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凡 《侨园》2011,(6):4-6
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有一个可爱的美国小姑娘,她的名字叫Bonni,中文名字叫麦美文,小名美美。美美金发碧眼,别看只有11岁,可她却是一个十足的小中国通,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小姑娘。中西合璧的小精灵美美的家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州的阿巴拉契亚大学城里。她的爸爸是地道的美国人,在阿巴拉契亚大学当终身  相似文献   

2.
朋友同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她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周末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一进屋,问候之后,看到教授五岁的小女儿。这孩子满头金发,眼珠如同纯蓝的蝌蚪顾盼生辉,极其美丽。朋友带去了中国礼物,小女孩有礼貌地微笑道谢,朋友抚摸着女孩的头发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相似文献   

3.
毕淑敏 《党政论坛》2011,(20):22-22
朋友同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她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周末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一进屋,问候之后,看到教授五岁的小女儿。这孩子满头金发,眼珠如同纯蓝的蝌蚪顾盼生辉,极其美丽。朋友带去了中国礼物,小女孩有礼貌地微笑道谢,朋友抚摸着女孩的头发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相似文献   

4.
白庆祥 《侨园》2006,(5):14-15
暖日融融,在海滨城市大连,我们到十洲云水大酒店采访餐饮部经理瓦洛佳。中俄文化交融·混血儿今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夜色多么好,心儿多爽朗……伴着手风琴悠扬的旋律,一位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姑娘和一位中国小伙子在尽情地舞蹈着。人们用掌声由衷地祝贺着一对新人,大家尽情享受着这幸福的时光。篝火熊熊地燃烧着,美好的夜色,中天上一弯新月如钩,几朵白云如浪花簇拥着弯月,如歌如诉。这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俄罗斯边远小镇赤塔的一个夜晚的情境。这位美丽的俄罗斯姑娘是在中国山东潍坊援助中国建设的苏联专家,她在工作期间与中国的一位季姓小伙子产生了爱情。由于历史的原因,苏联专家撤回国内。但千山万水阻隔不了纯真的爱情,小伙子冲破当时严酷的阻碍,毅然决然地与俄罗斯姑娘一起到苏联,走进美满的婚姻。  相似文献   

5.
市井人语     
《侨园》2016,(6)
正学学黄小猫几天前,央视的一个节目里播出美国姑娘黄小猫嫁给沈阳小伙的新闻,令人感动不说,其"内幕"还让我汗颜无比。黄小猫美丽大方,其父亲是美国一所大学里的教授,其家境在美国无疑是吃穿不愁的中产阶级,但黄小猫为了爱情,心甘情愿嫁给了"一穷二白"的相恋几年的男友,、就凭黄小猫重情重义的举动我必须给她点若干个赞。更令我钦佩这位美国姑娘的是,她对着电视镜头,落落大方地承认自己佩戴的"耳环"仅值两元人民币。再有,中国女人对包向来"情有独钟",动辄几百上千元买一个包,而黄小猫买包不超过  相似文献   

6.
唯唯 《侨园》2009,(4):70
初到美国不久,阴差阳错,使我和一位瘫痪的美国老太太邂逅,留下一段难忘记忆.   她叫格劳莉娅,67岁.一头金发,淡蓝色的眼睛,薄薄的嘴唇.两年前,一次上楼梯她突然摔倒.到医院检查,她患的是脊髓多发瘤.手术后第7天,她女儿为她找家庭护理遇见了我,我简直喜出望外.我那时身无分文,有一份管吃管住的工作,怎么能轻易放过.辽宁省最具发展和投资潜力20强之一……  相似文献   

7.
“姐妹”情     
一 小会议室的门吱呀一声,进来一个身材娟秀的姑娘。鹅蛋形的脸上,嵌一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端正的鼻子下,配一张线条优美的小嘴。头上,齐肩垂着两条黑油油的短辫。她活象是一个天真未泯的中学生。张副检察长把她介绍给了我们。姑娘朝我们腼腆地笑了一笑,然后,一扭身快步走到检察员蒋筑君身边,亲昵地拉住她的手,就势坐了下来。不知底细的人,还会以为她和蒋筑君是嫡亲姐妹呢。  相似文献   

8.
金子般的心     
一个春雨淅淅沥沥的夜晚,广东省恩平县一位侨眷姑娘梁泳珍,在自己的屋子里默默地看着一封国外来信。原来,她爸妈背着她把她许配给一个遥居海外的表哥,现在表哥来信邀请泳珍出国成亲了。她表哥一家在委内瑞拉经营着几家商店和工厂。有位朋友劝她:“这可是一棵吃不完花不尽的‘金树’,快飞过去吧!”但是这丝毫打动不了姑娘的心。她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心上人梁双辅。他,是广州部队某团三连连长。当时,他正  相似文献   

9.
刘静 《各界》2010,(1):91-93
1953年春,24岁的茅于轼走进苏州一条巷子的63号门。一位姑娘缓步迎来,眼含情,眉带笑,素雅灵动。茅于轼被眼前的绝色镇住了。这姑娘名叫赵燕玲,出身富商之家,19岁,是助产学校的学生。自幼饱读诗书的茅于轼文质彬彬,和整天围着赵燕玲转的老师同学不一样,那沉稳和淡定是令她欢喜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五月十一日,一位身体结实得象小伙子一样的姑娘,在一位女干部的陪同下,从皖南山区的一个农场来到她工作过的上海天明糖果厂,向工厂领导交代她的过错,向她的受害者陪礼道歉。姑娘的名字叫华华,今年二十四岁。一那是一九八○年六月的一个夜晚,天明糖果厂的女更衣室里寂静无声。突然,一个人影悄悄闪了进来,那是正在做中班的华华。她双眼骨碌碌地里外一扫,周围空无一人,刹那间,她下了决心,要逾越一条做人的阈限,向犯罪之渊迈进第一步。她的心突突地跳,手微微发抖。她拿着钥匙朝一只只更农箱的锁孔插去。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终于,一只更衣箱被打开了。华华的眼光集中到一  相似文献   

