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美国著名的推销培训师弗雷德应邀出席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迈克在介绍弗雷德时说:“欢迎全球最出色推销员的到来。” 紧接着,迈克问弗雷德:“听说您被称为全球最好的推销员,那么,您就向我推销一些东西吧!”话音刚落,弗雷德回答说:“迈克,您希望我卖什么东西给你呢?”弗雷德的这一举动使迈克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2.
六六律     
正赫博特·特鲁是美国的营销专家,他曾对用电话推销产品的推销员的工作做过统计和分析:有44%的推销员,在经过第一次打电话推销的努力之后,特别是在碰壁后,便就此打住,不再给拒绝自己的客户打电话推销了。有24%的推销员,隔几天又给客户打去第二次推销电话。如果客户还是没兴趣,这些推销员就偃旗息鼓,不再给客户打电话了。  相似文献   

3.
韩星 《党建文汇》2010,(9):52-52
一、告诉推销员你现在很忙,管他要家里的电话,以便给他回过去。  相似文献   

4.
“炒”字歌     
安长军 《党建文汇》2002,(12):47-47
一天,我看到一家大型机械厂招聘12名推销员的广告,顿时兴奋起来——我以前做过推销,去应聘肯定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1年5月2日,美国一个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卖给了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即把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予了他。这是自1975年以来,继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后,又一学员获此殊荣。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以培养杰出推销员著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生去完  相似文献   

6.
当我刚创办自己的电话通讯公司的时候,我就深知必须找一些有经验的推销员来帮助我拓展业务。于是,我打出了招聘广告。  相似文献   

7.
陈之杂 《当代党员》2014,(10):78-78
当百事可乐宣称要成为“全世界顾客最喜欢的可乐”时,可口可乐认为其不过是小打小闹。 为打开市场,上海百事果断采用直销模式。 面对不接受推销的上海人,推销员说:“我不进去,只在你家门槛前站一站。”  相似文献   

8.
乐观测试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一家著名的保险公司曾雇佣了5000名推销员,并对他们进行了系统的职业培训,每人的培训费用高达1万美元。准知雇佣后的第1年,就有一半人辞职;到了第4年,这批人中辞职的竟然高达2/3。  相似文献   

9.
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近日宣布推出一款特价菜——炸肉饼。为了让所有民众都能吃上这道价廉物美的菜肴,克里斯蒂娜还客串起了推销员,建议家庭主妇购买这种炸肉饼。  相似文献   

10.
舒米 《党课》2011,(2):81-82
他年纪小小的时候,便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推销员。8岁时,他曾经给美国地产大亨、拥有5010亿美元财富的富豪唐纳·川普留言:“请拭目以待,因为我会成为第二个川普!”  相似文献   

11.
《学习导报》2013,(20):46-46
250定律,由美国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在商战中总结而来。他认为在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  相似文献   

12.
秦刚 《廉政瞭望》2011,(16):63-63
一名男生,为了增加社会经验,去了一家保险公司做推销员。那些客户,特别是有钱的客户,一看他是学生,态度就很傲慢,甚至会说出不礼貌的话。这让他很难过。每次见客户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地说话,生怕丢掉生意。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这次会议一个重要关键词。"打通梳子的新功能,让旧产品增加新功能,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的创新。"经济学家厉以宁讲述"寺庙卖梳子"的故事,诠释供给侧改革的深刻内涵。厉以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某梳子制造厂有四位推销员,厂里要求他们把梳子卖到一座寺庙去,第一个推销员去了,空手回来,说庙里和尚根本不需要梳子;第二个推销员去后,卖掉好几十把梳子,办法是:和尚虽不蓄发,但经常梳头有利于头部血液  相似文献   

14.
谁是最大笨蛋一位推销员从总公司被派到欧洲分公司,他报到的时候,带来了公司CEO写给分公司总经理的一张字条:"此人才华出众,但是嗜赌如命,如你能令他戒赌,他会成为一名百里挑一的出色推销员。"总经理看完字条,马上把这位  相似文献   

15.
《党建文汇》2002,(14):38-38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句话用在李晓华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在李晓华的发迹史中,北京胡同串子般的机灵劲儿起了巨大的作用,但真正使李晓华成为亿万富翁的,还是他审时度势的大将风范。李晓华现年49岁,北京人,和许多亿万富翁一样,他下过乡、插过队。李晓华的商业启蒙,始于他下乡插队过程中在企业当推销员。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有一位生性腼腆、言语木讷的小伙子一直找不到工作,后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一家汽车销售行做推销员。在被拒绝过几次之后,他变得更加木讷。一天,他看见几个小孩子向一只青蛙淋温水。令人惊奇的是,那只青蛙不仅没有逃开,反而扬起头,微微闭起眼睛,表现出一副非常享受的样子。  相似文献   

17.
画板     
戴片上岗 某厂聘干。付平任设备科长,郑浩任副科长。几天后,一设备推销员来厂。办事员介绍:"这是付科长,这是郑科长。"推销员忙掏烟敬郑浩,再敬付平。付平不悦。次日,设备科率先实行戴牌上岗。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这里是高尚社区,上风上水,地下CBD,人生后花园。按均价仅售人民币3万元整,值得一生典藏。”电影《疯狂的赛车》里一位墓地推销员的表演让人发笑。不过,当人们发现这“疯狂的墓地”成为现实的时候,更多的是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9.
吴学丽 《理论学刊》2008,(4):124-126
进入20世纪,西方社会兴起了各式各样的新人本主义思潮和生命生存哲学,冲击和震撼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促成了大量表现世俗人生题材的文学作品的产生.美国作家阿瑟·米勒的剧作<推销员之死>即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剧作通过对推销员威利寻找自身价值过程的叙述,展示了他的人生追求和美国商业化社会的本质冲突,从人的生命价值层面暗喻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20.
古集 《新湘评论》2005,(5):29-29
一位推销员兴致勃勃地敲开一摩天高楼上层的办公室,推销一种从四十层高楼掉下来也不会破的公文夹.却铩羽而归。为什么?负责文具采购的人告诉他:“我们从来不会把公文夹从楼上往楼下丢,我们需要的是轻巧而美观的公文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