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福顺 《当代贵州》2011,(29):36-36
我们必须抢抓发展文化产业的大好机遇,将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力争在“十二五”期末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我省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2.
文化也是生产力。一直以来,我们对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它是经济、政治的附属物。事实上,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文化事业的繁荣,一手抓文化产业的发展,把两者统一起来。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姜晓安 《奋斗》2010,(12):21-21
<正>"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我省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紧紧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围绕推动文化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抓住加快文化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注重体制机制改革和内容创新,注重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注重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力争将其打造成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4.
今年5至8月,我与省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办公室的同志一道,就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在省内外进行了一系列专题调研活动,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事业的思路更为清晰。我也深深感到,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如大潮汹涌,只要我们励精图治,培育好文化市场,搞活市场主体,促进文化资源与生产要素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我省的文化产业就一定能从精神文明的看点,成为经济建设的亮点,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近几年来,我省的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取…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而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影响力远没有发挥出来。能否重新审视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抓住文化产业发展契机,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机遇与挑战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发源和形成于甘肃的伏羲文化、敦煌文化、丝路文化,不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我们与世界文化的桥梁和纽带。自古以来,甘肃就是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发展的沃土,造就了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河西走廊存留的长城及众多的古遗址。以《丝路花…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在山西省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从山西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实况来看,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有自身的特点和独有的优势,要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山西的文化产业,就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理顺文化产业发展机制;突出文化旅游的地位,重新审视和发展文化旅游业;实行内外兼修的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地壮大规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构建适合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不可能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但结合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省近年来坚持“打基础、管长远”的战略方针.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较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府强力推进.新兴业态日益勃兴.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总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我省文化产业从容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发展文化产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我们要深刻理解并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充分利用山西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推动山西文化产业的繁荣,促进山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一、进一步明确对文化产业的认识所谓文化产业,就是以文化为主要资源,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赢利,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浪潮中文化和经济互相渗透而形成的新兴产业,作为天然的绿色产业和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山西省的转型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山西省文化产业的生产要素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山西省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大力发展山西文化产业、提升山西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本文从资源、基础设施、资本、人才和技术等方面分析和研究山西文化产业的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0.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特色鲜明,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有明显的优势。近日,我省制定了《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2005~2020年规划纲要》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这些文件将对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正确估量中原文化的价值以及我省文化产业的特点,实现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我省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促进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文化强省,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研究。为此,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文章,对建设文化强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杨翰卿 《学习论坛》2005,21(9):7-10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特色鲜明,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有明显的优势。近日,我省制定了《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2005~2020年规划纲要》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这些文件将对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正确估量中原文化的价值以及我省文化产业的特点,实现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我省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促进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文化强省,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研究。为此,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文章,对建设文化强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田宪臣 《学习论坛》2005,21(9):10-12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特色鲜明,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有明显的优势。近日,我省制定了《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2005~2020年规划纲要》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这些文件将对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正确估量中原文化的价值以及我省文化产业的特点,实现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我省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促进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文化强省,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研究。为此,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文章,对建设文化强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竞争的新兴领域和战略重心,其关键就是要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我省要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就必须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支撑,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做好整体发展规划,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做优环境和平台,加强与京津对接和对外合作,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催生和打造文化精品,塑造文化品牌,强力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一)改革大潮,激荡神州;三湘四水,百舸争流。随着“十一五”规划长卷的渐次舒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使命历史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今年6月召开的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伯华指出,全省各级各部门都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用国际的视野来谋划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把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全国最活跃、最具竞争力、最具国际化风格、最具湖湘文化底蕴的特色产业。这大气磅礴的构想,是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部署;这铿锵有力的声音,是我们迈向文化强省的庄严号召。(二)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是文化发…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而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必然引起文化冲突,这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积极应对外来文化挑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前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黎明 《党的建设》2012,(2):14-15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我省文化大省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将我省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怎样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性产业是我省文化大省建设面临的当务之急和头等大事。2011年年底,省委、省政府首次召开了全省文化产业大会。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行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副省长成辉。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06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西部文博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本届西部文博会坚持以新的文化发展观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彰显了西部文化风采,推动了文化经贸合作,同时也为促进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开启"文化强省"新的航程,有利于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06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西部文博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本届西部文博会坚持以新的文化发展观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彰显了西部文化风采,推动了文化经贸合作,同时也为促进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开启"文化强省"新的航程,有利于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化出国门     
2006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06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西部文博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本届西部文博会坚持以新的文化发展观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彰显了西部文化风采,推动了文化经贸合作,同时也为促进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开启"文化强省"新的航程,有利于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舞动的神韵     
2006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06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西部文博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本届西部文博会坚持以新的文化发展观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彰显了西部文化风采,推动了文化经贸合作,同时也为促进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开启"文化强省"新的航程,有利于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