11.
阿源 《瞭望》1989,(46)
樊迪:16岁,上海姑娘,1984年调入国家队。她是继体操名将马燕红之后又一个中国女子体操高低杠世界冠军。其高低杠动作特别点为高、飘、险、美,她的“分腿前空翻抓杠”动作,越  相似文献   

12.
一次到朋友家串门,碰见一位来北京考声乐的姑娘。姑娘说;她特别喜欢《海上女民兵》这支70年代的歌。朋友指着满脸络腮胡子的我说,这位就是曲作者。姑娘傻眼了,妈呀,这么不是整个一个“兵”吗! 她太不了解我们军人。除了西藏,我到过全国30个省区,为军人演出和采风,云南还去过3次呢!我了解军人,在那整齐划一的着装  相似文献   

13.
陈文欣 《侨园》2003,(3):36-37
在偏僻、贫穷的四川省汉源县,有一位金发碧眼、秀发飘逸的英国小姐,因为数年如一日地为中国西部的扶贫开发而默默地奉献着青春,播种着智慧,她被国务院外国专家局授予“友谊奖”的崇高荣誉,并被朱镕基总理称赞为“参与中国西部开发的美丽的英格兰玫瑰”。她就是罗斯,英国慈善机构“四川农村发展组织”的主任,汉源县荣誉县民。  相似文献   

14.
当不少中国人醉心于现代西方文化并企图以此来重造东方文化时,法比恩,这位29岁的法国姑娘,却深深陶醉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哲学思想,无一不使她着迷。7年来,她苦心钻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身罹多种疾病,却始终不曾放弃自己的追求——寻找东西方文化的共通点,为中法文化交流搭桥铺路。 1962年,法比恩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家庭。中学一毕业,她即放弃父母给她安排的舒适生活,只身走向社会,一边做工、一边在广告公司搞设计。18岁,她考入图鲁兹美术学院,因成绩特优提前于1983年毕业。第二年,法比恩来到四川美术学院,成为该院第一位外籍留学生。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7,(Z2)
正宁秋云是一个漂亮的中国姑娘,在西班牙舅舅的帮助下,移民到了西班牙。由于她学历不高,加上不懂西班牙文,在西班牙找不到合适工作,舅舅只好帮她在马德里开了家餐馆。宁秋云开的餐馆位于华人区,她性格善良纯朴,饭菜价格比较低廉,所以餐馆生意从一开张就不错,不出几年,宁秋云就挣了一大笔钱。2015年,年满28岁的宁秋云在西班  相似文献   

16.
我一个亲戚家的姑娘,论辈数得叫我姥姥。11年以前,那是“四人帮”垮台后不久,她刚刚从农村里接受完“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回来,跟我女儿住在一起。我初见到她,梳着两条大粗辫子,大夏天还穿着长布裤子,平底方头鞋,成天忙着给我女儿家一盆一盆地洗衣裳,上厨房做饭。炖出鸡来,她爸和叔婶吃,她不吃。我看了,未免说:“这姑娘应当收拾收拾”,常  相似文献   

17.
她是一位“农村姑娘”走上了井冈山。 ——[美]埃德加·斯诺 康克清1911年9月7日(旧历七月十五日)出生在江西省万安县罗塘湾大屋场一个贫苦捕鱼人的家庭里。在兄弟姊妹十人中她排行  相似文献   

18.
屠雨迅 《民主》2008,(5):45-45
近年来,人们时常从电视节目中看到一个中文名字叫“曹操”的老外。这个洋曹操是个美国青年,本名乔纳森。他喜欢冒险,不愿像同龄人那样在美国过优裕闲适的生活,十多年前几乎身无分文地来中国寻梦。中国的外语教育制度引发的英语热,给这个美国青年创造了极好的就业机会。他在北京一所学校教英语,是货真价实的“外教”,相信收入水平不薄。不仅如此,他还如愿以偿地娶了一位清纯可人的北京姑娘。  相似文献   

19.
心灵的复苏     
一九八○年春,塞上的早晨。一所位于黄河岸边的劳改农场的大门前,几位身穿警服的女干部微笑着送出一个年轻姑娘。她,圆圆的脸,黑亮的眼睛,匀称的身材,显示出一种女性特有的美。她向送行的女干部深鞠一躬,告别而去……这个姑娘叫小梅,是宁夏一家电厂的女工。两年前因与社会上的红男绿女混在一起而堕入深渊,被公安部门送到这里劳动教养,今天期满释放了。恢复自由的人,应该是幸福的人,而她一想到将来,不免感到迷惘和恐惧。  相似文献   

20.
萨莎 《侨园》2007,(2):16-19
是否每一个来自中国的“过埠新娘”都在美国过着她们向往的日子?是否她们想要追求的“西式浪漫”实实在在地存在?答案是不同的。走在美国纽约街头,经常可以看见东方女子与金发碧眼的男士相拥而过。异国恋情在美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无论是东西方的相互差异,还是语言上的交流不畅,那些远嫁美国的过埠新娘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苦与乐。她们之中有的追求浪漫的爱情,有的喜欢美国人的简单,而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实实在在的稳定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