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937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领导人张闻天、毛泽东、朱德等来到延安机场,给隆冬的延安机场增添了热烈喜庆的气氛.在盛大的欢迎仪式上,毛泽东致词说:欢迎从昆仑上下来的神仙,欢迎我们敬爱的国际朋友,欢迎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们.你们同到延安是一件大喜事,这就叫做"喜从天降".毛泽东说的这些"神仙"和国际朋友,就是从莫斯科回到延安的王明、康生等人.  相似文献   

2.
陕北。延安。 1937年 11月 29日,一架飞机在延安的简易机场降落。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委员王明偕同康生等人缓步走下飞机。中共中央领导人张闻天、毛泽东、朱德等在机场热烈欢迎。毛泽东以“饮水思源”为题致欢迎辞说:欢迎从昆仑山上下来的“神仙”,欢迎我们敬爱的国际朋友,欢迎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们。你们回到延安是一件大喜事,这就叫做“喜从天降”。 然而,毛泽东用他那热情的怀抱迎接回来的王明并没有改掉忽“左”忽右的作派,此次回国更以为掌握有共产国际的新精神,因而显示出一派“钦差大臣”的姿态…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王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熟悉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王明,20世纪30年代他推行的“左”倾错误路线统治全党达四年之久,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尽管如此,当王明奉共产国际之命从莫斯科回国参加抗战时,毛泽东亲自去延安机场迎接,并称他回到延安是“喜从天降”。然而,以共产国际“钦差大臣”自居的王明又是如何对待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呢?  相似文献   

4.
孙金根 《世纪桥》2000,(2):40-44
1937年隆冬时节,陕北高原寒气逼人。11月29日,在苍茫的天空中,一架飞机呼啸着向延安飞来。机舱里,靠窗坐着一位派头十足的年轻人。他个子矮小,看上去不过三十三四岁。此人便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委员和候补书记王明,又名陈绍禹,从莫斯科归来。他满面春风,不时与身旁的康生谈天,不时观赏窗外的冬景。一、“喜从天降”:“神仙”王明奉命回延安,毛泽东在寒风中迎接。这是王明从莫斯科第二次归来。第一次是1929年4月,王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结束后回到上海。1930年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后,他…  相似文献   

5.
1937年11月29目,在莫斯科“逍遥”了6年之久的王明回到延安。12月9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王明作了题为《虫口何继续全国抗战与争取抗战胜利呢》的报告,脱离实际地提出全国抗日部队“统一指挥、统一编制、统一武装、统一作战行动”等主张,遭到毛泽东等人的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6.
博采之窗     
王明,这个曾是毛泽东最大的竞争对手,却于1940年写下《学习毛泽东》一文,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1940年5月3日,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在延安举行开学典礼,王明在会上作了《学习毛泽东》的演讲。他说:“对于青干学校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7.
1956年9月,毛泽东对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说,他在见到斯大林之前,从感情上讲他对斯大林就不怎么样。这是为什么?除了斯大林个人性格因素外,主要是因为斯大林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犯过错误。这不仅仅是指王明问题,抗战胜利后,斯大林在中国革命问题上做的一些事情仍然使毛泽东感到不满。1945年8月,斯大林发来一封电报,毛泽东说斯大林“不让我们革命”;1949年1月,斯大林发来另一封电报,毛泽东说斯大林想搞“南北朝”1945年8月20日,苏联红军驻延安情报组给毛泽东转来一封密电,落款用的是“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当然,谁都知道它出自…  相似文献   

8.
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邓小平生前曾四次回延安。第一次,1938年9月。8月15日,中共中央电告邓小平回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时任一二九师政治委员的邓小平从华北前线动身,于9月回到延安。9月29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桥儿沟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项英、王明、博古、王稼祥、彭德怀、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38人参加了会议。张闻天致开幕词,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毛泽东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关于地方…  相似文献   

9.
王明——"昆仑山下来的神仙",在延安受到了热情的欢迎,他的到来被当做"喜从天降"的大喜事。可是这位"天上地下,惟我独尊"的"神仙"却凌驾于党的领导之上,干起了兴风作浪的勾当。  相似文献   

10.
1938年3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受党中央和毛泽东委托,乘飞机取道新疆赴苏联,前往共产国际完成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党中央和毛泽东派任弼时此行共产国际,还得从王明回国说起。1937年11月29日,共产国际派苏联专机送王明、康生回延安。在此之前,王明在共产国际呆了整整6年。由于共产国际远离中国革命实际,对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不太了解,王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得到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高度信任。1931年10月,王  相似文献   

