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求是》2014,(2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每年1 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在第一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依法治国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首要意义;指出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  相似文献   

2.
《求实》2014,(Z1):65-6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权威。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P32)贯彻落实《决定》关于维护宪法权威、全面实施宪法的重要精神,对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设立国家宪法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现行宪法通过、公布、施行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相似文献   

4.
韦天罡 《当代贵州》2014,(32):57-57
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当天,国家将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学界关于设立“宪法日”的提议,最早可追溯至1982年12月4日。那一天,正是现行宪法颁布之日。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设立国家宪法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现行宪法通过、公布、施行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5,(1):58
<正>答:《决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这是推进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的重要举措。从世界范围看,把本国通过、颁布或者实施宪法的那一天确定为"宪法日",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旨在提高公民对宪法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和国家观念。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四五"普法规划规定:"将我  相似文献   

7.
赫然 《新长征》2015,(3):7-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进行专题研究。全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作为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重大任务之一。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在我国的制度背景和现实国情之下,究竟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7月1日,从北京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该决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这其中,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主席、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副总  相似文献   

9.
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大量篇幅聚焦宪法,同时宣布推出~系列旨在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的重大举措,培养全民的“宪法至上”信仰。  相似文献   

10.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主义生活等方面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在刚刚闭幕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江泽民主席郑重表示“将忠实地遵守宪法”。李鹏委员长再次强调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始终把宪法的实施摆在首要位置,带头执行宪法,依照宪法的决定履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职责。”江泽民主席和李鹏委员长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15,(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浓墨重彩之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凸显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0月14日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再次修改宪法(简称修宪)部分内容即将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进入法定程序。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党全国人民关注,举世瞩目。为了进一步了解有关这次修宪的一些情况,本刊记者采访了我国著名宪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许崇德。  相似文献   

13.
向宪法致敬     
《学习导报》2014,(24):64-64
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将宪法实施日变成国家纪念日,是对宪法这一根本法的尊重。我们期盼,从此宪法在公民心中不再遥远,更多的人能亲近宪法,感触到宪法的关怀和温暖。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宪法权威更加彰显。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是执政之基,治国之本,必须严格遵循。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其核心是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  相似文献   

14.
坚持“三个代表”深化学习宪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崇德 《新视野》2002,(2):51-53
我国的现行宪法自从1982年12月4日颁布以来,迄今已19周年了。现行宪法是我国历史上最好的一部宪法。在19年的光辉里程中,宪法作为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的最高行为准则的根本法,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1998年6月16日,李鹏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次讲话中指出:“依法治国,归根到底就是依照宪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把宪法的实施摆在首要位置。”这个讲话凸显了宪法在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我们的国家沿着宪法指引的道路和方向迅猛前进,取…  相似文献   

15.
<正>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答:《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强调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是增强国家公职人员宪法观念、强化宪法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推动宪法实施的一个重要举措。《决定》提出要在我国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这对于加强宪法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全会部署和要求,通过法定程序,尽快出台具体实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人语】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指明了开展宪法解释的程序要求。宪法解释建议权是我国宪法修改建议权的一部分,明确并发挥其功能可以有效降低宪法修改频率,维护宪法的高度稳  相似文献   

17.
《前线》2014,(1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作为会议的主题,这在党的全会上尚属首次。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法治在中国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地位。法治权威,首先是宪法法律的权威,没有宪法法律的权威,就谈不上法治的权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  相似文献   

18.
当新中国刚刚建立时,中国社会还处于过渡时期,来不及制定宪法。当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但毛泽东一直考虑制定宪法这样一件大事。按照他的设想,新中国制定宪法,要有三年的准备期,中央是同意毛泽东这个意见的。到1952年10月,三年准备期已到,毛泽东立即把制定宪法的事提上中央日程。根据他的建议,1952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1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通知》。通知中的主要内容就是毛泽东的判断和决定:三年准备期已经顺利完成,拟于1953年2月召开党的代表会议,研究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批准国家五年计划纲要,修改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新的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机构。就在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机构面临变化时,发生了高岗、饶漱石事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未能按时在1953年2月召开,但是,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虽然没能按时召开,但制定宪法的准备工作没有停止,一直在进行着,而且,毛泽东决定,自己亲自挂帅抓这件国家大事。  相似文献   

19.
宪法和普通法律,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制定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宪法和普通法律各自的特征又决定了它们有着严格的区别,这种区别使得宪法和普通法律产生了以下三种关系: (一)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在宪法中规定了国家的一些根本制度和人们必须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如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国家的结构形式;公  相似文献   

20.
白杨林 《奋斗》2014,(11):64-6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于10月28日正式公布。这是一部依法治国的纲领,也是中国未来法治领域改革的路线图。《决定》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正式就职时要公开向宪法宣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