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3 毫秒
1.
美国与伊朗关系近来围绕后者的核发展计划多有波折。美国一高级官员日前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扬言,要对德黑兰采取强硬措施,7月22日美“9·11”独立调查委员会在其提交的报告中又声称伊朗与“9·11”事件有某种程度的牵连,这接连发生的一切不仅使美伊关系进一步呈紧张趋势,并引起美国和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否认了美方认为德黑兰与“9·11”恐怖袭击有牵连的指控,认为这是美方别有用心的“凭空捏造”。  相似文献   

2.
2006年3月16日,美国白宫公布总统布什上台以来的第二份《国家安全战略》,重申美国在面对拥有化学、生物或者核武器的恐怖主义和“敌对国家”时将采取“先发制人”战略。报告同时措词严厉地指出,“伊朗可能成为美国的最大威胁”。而在此前的3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在维也纳召开的会  相似文献   

3.
在前不久的一次出访中,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高举“反美大旗”,与众多被美国视为“眼中钉”的国家结为“战略伙伴”。在白俄罗斯、伊朗这两个美’国所谓“暴政前哨国”,查韦斯与这两国领导人相谈甚欢,大肆抨击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访问伊朗的第二天,查韦斯还在德黑兰大学接受了内贾德总统颁发给他的伊朗最高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反对帝国主义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大规模战事结束已有两个多月,但美国至今拿不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任何证据。前不久,在美国总统布什访问非洲期间,国内新一轮质疑布什“诚信度”的舆论热潮甚至超过了对他访非的报道。美国媒体认为,布什正在经受“伊拉克门”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观察伊朗核问题要抓住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与朝鲜核问题总体趋缓不同,伊朗核问题一直在紧张高位徘徊,不时表现出惊心动魄的表象。但实际上,美国与伊朗都不愿兵戎相见,双方尤其是布什政府更多是希望通过心理战,不战而屈人之兵而已。伊朗以核开发为牌、高调周旋。2007年11月,伊朗总统内贾德再次公开宣布,3000台离心机正在伊境内"充分运转",政府不会改变目前的核计划。《泰晤士报》11月援引美国国防部消息人士的话称,伊朗核计划已发展到引爆点,虽然美国不愿就此动武,表示将继续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但暗示以色列有可能会采取单边行动空袭伊朗的核设施。美国、以色列、伊朗:和否?战否?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1,(16):113-113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费雷敦·阿巴西·达瓦尼日前说,伊朗将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把纯度为20%的浓缩铀的生产活动从纳坦兹铀浓缩设施转移至福尔多铀浓缩厂,并将其产量提高两倍。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伊朗是以民用核计划为掩护,试图制造核武器,但伊朗对此坚决予以否认。伊朗总统艾哈迈迪一内贾德表示,伊朗不会放弃其铀浓缩活动,伊朗的“核列车”没有“刹车”,也没有“倒挡”,并决心继续推进其核计划。  相似文献   

7.
应江泽民主席邀请,美国总统克林顿6月25日至7月3日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近10年来美国总统对中国的首次访问,是对江泽民主席去年秋天成功访美的回访。此次,引起国际舆论的高度重视。 中美合作有利世界 国际舆论普遍对中美首脑会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次有“划时代意义的首脑会晤”,开辟了中美关系的“新时代”,这不仅有助于两国建立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而且有助于促进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载文说,美中关系注定要在进入21世纪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主  相似文献   

8.
现任美国总统布什的父亲老布什对《邮报》记者说,中国人民目前享有的自由和人权,与他在中国出任外交官时不可同日而语。那些对中国政府不满的人,对这些成就视而不见是不对的。有些人期望干扰奥运会,“我对那些人没有太多的同情。你还记得媒体的炒作吧,说总统必须抵制奥运会开幕式。布什总统作出参加开幕式的决定,就是对那种态度的不满”。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似乎对国内媒体相当不爽,从选举年到2017年1月入主白宫以来,他和美国各种主流媒体的交流几乎一直不太顺畅,尤其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简称CNN)的摩擦不断。2017年美国流行的一个词"假新闻"(fake News),就与特朗普一年内多次斥责诸如CNN和美国新闻聚焦网站Buzzfeed和《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报》等媒体发布"假新闻"有关,他驳斥相关报道虚假不实,是"为赚取点击的可悲举动",频繁抨击CNN、《纽约时报》等媒体炮制的假新闻是"政治迫害"。  相似文献   

