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号角,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中国梦”是我们共同的梦想,“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一大特征就是系统观,善于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有...  相似文献   

2.
孙肖远 《群众》2014,(12):6-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此基础上,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衔接,决定了依法治国与深化改革一样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基本特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因而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最本质的特征。深刻认识全面  相似文献   

3.
法治体系建设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构成,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法治铺设的轨道上进行,这不仅是三十余年改革经验的凝炼,更是确保重大改革稳妥有效的根本保证。因而,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际是对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部署。  相似文献   

4.
正"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确立了行动路线图。协调推进这一战略布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始终需要人大在科学立法、法律监督和民主发展等方面作出不懈努力,全面从严治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固本强基,始终需要人大提  相似文献   

5.
蔡小玲 《今日海南》2014,(11):14-1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号角,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中国梦"是我们共同的梦想,"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一大特征就是系统观,善于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善加利用一直是我们党制定重大方针决策的方法,今天强调的法治中国建设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6.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决定》是全面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总纲,《决定》在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方面有一系列重要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涵。《决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内在逻辑和重要意义。就内涵而言:"全面"是核心,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质是发展问题,关键在建成;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于"深化";全面依法治国,要抓住"总目标",突出"党的领导和宪法权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严"。就内在逻辑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国梦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其意义而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四个全面中,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举措,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提供基本动力、基本保障、基本支撑。法治是框架和轨道,也是理念和方法。重大改革需要于法有据,改革成果需要法治固化,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稳定性、规范性;依法治国首先要依规治党,依规治党才能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一致、辩证统一。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梦·法治梦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建设美好中国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时代因法治而辉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定性阶段而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要求的深刻论断。在党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将法治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标志着依法治国方略进入新的阶段,更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确立了新的功能导向和  相似文献   

11.
《前进》2015,(4)
<正>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一起,构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大任务和法治保障。一、全面依法治国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坚强保障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仅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2.
<正>全面依法治国与参政党法治化建设的关系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同志强调,统一战线"要着力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  相似文献   

13.
张建 《桂海论丛》2015,31(3):115-119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对国家治理所做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道路艰辛、任务繁重、挑战艰险,只有努力探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路径,才能落实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才能绘制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4.
全面依法治国就是全面确立宪法、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至高无上权威,全面发挥法治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的价值与作用,让法治文化、法律原则、法律规范全面融入国家治理和公民生活的全过程。全面依法治国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环节。全面依法治国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背后有深刻的历史基础。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到20世纪末分"两步走"达到小康社会,以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从十三大到十五大,分别将小康社会作为"三步走"的重要战略步骤和"两个一百年"、"新三步走"的重要战略基础;十六大指出世纪之交所达到的小康仅仅是总体小康,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在十八大之前,党的每次代表大会都强调要"全面改革"和"深化改革",但很少提到"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主题。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后我党历次会议都强调依法治国,并将依法治国与党的建设、人民当家作主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色;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概念;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确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题。邓小平多次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十四大首次把坚持从严治党写入党章的总纲;十五大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六个要求;习近平首先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深化了对三大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提供全面、明确、细致的改革指导方针和发展战略安排。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除了一般的立宪主义考量也即强调立宪、崇宪、施宪、维宪的法治价值追求之外,还有宣示并强调必须坚持我国既往数十年改革探索成果和路向的考量。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坚持法制建设的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法治中国建设战略目标的新内涵,也是我国法制建设进入精细化、科学化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当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法治一体建设,要重点抓住地方依法治理、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等基础环节,通过观念更新、制度创新、政民协力、共同推进、一体建设,逐步实现良法善治、法治中国的愿景。  相似文献   

17.
《时事报告》2014,(1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法治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的法治历程有力印证了法治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法治现代化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统一实现了法治建设与改革的双轮驱动。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全面依法治国应坚持顶层设计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法治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通过先行先试发挥试点在法治建设与改革中的价值,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自我完善,实现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法治强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相似文献   

20.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方略,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协同推进,共同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助于塑造中国共产党亲民惠民的为民形象;全面深化改革,有助于塑造中国共产党锐意创新的改革形象;全面依法治国,有助于塑造中国共产党良法善治的法治形象;全面从严治党,有助于塑造中国共产党清正廉洁的廉政形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每一个"全面",都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塑造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