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政报》2012,(Z1):118-119
盂县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率先全市发展,建设全省强县"的奋斗目标,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科技工作新思路,全力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着力提升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引领能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一个提升。就是促进科技工作整体形象的提升。2007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县科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率先全市发展,建设全省强县”的战略目标,以落实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为主攻方向,兴调查研究之风,重科学决策之责,树求真务实之形。扬绩效至上之威,进一步将科技工作融入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来.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山西政报》2013,(17):31-32
灵石县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不断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紧紧抓住全省综改试验和扩权强县"两个试点"机遇,全面实施"十二五"战略部署,加速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经济社会朝着又好又快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4亿元,增长1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6.9亿元,增长20.4%;固定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4.
<正>睢县位于商丘、开封和周口三市接合部,北临连霍、南靠商登,距离郑州航空港仅一个小时车程,是商丘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西向延伸的必经地。近年,睢县紧紧围绕"争先晋位、富民强县"的总目标,以产业集聚升级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现代城镇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发展,支持促进产业集聚,抢抓发展机遇,变边缘为前沿,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强力推进产城融合,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初步形成制鞋制衣、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实现产业从无到有、规模由小到大、发展由弱到强的重要转变,"四大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昔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和市委"两个全面"战略部署,把加快转型作为推动发展的主旋律,着力在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中走好昔阳强县之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为进一步贯彻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昔阳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这一难得的政策机遇,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力推进清洁能源绿色布局,全县清洁  相似文献   

6.
《前进》2014,(9):42-42
<正>近年来,灵丘县以争创"人才工作先进县"为载体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到本县创业,为全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一、规划先行,政策助力,在"想来"上做文章。县委县政府抢抓灵丘被省、市确定为"扩权强县试点县"的历史机遇,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吸引力强的引才政策,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一是抓住规划制高点,加强顶层设计。县委组织部门集中力量,结合县情,精心编制了《灵丘县  相似文献   

7.
王娟 《群众》2010,(8):27-27,38
<正>近年来,我们响水县紧紧抓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级战略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依河傍海的优势,加快推进河海联动开发,以人才优先发展为引领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强县,从而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围绕特色产业的兴起,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江苏裕廊化工、联化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响水,全县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李志勇 《创造》2012,(9):70-73
云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国土面积3760平方公里,辖7镇5乡,总人口45万人。近年来,云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和"非公富县"战略,全力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为"富民强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每年将70%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建设,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县各族群众新疆和布克赛尔县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县名意为"梅花鹿出没的地方"。县内矿产资源丰富,金属非金属开发前景广阔。为推进和布克赛尔县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县深入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带动、城乡一体化和文化强县战略,加速新型工  相似文献   

10.
龙岗区坚持产业第一的原则,以产业发展引领城市发展,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未来5年的首要任务,不断推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实现由"产业大区"向"产业强区"的根本性转变,努力将龙岗打造成全市新兴产业支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新特区"。创新机制,建立产业转型升级的制度体系。在全市率先实施淘汰低端企业五年计划,推动来料加  相似文献   

11.
马尚云 《政策》2012,(6):61-62
近年来,长阳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发展环境,精心培育以"尊商重企"为核心的发展文化,大力实施"项目兴县、产业强县"战略,全力打造"百亿清江健康食品产业谷"。目前,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达到80多万亩,"资丘木瓜"、"火烧坪包儿菜"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江鱼"被授予"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火烧坪"高山蔬菜等6个产品荣...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梁山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县大局,做到"六个坚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推进了全县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一、坚持工业强县,做活力梁山建设的助推者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工业强县"为目标,把"关于加大专用汽车产业扶持力度,加快工业强县建设步伐的议案",确定为大会议案,成立了专门督导班子,组织了督导活动,听取审议了县政府关于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要求对全县专用汽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同时整顿规范专用汽车生产及二手车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使用假冒伪劣  相似文献   

13.
傅继成 《政策》2013,(8):53-54
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是"竞进提质",县域经济是竞进提质的主战场。近年来,我市抢抓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和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机遇,坚持"四化同步、一体发展"的原则,加大改革创新、政策扶持、科技驱动力度,深入推进城市转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同时获评"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一、壮大产业集群,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把工  相似文献   

14.
蓝海洲 《当代广西》2012,(24):49-49
为全面实现“加快转型提质,建设幸福巴马,为建成全国养生旅居胜地”的目标,加快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巴马瑶族自治县开展“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以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均排在河池市前列。  相似文献   

15.
廉毅敏 《前进》2012,(7):12-15
国家把山西作为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大载体、大平台。作为省会城市,太原市一定要牢牢抓住综改试验先导区建设的战略机遇,突出“四化”路径和“五区”建设,以创新的精神全力做好这篇大文章,努力在全省率先走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6.
张越轶 《前进》2011,(10):24-25
在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旗帜指引下,曲沃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山西启动“综改试验区”和临汾规划建设“山西国际陆港综合保税园区”的重大战略机遇,立足县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确定了大力实施产业强县、城建靓县、文化立县三大战略,努力把曲沃建成全省千万吨钢铁基地、全省最大的设施蔬菜基地和全国晋文化研究开发基地,全力推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人全市第一方阵、跻身全省30强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7.
陈玲玲 《政策瞭望》2012,(10):37-38
温州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已经到了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两海两改"四大国家战略的确立和实施,为当前温州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提供了重大的机遇和动力。龙湾作为温州"1650"国际化大都市版图的中心城区、温州航空大都市的核心区块,地位重要,使命光荣,优势明显,如何在"两海两改"中抢抓战略机遇,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赢得主动,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8.
段新 《山西政报》2011,(Z2):4-5
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富民强县"为目标,抢抓机遇,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开创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协调共进的新局面。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3.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43亿元,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19.
《山西政报》2013,(8):2
2012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晋中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转型综改和同城发展两大机遇,全面落实"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和"实质性推进同城化"的两大任务,高举同城化龙头,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域城镇化,继续实施了市城区"百亿市政重点工程"。市城区市政重点  相似文献   

20.
王雄 《今日海南》2012,(8):44-45
陵水黎族自治县地处海南岛东南部,千山竞秀的吊罗山脉横贯西北,碧波万顷的蓝色大海静卧东南,西南与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三亚毗邻,东南濒临南海,素有"珍珠海岸""鱼米之乡"的美誉。2006年至2010年,陵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连续五年增幅位居全省第一;2011年全县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8亿元,创历史新高,约是7年前的40倍,7年来地财收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年均递增107.64%,被誉为"陵水奇迹"。总结陵水大发展的经验,其"秘诀"在于立足"六大"优势,努力打造旅游强县、开发强县、先行强县、海洋强县、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