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纵使时间流逝,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雷锋精神,也从未离我们远去。伴随时代的发展,雷锋精神也有了更多的内涵和表现3月5日,"身边雷锋时代榜样——2013年度感动四川十大人物"评选结果出炉。这10个生活在你我身边的"小人物",来自各行各业,有乡村医生,有退伍军人,有大学生村官,有交警,有校长,有社区居民,他们"不以善小而不为",数十年如一日,竭尽所能去帮助身边的人。他们用行动传承雷锋精  相似文献   

2.
正在全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智力支撑下,全省传统产业逐步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农业产业呈现一年四季有产品,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百花齐放态势。在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过程中,有一群人带着自身所学,结合全省各地地势、气候等因素,因地制宜指导农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在农村产业革命这场战役中,扮演着"智囊团"的角色。他们有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还有来自基层的"土专家"。通过他们的科  相似文献   

3.
正山西煤炭反腐风暴仍在继续。山西煤炭系统一位官员更直言,山西的政治生态"归根结底是煤的生态"。不过,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山西"煤老板"中,相当一部分并非是土生土长的晋商,而是浙商和闽商。其中,浙商煤老板多来自浙江温州,闽商煤老板多来自福建福清,也被称为"福清煤帮"。  相似文献   

4.
2003年11月,几位老人举着"寻找快乐兵"的条幅来到了雷锋生前所在团(下简称"雷锋团")。他们来自抚顺市白云社区,是社区的工作者。半年多以来,他们多次收到署名"快乐兵"的汇款。这些汇款,按照汇款者的要求,都转交给了该社区一些学习成绩很  相似文献   

5.
<正>"文化自信"在当下是一个高频词,同时也是一个值得人们同情的词,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声音"这个地方要重塑文化自信""这支队伍缺乏文化自信""这个作品缺乏精神诉求""这个人缺乏文化自信"云云。有的甚至八竿子打不到一起、风马牛不相及的事,都会归结于缺乏"文化自信",看来"文化自信"还真是一个"冤大头",这在我们作家、评论家  相似文献   

6.
<正>卢丽安觉得,中国共产党是个有魄力的党,清楚地知道自己面临什么问题,也不避讳党内要改革的问题,会制定很详细的目标和路线图。"今年暑假我回台湾看爸爸妈妈的时候,我说我在大陆申请入党了。他们说,哦,还好,只要是对民族、国家、社会有帮助的事情,他们支持。"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5,(10)
<正>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那段悲壮的历史,曾经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书本上的铅体字,或是网页上的各种链接。"和平"这两个字也常常听到人们以宣言、口号的方式提起。然而作为一名记者,当我有机会走近那些来自历史的面孔、倾听历史的声音,我却发现,对于一些人来说,"历史"就是印刻在他们脸上的皱纹,身上的烙印,"和平"就是他们的毕  相似文献   

8.
"文革"时期红卫兵的形形色色的"革命造反"运动是从"破四旧"开始的.由于置身在全国"文革"大背景下,福建红卫兵"破四旧"运动具有全国红卫兵"破四旧"的共同色彩.通过对福建红卫兵"破四旧"运动的考察,探析红卫兵"破四旧"运动的一些典型特征,对中国国民具有深刻的反思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近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与日本近代的学术有着不解之缘,而日本近代的学术被中国学界称之为"东学"。梁启超在很多场合以"东学"特指"日本学术"。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正值日本明治维新后发展旺盛的时期,而梁启超对于当时日本的政治文化思想和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因而"东学"给了梁启超很大影响。梁启超汲取了"日本学术"的精华,并成为最早倡导中国近代"国学"的人物之一。"东学"对梁启超"国学"思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学"地位之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对"国学"研究路径的阐释。此外,"东学"中的民族主义对梁启超思想的熏染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0.
正当我看到洗车场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匠心洗车"的时候,我有点哭笑不得。这是我最近一周第N次看到"匠心"两个字了。先是出席一家房地产商的项目发布仪式,他们说自己的房子是"匠心打造"——尽管还没有开工,旗子已经举得高高了;接着参加一个论坛活动,某电器厂家赞助的,论坛现场宣传里也一再强调自己"匠心制造";周末到一家泡馍馆子吃饭,宣传单上也写着"匠心做菜"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民国"四大家族"的后人聚首上海。一个甲子前,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权倾一时;如今,蒋家凋零落寞,而宋家、孔家、陈家的后人,则十分低调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他们来自"四大家族",却刻意回避"豪门"背景。对于先人功过的种种争议,他们也坦然处之。  相似文献   

