题,刊登了一条新闻《共党地下首领张贯一在抚顺落网》。接着,沈阳有影响的几张报纸如《盛京时报》和《奉天新闻》等也同时转发了这条政治新闻,一时间"张贯一案"引起了东北各省民众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