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4~5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访问印度尼西亚。4日,杨洁篪与印尼外长哈桑举行会谈。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5日在雅加达总统府会见杨洁篪,双方就双边关系、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3月1日,越南政府颁发《批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及议定书的决议》。1日,据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邮报》报道,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1日起开始对印度尼西亚进行为期9天的国事访问,这是沙特阿拉伯国家元首46年来第一次访问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方面称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访问"。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将印度尼西亚9月30日运动概括地分为五个阶段,然后加以论述.接着谈到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加强领导农民斗争情况,同时谈到了苏加诺政治体制的性质,以及印度尼西亚资产阶级不得不让这种政治体制存在的原因,然而,在9月30日运动的冲击下,苏加诺的政治体制瓦解了.文章最后谈到了理解9月30日运动的方法,同时列举了产生这一运动的几点基本原因及其影响,更主要的是作者列举事实,认为印度尼西亚是具有武装革命的条件,驳斥了印度尼西亚搞武装革命是不能成功的谬论.  相似文献   

4.
1963年5月1日劳动节对印度尼西亚人民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性节日,除了工人与劳动人民在维护并发扬作为工人胜利日的五一节斗争中所取得的胜利外,印度尼西亚人民在斗争中也取得了其他的新胜利、五月一日这一天西伊里安地区重新归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主权范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欢迎此一事件,并向爱国的、贡献出一切的、在苏加诺总统关于从荷兰殖民主义者魔爪中夺回西伊里安的统一命令下团结起来的全体印度尼西亚人民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武装部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对于全世界的进步力量和社会主义国家,其中特别是为印度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雅加达大总统旅社召开的日、印丈尼)有关文化交流问题的联合讨论会,在印度尼西亚退伍军人经济委员会中,产生了很大的不满情绪。该委员会主席对会议参加者批评印度尼西亚人不够勤劳的说法,愤然加以驳斥,认为这种批评是"有意识地针对印度尼西亚进行的一种严重侮辱。"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最近两三年来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情况:"稳定经济计划"的制订经过,对抗"马来西亚"对印度尼西亚经济的影响,接管英国企业和美国企业的经过,"自力更生"政策的产生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美帝国主义停止对印度尼西亚提供"援助"后,印度尼西亚接受外国经济援助结构的变化,"9月30日事件"发生后的经济状况.本文可以看到近几年来印度尼西亚经济状况日益恶化的情况,也可以看到这种恶化趋向还将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2006,(1):7-7
2006年3月16日,印度尼西亚副总统尤素福·卡拉在雅加达为印度尼西亚商业与投资研讨会主持开幕式发表谈话时说,印度尼西亚要进一步发展巴淡岛,同时准备在全国各地开发7个新的经济特区。他说,印度尼西亚政府必须加速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资金。“我们要有突破性发展,所以打算多开拓几个‘巴淡’……我们正在策划建立7个新的经济特区。”这些新的经济特区将分布在首都雅加达附近的万登、中爪哇、东爪哇、亚齐北端的沙邦、加里曼丹东部及苏拉威西南部等地。另外,印度尼西亚经济统筹部长布迪诺也在3月15日透露,他将陪同副总统卡拉到巴淡岛视察当…  相似文献   

8.
在印度尼西亚国营石油公司即将进入设立第二十六周年之际,石油输出国组织于1983年12月10日一致商定:石油价格依然保持在每桶29美元,产量限额仍为日产原油1,750万吨。这一安排是1983年12月8日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部长们在日内瓦举行会议的决定。按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配额,印度尼西亚将保持日产原油130万桶(1983年3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伦敦召开的会议上做出了石油价格每桶29美元的决定)。而在此之前,即在1982年11月11日,印度尼西亚原油价格为每桶34美元。  相似文献   

9.
根据印度尼西亚商业部1973年1月6日所公布的材料,由于世界市场对黏着橡胶的需求增加,1973年印度尼西亚的印尼标准橡胶(SIR)的产量预计将会达到三十七万五千吨,近几年来社会主义国家对印度尼西亚的黏着橡胶的兴趣日益浓厚起来。从1972年1月到11月,印尼标准橡胶的产量为二十四万二千零四十七吨(四十家黏  相似文献   