11.
1938年8月初,从莫斯科回到延安的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指示:"中共中央内部应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王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应争当领袖".季米特洛夫的这一指示实际上表明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中共领袖人选的态度.那么,共产国际和苏联领导人为什么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为中共领袖,而放弃曾经一度看好的王明呢?  相似文献   

12.
丁晓平 《党史博览》2009,(12):23-25
因为整理、编辑、校订红色经典读物《毛泽东自传》和尘封60年的连环画《少年毛泽东》,笔者有幸从一位民间收藏者手中发现了延安整风时期中共中央关于“王明中毒事件”调查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3.
1944年11月10日,王震率南下支队(三五九旅一部)从延安出发,途经7个省,历时688天,于1946年9月27日回到延安,行程两万余里,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又一个奇迹,毛泽东称之为“第二次长征”。  相似文献   

14.
从毛泽东主席重庆谈判酬宾,到周恩来日内瓦会议宴宾,从朱德元帅品酒吟诗论韬略,到邓小平举杯庆寿,立下新中国基业的四位伟人,都与中国历史名酒泸州老窖结缘。四伟人喜饮美酒、以美酒款宴宾朋的故事,如今细细品来,如涓涓暖流,令人回味。毛主席与泸州老窖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等人从革命圣地延安飞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谈判,史称“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屡次宴请谈判代表和社会各界朋友,而宴席上用得最多的就是泸州老窖大曲酒。后来,张治中将军隆重设宴款待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宴会上,毛泽东受到了极为热情的欢迎,各界名流都…  相似文献   

15.
斯夫 《党史博览》2005,(7):11-15
毛岸英兴奋地欢呼:“只要让我上前线,干什么都行!”毛泽东不无幽默地说:“要是传到杜鲁门的耳朵里,又要说我毛泽东好战喽!”1950年10月7日晚上,毛泽东特地在北京中南海设下家宴,为即将赴东北就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彭德怀送行。毛泽东没有专门的餐厅,宴会就在书房兼办公室、客厅的菊香书屋内举行。由于江青因事外出,在场的只有3个人:毛泽东、彭德怀、毛岸英。彭德怀早就知道毛岸英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长子,但两人一直未见过面。直到1946年,毛岸英从莫斯科回到延安,他们才第一次见了面。毛岸英在延安学习时,彭德怀还表扬过他。…  相似文献   

16.
张闻天是“开明君主”,这话是毛泽东说的。张闻天听到了以后高兴地说:“这是毛主席对我的最高评价。” 毛泽东的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常说,中共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的确,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开始进入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在之后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林木 《党史博览》2013,(1):2+57-F0002,F0003
1947年3月,胡宗南部进攻延安时,敌我兵力对比悬殊:国民党军25万余人,解放军2.6万余人。胡部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兵员充实,装备精良,有一定的战斗力。3月12日,从前线回到延安的彭德怀向毛泽东建议,在贺龙回到延安之前,由他暂时统一指挥在陕北的解放军,以便粉碎胡宗南的进攻。毛泽东说:"很好!"16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边区各兵团及一切部  相似文献   

18.
从毛泽东主席重庆谈判酬宾,到周恩来日内瓦会议宴宾,从朱德元帅品酒吟诗论韬略,到邓小平举杯庆寿,立下新中国基业的四位伟人,都与中国历史名酒泸州老窖结缘。四伟人喜饮美酒、以美酒款宴宾朋的故事,如今细细品来,如涓涓暖流,令人回味。毛主席与泸州老窖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等人从革命圣地延安飞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谈判,史称“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屡次宴请谈判代表和社会各界朋友,而宴席上用得最多的就是泸州老窖大曲酒。后来,张治中将军隆重设宴款待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宴会上,毛泽东受到了极为热情的欢迎,各界名流都…  相似文献   

19.
王明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四任领袖,既是一个不光彩的人物,又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反面教员”。本文着重叙述了王明在1937年之后的几个生活片断,希望它对读者全面了解认识王明其人有所借鉴。 1 1937年11月29日,一架苏联专机经新疆飞抵延安,那是送王明、康生等人回国的。  相似文献   

20.
1944年11月10日,王震率南下支队(三五九旅一部)从延安出发,途经7个省,历时688天,于1946年9月27日回到延安,行程两万余里,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又一个奇迹,毛泽东称之为“第二次长征”。 毛泽东精心部署,谋南征。嘱王震做好全军覆没的思想准备 1944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第7个年头,毛泽东在延安精心筹划新时期战略部署,确定了巩固华北、华中,发展华南的战略方针,计划四路大军分别向华南发展,其中王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