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东北电影制片厂(现长春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电影制片厂,被称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接收了日伪在长春设立的满洲映画株式会社(简称"满映")的设备器材。8月下旬,中共长春市委地下党员刘健民、赵东黎组织原"满映"进步职员张辛实、马守清等人,组建了"东北电影技术者联盟"和"东北电影演员联盟",并于9月上旬,由张辛实领衔将两个联盟合在一起,成立了"东北电  相似文献   

2.
在人民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诞生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第一个具有较完备设备的电影制片基地",最初名为东北电影公司,1955年改称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在建立之初,它成功开展了"三化立功运动",实施了"七片生产计划",不仅迅速发展,开创了人民电影多个"第一",而且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中国电影摇篮".  相似文献   

3.
正与新中国同年诞生的《中华女儿》,是我党直接领导建立的电影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于创办之初拍摄的。它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东北的"八女投江"壮举,再现了八位抗联女战士为牵制敌人掩护主力,与日军血战到底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殉国的英雄业绩。初涉人民电影事业的艺术家,满怀虔诚地将她们的动人事迹搬上银幕,使之成为新中国第一部抗日题材的影片。影片生活气息浓厚,表演朴素真实,情节激动人心,有颇强的艺术感染力量,曾在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自由斗争奖"。  相似文献   

4.
1946年5月,国民党的大批军队占领了东北各主要城市。伪“满映”是远东最大的电影制片厂,虽然在国民党占领长春时只剩下一个空厂,但它仍然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电影宣传阵地。我党为了不使国民党利用这块阵地进行反共反人民的活动,在周恩来副主席的亲自领导下,中共党员、著名电影艺术  相似文献   

5.
在宣传画的范畴中,还有一类较为特殊的有着实际用途的宣传画,那就是电影海报,也可称为电影宣传画。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电影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迅猛发展。除了解放前遗留下来的电影制片厂以外,还建立了不少新的电影制片厂,如八一电影制片厂、峨嵋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等。几十年来,各制片厂先后拍摄了大量反映党领导的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史称″红色经典″。如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改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桥》《中华儿女》、《赵一曼》、《白毛女》、《刘胡兰》《董存瑞》、《党的女儿》等;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儿…  相似文献   

6.
正往昔的改朝换代,都是剥削阶级相互更替。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时代。曾被压迫与奴役的劳苦大众,第一次真正以"人"的姿态掌握自己命运。东北电影制片厂(即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1952年摄制的《六号门》,就是这一翻天覆地变化的生动缩影,通过对深受封建把头压榨的码头搬运工人,在党的领导下奋起反抗斗争,终于获得彻底翻身解放的生动描写,有力揭示了新旧社会的本质不同与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7.
正1953年初秋,我从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毕业,当时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急需演员,我便被分进"东影",成为新中国第一代职业电影演员,从此开始了电影表演生涯。进入电影厂几个月后,我首登银幕,参加了故事片《沙家店粮站》的拍摄,随后连续参加了《董存瑞》《妈妈要我出嫁》《刘三姐》等多部影片的拍摄,在拍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  相似文献   

8.
苏米 《党史文苑》2005,(4):24-25
在宣传画的范畴中,还有一类较为特殊的有着实际用途的宣传画,那就是电影海报,也可称为电影宣传画.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电影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迅猛发展.除了解放前遗留下来的电影制片厂以外,还建立了不少新的电影制片厂,如八一电影制片厂、峨嵋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等.  相似文献   

9.
窦应泰 《党史博览》2010,(7):25-28,50
“满映”,全称“满洲映画株式会社”.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时期在长春建立的一家电影制片公司。1945年8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在准备对东北的日军进行受降的同时,也考虑到如何接收“满映”的问题,并把接管“满映”列为接收长春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摄制的《钢铁战士》,是新中国电影初创时期最为受人瞩目的革命战争题材作品。它不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而且创造性地将人物推至战争前景,在尖锐激烈、跌宕变化的敌我冲突之中,成功塑造了人民战士英勇奋斗、视死如归的鲜明形象,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昂扬赞歌,上映后在国内外产生强烈反响,激发了广大观众对革命英雄的敬仰和爱戴。  相似文献   

