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尔干知识社会学研究与宗教社会学研究是交织在一起的,知识社会学研究安置在宗教研究当中。涂尔干不满西方知识论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之争,试图通过对范畴的社会起源分析超越唯理论和经验论。基于人性二重性认识,涂尔干否定把理性思维还原为个体经验,通过"集体表现"和"个体表现"一对概念工具论证"范畴的社会起源"假设。  相似文献   

2.
SECI框架下的企业知识转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知识转化能力已成为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在提出知识的四种基本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SECI框架下以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为目的的层级间知识转化和基于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的组织间知识转化,并对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社会建构—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是一个不断生成着的概念。人的知识是在社会中不断建构起来的,它具体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起来的。知识的建构过程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即作为合法化的教科书知识与建立在个人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知识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充斥着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在看似客观公正的知识传输背后隐藏着不同权力和利益之间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自从国际关系擘作为一个制度性的学术性学科在20世纪早期觉醒以来,它的发展历程的一个纬度的"外史"就表现为国家知识霸权的变迁.国际关系学的国家知识霸权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国际关系学由最初的两战期间的英美知识共治,以英国为主的"英国知识霸权"转变到二战后的"美国知识霸权",中间夹杂美美间的知识交锋,主要是英国做知识上的反抗,再到美国一家知识独霸、冷战后的美国知识霸权与对美国知识霸权的挑战同时并存的"后美国知识霸权".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引发了中小学教育知识的第二次转型。这种转型既表现在教育知识观从知识本位向儿童本位的转向,也体现为教科书文体由文言向白话文的转变,同时还表现为教育知识取向从实用向人文性方面的转轨。无论哪一种转型,都引发了不同群体的批评。这种基于各自立场的批评与反批评,反映了人们对待教育知识转型过程中"经典"与"通俗"、"实用"与"人文"、"文化"与"兴趣"之间不同取向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品是人类在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通过脑力劳动、依靠知识、智力等要素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成果,并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的。本文通过对知识产权中知识的阐释,揭示知识的专有属性,并赋予其法律依据,准确定位。在从知识到公共产品的发展过程中,知识的专有性与作为公共产品的社会性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更好的利用知识,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7.
廖根为 《犯罪研究》2008,(6):35-41,47
网上交易犯罪是一种经济利益驱动型犯罪,其犯罪成因可通过经济犯罪基本模型进行研究。作为常见的经济犯罪成因分析模型,犯罪成本收益理论认为:网上交易犯罪与犯罪预期收益有关,犯罪预期收益越大,犯罪越可能发生;与直接成本、心理成本、道德成本、竞争成本等间接成本有关,成本越小,犯罪越可能发生:与犯罪被惩罚的概率有关,概率越小,犯罪越可能发生;与被发现犯罪被惩治因数有关,已发现犯罪受到惩罚的概率小,其犯罪可能性也越大;还与个人心理恐惧常数有关,心理恐惧常数越小的个人,其犯罪概率越大。所以,可通过犯罪收益、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机会成本、侦查措施、个体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控制犯罪。  相似文献   

8.
《诗·小雅·巷伯》《节南山》《大雅·崧高》《烝民》《鲁颂·閟宫》的"叙述者"皆采用在卒章"自述其名"方式"显志"的叙事结构模式,即在叙事文本中以"真实作者"替换了叙述者"我",是一种最典型的"公开的叙述者",其共同特点就是叙事主体显性评价与自我意识的不断强化。由此而开创的在诗歌叙事文本中"卒章显志"的叙事模式,对后世中国诗歌乃至个体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印度建立了全球最为齐全、完善的传统知识数据库治理体系。以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人民生物多样性注册系统为典型代表的传统知识数据库为印度传统知识保护提供切实助力,并使其成为世界上传统知识保护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对印度传统知识数据库治理体系动态研究,有助于对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领域现状和问题进行评估与反思并提出完善建议。印度传统知识数据库创设、运营和治理具有"公共利益导向、法律机构保障、符合数据伦理、循序持续推进和允许多方参与"等经验,但也存在"缺乏统一数据收集、整理、登记和归档标准""运营实施操作规则仍有待具体明确"等问题。结合印度相关领域先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检视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创设、运营和治理领域存在"公共利益维护缺失、行政监管体制与法律配置不当"等缺陷的基础之上,提出如下建议:创设提供"在先技术"功能的传统知识专门数据库,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搜集、整理、登记和归档行业标准,完善中医药传统知识法律保护实施细则与设置行政主管部门与行政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约束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商业经营行为,鼓励数据库运营商自行创设运营实施操作规则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医学生的法律意识,谨慎地对待患者的生命权与健康权,防范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本文以《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制度及相关卫生法规为切入点,评估医学院校学生对医疗损害法律制度的认知现状,对学生进行医学法学知识测评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与临床实践存在很大差异,在校生与实习生、西医类专业与中医类专业学生医学法学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实习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本研究提示,学生对医疗损害法律制度的认知不足与教师卫生法学知识的不足、学时有限、医学与法学课程缺乏学科间的交叉整合、缺少复合型师资、专业类别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