10.
1967年8月8日的曼谷宣言使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结成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虽然东盟被看成一个“进行经济、社会和文化合作的地区性组织”,但当时这些国家却很少有进行合作的意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之间互相敌对的时期刚刚结束,它们互相敌对的核心问题是印度尼西亚非难马来西亚联邦的建立。然而,曼谷宣言表达了东盟国家解决困难的共同意愿。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以关税·消费税总局的报告作为基础而汇总整理的资料,从1972年1月到12月12日为止,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出口额为七亿六千二百九十七万五千美元,其各月的出口额如下(单位:千美元):  相似文献   

12.
1977年7月18日,为期五天的“联络周”将在沙希德旅馆举行开幕式。这个会议是由印度尼西亚内政部发起和组织的。1967年民族统一建设者协会解散之后,它的任务已移交给内政部。这次会议的参加者都是华裔印度尼西亚籍民,他们是由印度尼西亚全国各省省长委派前来参加的。从与会者的名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是从各行各业中挑选出来的,有商人、记者、宗教领导人、教育家、学者、运动员、艺术家和政治家  相似文献   

13.
这篇文章是资产阶级学者根据印度尼西亚所谓特别军事法庭在审讯中汇编的官方材料写成的,作为研究“九·三○运动”问题的历史背景资料,可供参考。我们建议读者同时阅读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声明(1966年8月17日)和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的自我批评(1966年9月)。这两篇文章刊登在我国《红旗》杂志(1967年第十一期)——编者。  相似文献   

14.
1989年10月27日印度尼西亚与澳大利亚政府签署了有关划定印度尼西亚帝汶岛南岸与澳大利亚北岸之间大陆架边界的《帝汶海沟合作条约》(TIMOR GAP COOPERATIONTREATY)。该条约在1991年2月生效。这一定界形成了三个区,其中有两个区分别由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控制,第三个区则由双方联合控制和开发。帝汶海域潜在的石油和  相似文献   

15.
这是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总统在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建立三十周年纪念会上的一篇演说.苏加诺自己曾经说过:这是他近几年来最重要的一篇演说,是表明他的政治哲学观点的最重要文件之一.本文是从美国康纳尔大学的英译本转译的.苏加诺在这篇演说中叙述了1927年7月4日建立印度尼西亚民族党的动机,叙述了印度尼西亚民族党的目标是建立所谓"公正繁荣"的、"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苏加诺在这篇演说中着重叙述了他所主张的所谓"贫民主义"的内容和意义,并分析了他主张的用所谓"社会民主"来实现印度尼西亚式"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6.
巴厘岛首脑会议得出了什么结论?东南亚国家联盟和印度支那的关系今后会怎样发展?为此,日本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 褪了色彩的和平中立路线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五国所组成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于成立后的第九个年头(1976年)的2月23日,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  相似文献   

17.
在5月1日开始的一个星期里,有七千多万印度尼西亚人开始为计划在明年5月2日举行的普选参加选民登记。这将是印度尼西亚在独立的三十年间举行的第三次普选。1955年和1971年举行的前两次选举并不是令人放心的前例,因此这次大选也不见得一切都会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1967年8月6~8日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四国外长及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曼谷举行首次部长级(外交部长)会议,8日发表《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  相似文献   

19.
据塔斯社雅加达讯,1962年10月13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真理报》刊载了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迪·努·艾地的文章,本报(印度尼西亚人民日报)全文刊载如下:自从1949年年底哈达政府与荷兰殖民主义者签订圆桌会议协定以来,由于荷兰拒绝把西伊里安归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主权范围之内,并且继续霸占它,致使西伊里安——印度尼西亚领土的20%——问题,成为印度尼西亚人民最为严重的殖民主义问题.虽然按协定本身的规定,荷兰同意在圆桌会议协定签订后一年内谈判解决西伊里安的地位问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左右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北近海的8.9级地震是40年来最大的地震。地震引起的海啸浪高10米 ,横扫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和泰国沿岸 ,并波及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缅甸、马尔代夫等国。据路透社报道 ,截至2004年12月30日 ,已有12.5万多人死亡 ,其中在印度尼西亚的死亡人数已接近8万①。而印尼驻马来西亚大使称 ,仅该国亚齐省死亡人数就可能超过40万 ②。严重的海啸灾难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危及沿海国家安全 ,并造成全球性影响。此类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 ,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