11.
吴志菲 《党史纵览》2013,(12):42-45
侯波,著名新闻摄影家,1924年出生于山西夏县。先后在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游击队、西安八路军办事处青训班、延安保安处、延安大学工作学习,后历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影科科长、北平电影制片厂照相科科长、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摄影科科长、新华社摄影部高级记者及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等职,当选过中国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还受聘担任过中国图片银行名誉行长。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7,(4)
<正>《东北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创办的第一张地区报纸。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东北日报》经历了整个解放战争时期,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1945年11月1日,《东北日报》在山海关创刊,先后随军在沈阳、本溪、海龙、长春等地出版。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同年5月28日报社迁到哈尔滨。1946年12月18日,《东北日报》启用了毛泽东题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美术电影是从东影开始的。东影前身是“满映”(满洲映画株式会社)。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东北地下党接收了“满映”。1946年东北解放,“满映”随东北地下党撤退到兴山(今黑龙江省鹤岗市),组建了东北电影制片厂。当时做美术片没有什么人,只有一个日籍技术人员方明(持永只仁)。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上半年,长春市GDP增长7.4%,高出全国增速0.6个百分点,而同为东北副省级城市的沈阳、大连和哈尔滨,增速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唱衰东北的逆向舆论中涌现了正向样板。学界和媒体将其形容为"东北突围"的长春样本。深入分析"长春样本",不难看出,长春经济触底反弹、复苏反超是当地市委、市政府解放思  相似文献   

15.
兰州电影制片厂地处黄河之滨、丝绸之路重镇甘肃省兰州市,座落在兰州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段,是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所属的唯一的省级专业电影制片厂。兰州电影制片厂始建于1958年,占地80亩,拥有具备一定规模的影视生产设施基地及生产技术设备140余台(套),培养并拥有一支岗位门类较齐全  相似文献   

16.
窦应泰 《党史博览》2011,(8):34-37,39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在中共中央东北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当年由日本关东军总部设置在长春的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映”)基础上,组成一个全新的电影摄制机构——东北电影公司。随着东北解放战争序幕的渐次拉升,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指示精神,东北电影公司遂于1946年6月在舒群、  相似文献   

17.
<正>70-18 1961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朱洗教授的实验室里,一只无父的癞蛤蟆(蟾蜍)产卵传种,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这一成果表明单性生殖的后代具有足够的生殖后代的能力,人工单性生殖的研究获得了新的进展。朱洗教授的这一成果,由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科教片《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这部科教片在1962年荣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至今仍深受广大观众喜  相似文献   

18.
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在1963年摄制的军事题材影片<红日>,是继<南征北战>之后新中国拍摄的第二部大型战争故事影片.该片取材于1946年冬山东战场的孟良崮战役,气势恢弘,场面壮观.影片一经放映便在观众巾引起了强烈反响,片中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更是传唱一时.那么,这部影片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义有哪些曲折故事呢?  相似文献   

19.
在白区搞地下斗争,兵运工作很重要,它是在敌军中,争取官兵弃暗投明,发展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战略之一.中共满洲省委建立后,非常重视对东北军的兵运工作.先后将留日归国的共产党员赵唯刚(赵羽石)、刘伯刚及北满的共青团干部朱新阳派遣到东北陆军讲武堂做兵运工作.他们发展了卢透云、杨柄森等五、六名军官、军士入党,为在东北军中建党播下了火种.  相似文献   

20.
正《让我们荡起双桨》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新中国首部少儿故事题材彩色影片《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备受广大少儿喜爱。这首歌曲由刘炽作曲、乔羽作词,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旋律优美、动听欢快、脍炙人口,歌曲写意了新中国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自然风光和享受幸福生活的情景,抒发了长在红旗下的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这首儿童歌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