10.
外界对美国的《总统每日简报》(P.D.B)的定义有很多种:一份全球最独特的报纸;一份中央情报局最绝密的“汇编”;一份高度敏感,一旦被广泛传播就有人可能因此丧命的文件。《总统每日简报》是中央情报局(CIA)在头天晚上撰写,第二天交给总统阅读的一份10至12页的报告。从外表看,《总统每日简报》只是一本蓝色的三环活页笔记本,封页上印着“总统每日简报”。里面的内容则是中央情报局认为在过去24小时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和信息,包括针对美国的潜在恐怖威胁以及外国领导人的身体状况等。曾担任克林顿总统首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的詹姆斯·沃尔西称:…  相似文献   

11.
晨曦 《前线》1993,(18)
美国的战略目标在由西向东转移吗?至少英国《泰晤士报》这样认为。它说:“克林顿总统昨天表明,处于美国外交和经济政策中心的是亚洲,而不是欧洲。”这里指的是克林顿总统7 月7日在东京早稻田大学的政策演说。他宣称“现在是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时候了”。3天后他又在汉城重复了同一句话。他还说,他将在今年秋天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发出美国要参与这一地区事务的信号”。7月26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又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外长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2,(18):21-21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日前表示,伊朗经济必须摆脱依赖石油出口的“陷阱”。与此同时,伊朗总统内贾德承认,由于遭到国际制裁,伊朗正面临经济困难境地。此外,伊朗方面还表示,将就欧美单方面采取制裁措施提起法律诉讼。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怀疑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试图发展核武器。  相似文献   

13.
前驻华大使洪博培6月21日上午在新泽西州的自由女神公园正式宣布了参加2012年总统竞选的决定。 《纽约时报》认为,驻华大使的经历是洪博培参选的有用捷径。美国媒体分析,与其他的共和党参选人不同,洪博培是共和党中唯一一位有直接外交政策经验的候选人。在洪博培的竞选网站上,最醒目的宣传词是:“这一次,我们能够拥有一个了解世界的总统。”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4,(8):59-59
伊朗总统鲁哈尼日前在国防部会议上表示,该国已放弃制造核武器。他指出,放弃制造核弹的决定基于“道德原则”。此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就曾发出宗教指令,禁止在国内生产核武器。不过,虽遭到伊朗方面的多次否认,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坚持认为,伊朗试图制造核武器以对抗西方。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1972年与苏联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简称《反导条约》)。说是退出,实际是单方面撕毁条约。此决定一经宣布,世界舆论一片哗然。这意味着维护了世界30年和平的《反导条约》已成为一纸空文,意味着世界又将重新回到无序而危险的核竞争时代,意味着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和不扩散机制面临崩溃的危险。 美国总统布什为美国执意退出《反导条约》给出了三个理由:抵制“无赖国家”;防范恐怖主义;抛弃“冷战的最后遗物”。同时,他  相似文献   

16.
关飞 《党员文摘》2009,(12):30-30
伊朗大选前后,反对派领袖穆萨维的支持者用绿色的旗帜、标语、衣装表达着他们对内贾德的反感和愤怒。素来成为内贾德口无遮拦的攻击目标的西方各国,对这些“绿衫军”也表达了无限的同情与支持,美国媒体甚至用“绿色革命”一词来形容伊朗的动荡局势。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在伊拉克得手后,又以伊朗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基地恐怖主义分子关系密切为由,扬言要发动对伊朗的战争。然而,由于伊朗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方面都优于伊拉克,所以,如果美国发动伊朗战争,决不会像在伊拉克那样轻易得手。美国如果利用伊拉克战争胜利的余热来攻打伊朗,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美国一旦发动伊朗战争,必将遇到诸多困难。一是经费不足。美国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以后,国库已经空虚,无法再耗费亿万美元来进行伊朗战争。美国目前约有13万军人驻扎在伊拉克,每月开支为40亿美元。据美国国会预算局估计,即使美国将来大幅度减…  相似文献   

18.
《江淮》2006,(3)
布什:书到用时才读美国总统布什的读书习惯,往往给人以“临时抱佛脚”的感觉,所选的书也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为了竞选总统,布什曾研读了迈伦·曼格内特的成名之作《美梦与恶梦:60年代留给社会下层的遗产》。他著名的“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施政纲领即来源于此书。他当选总统  相似文献   

19.
天下事     
<正>伊核谈判可能延期11月24日是伊核问题谈判的最后期限。据伊朗媒体23日报道,一名伊朗核问题谈判代表23日表示,伊朗核问题谈判要在原定截止日期前达成全面协议已"不可能",谈判可能延期。奥巴马宣布调整移民政策当地时间1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通过行使总统行政权调整部分移民政策。行政令一经签署,近500万非法移民将暂免驱逐,也被认为是奥巴马在没有得到共和党支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06,(6):4-5
2001年7月,中俄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是指导中俄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落实好《条约》的原则和精神,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指示两国外交部制定《<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双方在《纲要》中确定将互办“国家年”。2004年10月普京总统访华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