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刊综合 《创造》2013,(8):74-75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空间过度扩张等一系列"城市病"。特别是城镇资源分布不均、规模结构不尽合理,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不够、集群效率不高;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功能不砖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要治好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建设城市群。  相似文献   

2.
《群众》2020,(19)
正总部经济具有明显集聚效应。作为一种高端经济形态,不仅能够集聚资本、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也是城市产业升级和职能转变的"催化剂"。近几年来,南京市建邺区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主动服务南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球创新名城和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的现实需要,高质量建设总部经济集聚区。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区域,也是各种资源集聚的中心和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城市中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发达,产业集群明显。城市的这种资源集合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配置,可以加速推进以城市为中心的整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反之,则可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聚中心。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历来都非常重视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问  相似文献   

4.
文化与经济不断融合的背景决定了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环境来看,高能级城市具备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和要素,拥有适宜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区位优势。从空间布局来看,因为文化产业的生产和组织柔性较高,具有寡头市场结构特征,集聚能够提升消费者的区域文化认同感并产生创新的环境和制度条件,所以外部经济效应尤为显著,从而导致空间集聚。从城市内部产业空间结构来看,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应选择城市文化产业功能区的空间模式,纽约、伦敦的表演艺术和媒体产业集聚区的成功提供了相关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5.
普永贵 《创造》2001,(4):7-8
“发展极──增长点”理论认为:从空间上看,经济增长在每个地区并非以同样的速度进行,由于某些部门或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或行业的集聚,会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的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迅速增长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的地区和大城市中心。这些地区和大城市中心称为发展极,这些城市和地区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点。发展极分为吸引中心、弥散中心两类,作用是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利用发展极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策略,历史上就有成功的先例。例如巴西政府于1967年采取发展极战略,在落后的亚…  相似文献   