12.
<正>我喜欢和青年朋友一起"侃"生活。他们"侃"如何装扮爱巢,如何逛街"淘宝",如何泡酒吧、练瑜伽、自助游。我"侃"孩童时用凤仙花染指甲,当知青时吃男生捕来的蛇和青蛙,当工人时把工作服改成"时装"。我还常在街头路边、公交车上,听三三两两的青年人"侃"生活。他们"侃"得酣畅,我听得羡慕,羡慕他们赶上了好时光,对生活有无限的憧憬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15,(4):59
<正>我会见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时,他们感慨说,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怎么治理呢?的确,中国有13亿人口,治理不易,光是把情况了解清楚就不易。我常说,了解中国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只看一两个地方是不够的。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3亿人口,了解中国要切忌"盲人摸象"。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比如,我在农村干过,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干部有  相似文献   

14.
"敬而远之"是中国人长期以来对法律形成的一种普遍态度.在大部分国人眼中,守法就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过日子,就是不蹲监狱不进派出所,就是万事大吉一切平安.在中国,如果说绝大部分守法者都是"法盲"(包括一些高层次的知识分子),这是不足为怪的,因为对绝大部分守法者来说,他们的法律知识大多来自父母对他们从小的道德说教,或者自己在生活成长环境中的偶尔见闻,从来就很少去专门地学习.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说,他们懂得的与其说是法律知识,不如说是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5.
<正>记者费尽周折拨通三亚中院新闻联络员黄学文的电话时,那头一口咬定:"你打错了。"当记者告诉他"是简部长给我的号码"时,他立刻回答:"那你问吧。"5年前,凌宇考进了西部某县宣传部。他每天的任务之一,就是盯着电脑,对涉及该县的信息进行"监控",有突发事件发《互联网舆情快报》。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兴起,传统"舆情应对"走入怪圈:网友对"突发事件"中官方失语"群情激愤",一些地方政府也抱怨:"回应了,事儿还搞大了。"经过实战,凌宇和他的同龄人有了经验,也碰到尴尬。他们说,弥合官民不同的话语体系很难,但仍有作为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正>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新入职的青年公务员,对机关工作的特殊要求不了解、不清楚,导致工作中出现一些无意识差错,耽误工作,也耽误了自己。那么,在工作中该如何避免这些"无意识差错"呢?开会发言声音要洪亮我主持一些研讨会或座谈会,二三十个人的会场不大,但有的人发言声音很低,我听着很费劲,就提醒他:"能大声点吗?"他提高了一些,但是还是很低,我会再请他提高音量,确保大家都能听清楚。我  相似文献   

17.
1999年6月15日是南下服务团组建50周年的日子。我是亲自参加组建这支以上海革命知青为主体的队伍的领导人之一,也是带领这支“学生军”,克服艰难险阻,胜利奔赴八闽大地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每每回忆起当年上海英雄儿女踊跃报名“南下”的情形,以及他们接受各种考验,在各条战线上无私奉献的历程,总要引发我对他们的尊敬;同时对上海党组织在上海解放伊始急需干部之时,树立全局观念,无私输送大批知识青年支援福建的革命与建设,充满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8.
"数字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的重要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早在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意识敏锐、着眼未来,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福建"战略。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在"数字福建"建设中作用极其重大:理念创新提供"数字福建"的"脑动力";制度创新提供"数字福建"的"原动力";科技创新提供"数字福建"的"主动力";服务创新助力政府的民生服务高质量;管理创新助力政府的社会治理高效率;文化创新提供"数字福建"的"软实力"。创新是引领"数字福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9.
潘兴隆 《当代贵州》2010,(10):44-44
<正>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效发挥了信息员、宣传员、协调员、战斗员的作用,他们的青春年华是精彩的,他们的人生道路是广阔的。近年来,黄平县已选聘25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近日,笔者对3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实地采访,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大学生"村官"工作不平凡的一个侧面。廖凯军:村民的期望是我最大的动力野洞村是黄平野洞河乡小有名气的"烤烟村",2006年年底廖凯军从贵州民族学院毕业后,在该村从"一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植物叫小草,有一种事业叫公益,走马隰县之后,所见所闻都给人温暖,让人感动。今天我想讲两个爱在"草根"的故事。人们一提到"草根",首先想到的是小、弱、不足道,甚至有些"悲情"的色彩。但其实,他们有着生命力强、"接地气"的优势。他们来自基层,贴近受益人,回应鲜活的社会需求,有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和顽强生命力。他们给过我们温暖和感动,是和谐社会建设中一支不应忽视、不可或缺的力量。从今天起,让我们关注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