6.
在大伦敦由小变大的规划发展过程中,"田园城市"、"卫星城市"、"组合城市"和"区域规划"等规划主张对伦敦城市格局、产业分布和区域规划等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宝贵经验:以问题为导向,与时俱进优化空间战略规划布局;采取大区域视角,引导城市有序发展;突出中心城区的集聚效应,发挥辐射、带动功能等等。在分析广州城市规划发展的变革及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借鉴大伦敦城市规划发展的经验,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广州建设成为引领型全球城市:要充分考虑广州的资源环境承载限度,科学控制城市规模;在新兴产业发展背景下调整城市空间格局,实现协同发展;重视广州的城市生态与城市特色,整体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开展广州城市品牌塑造与营销,建设"活力全球城市"。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15,(4)
海南建省办大特区以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城镇化呈现如下主要特点:一是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但总体水平偏低,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比较显著;二是海南省城镇化质量差,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三是城镇规模小,集聚能力较弱,区域人口城镇化进程不均衡;四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落后,人口素质提升乏力。海南省城镇化必须与海南的资源禀赋相结合,确定海南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为此提出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职住空间关系是城市居民与企业空间选址及空间均衡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研究表明: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形态的变迁是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产品市场的空间均衡结果,具有内在的经济学逻辑,同时也符合城市化发展以及城市扩张过程中对集聚的外部不经济的克服要求。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集聚经济与拥堵成本共同决定了最优城市规模,但学术界对于特大城市的人口控制仍存在较大争论。当前,中国特大城市人口调控困难重重。由于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巨大的非户籍福利差距,以及特大城市内部中心城区和外围区域巨大的公共资源差距,在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堰塞湖",阻挡了人口在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自由流动。特大城市人口调控绝不能局限于该特大城市本身,而必须立足于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体系,既"瘦身",又"提质",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成效。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20年的高速工业化发展,长三角区域正在从工业增长中心向技术创新中心转变,其中县级区域工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专利数明显上升的事实说明创新型国家的地域范围发生了一个根本性变化:越来越多的县级区域成为制造基地和创新集聚区,替代了传统的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力的空间扩展速度及范围是惊人的。其政策含义就是有更多创新产出的区域应该积累更多的科技资源,而国家科技资源流向技术创新能力上升的区域将会提高整个国家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必然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增长极理论,以上海与浙北区域经济关系发展为例,解构上海与浙北的区域经济关系发展历程.两地从明清时期的"邻域渗透型区域经济关系"发展到近代集聚为主、扩散为辅的"腹地中心型区域经济关系",再发展到当代扩散为主、集聚为辅的"腹地中心型区域经济关系".上海开埠后,扮演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角色,引领长三角区域经济关系构架的变迁和转型.明清至近代,上海与浙北区域经济关系的发展,是上海与长三角其它地区和整个长三角经济关系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2.
钱志中 《群众》2017,(14):66-67
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往往以城市为中心发展,包容、开放、多样化的城市对创意者具有集聚效应。但近20年来,澳大利亚创意产业从城市中心向郊区位移的轨迹非常明显,且步伐不断加快。在1991-2001年间,悉尼远郊蓝山地区的创意产业便经历了持续十年的增长,怀昂、卡姆登和卧龙迪利等远郊地区创意产业的增长率在过去20年间也远远超过悉尼和马利克维尔。除却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等中心城市,澳大利亚非中心城市、城市边缘、城市远郊创意经济的地理空间延伸路径也值得关注。深入探究澳大利亚创意工作者迁徙的外部和内部驱动因素,以及对创意产业集聚的影响,可以为我国进行创意产业空间布局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提升各城市间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关联程度,对于实现该区域的协同创新和经济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选取湖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4—2016年湖北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关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关联特征明显,网络密度呈现下降的趋势,网络等级、网络效率呈现上升的趋势;(2)湖北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网络结构由"一核(武汉)多次(襄阳、宜昌、荆州、鄂州)"逐渐向"一主(武汉)两副(襄阳、宜昌)"的特征发展,武汉、宜昌、襄阳、鄂州、荆州的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值处于上游水平;(3)板块一(仙桃、神农架、潜江、荆门、襄阳、十堰)属于"净溢出"板块,板块二(天门、宜昌、荆州、恩施)属于"经纪人"板块,板块三(咸宁、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属于"双向溢出"板块,板块四(孝感、随州)属于"净受益"板块。应从多途径构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空间关联"通道"、增强"一主两副"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和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合作平台的构建等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引导,提升湖北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空间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14.
赵祥 《岭南学刊》2013,(4):98-103
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我国海洋产业的空间集聚水平不高,并在动态上呈下降趋势。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发展存在着"高专业化、高集聚,高专业化、低集聚,低专业化、高集聚,低专业化、低集聚"四种不同类型,其中实现了海洋产业高专业化、高集聚的地区数量最少,海洋产业集聚的增长极功能尚未显现。因此,应努力推进海洋产业集聚,发挥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培育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15.
正一、大都市区发展历程20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城市化进入鼎盛时期,全国性的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聚的直接后果致使中心城市向郊区不断扩张,开启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进程,大都市区开始形成。郊区城市化的发展,使郊区经济水平不断得到提升,而城市为了保持自身的经济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其主要方式是兼并周边尚未形成城市的地区,其结果就是两个大城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缩小,共享的资源越来越多。大都市区形成后,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碎片化"的政府结构与渐趋一体化的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即"碎片化"的小政府不能满足公共服务一体化要求的矛盾。为了缓解这一矛盾,美国在政府结构和层级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官锡强 《当代广西》2014,(15):50-51
正中心城市是以区域整体为依托,通过与其他城市的要素交互,信息、基础设施等网络相连接,共同构成地域综合体。它是区域内资金、商品、技术、人才和信息活动交互的中心,具有比一般城市更强的规模优势和经济实力,具备更为完备的产业实体经济,能够发挥比一般城市更为高端的服务功能、更高端的产业带动能力,发挥其特有的极化与扩散效应,带动区域以及区内其他城市的发展。换言之,中心城市的经济、产业实力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的整体"硬"实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7,(12)
<正>在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徐州发挥"三个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在淮海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发挥龙头作用"。面对使命重托,徐州自觉担当,构建新型城市群,推动已有基础和区位优势转为发展优势,着力打造"四个中心",提升城市集聚能力和首位度,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一座更具实力、令人信服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正在崛起。担当"龙头"重托引领淮海经济区发展在我国区域经济版图上,淮海经济区囊括苏鲁豫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恩施市着力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突显城市经济的主体地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其基本做法是: 一、规划定位,集聚发展优势。充分考虑恩施城的自然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特点和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将恩施定位于"山水园林城、民族风情园、武陵山区物资集散中心"。按照  相似文献   

19.
“大都市圈(带)”的概念是法国学者戈特曼于1961年提出的,指呈带状分布、规模很大的城镇集聚区。城市经济圈不仅是一国经济的核心区域,同时也是世界经济的重心区。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交通、通讯条件下人口、资金、物资、技术、信息高度集聚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戈特曼认为大都市圈  相似文献   

20.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城市集聚区则是经济发达、城市高度集聚并向外扩散而逐步形成的城市化区域(称之为城市群)。在中国东部地带区位条件好、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方,正在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集聚区─—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地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唐地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抗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胶东半岛地区(包括胶济沿线)。这五大城市集聚区呈现的城市群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在一定的意义上反映着中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