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实施,首次明确了北京市个人及单位做好垃圾分类的法定责任和义务,使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的落实有了责任主体和第一责任人,标志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分类时代。北京市的生活垃圾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不仅是全国最早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城市,也是全国第一个为生活垃圾管理立法的城市。早在1996年12月,北京市就开始倡导居民垃圾分类,至今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明确了北京市垃圾分类的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四大基本品类,强调了垃圾分类的收集运输处理过程、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在2020年8月召开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强调,要狠抓生活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推动形成社会新时尚。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承载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继上海、杭州和深圳之后,北京正式拉开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序幕。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步入了法治化、系统化和常态化的轨道。本刊以"推进生活垃圾跨入新分类时代"为主题,约请政府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就北京市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正早在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垃圾分类作为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2011年11月18日,北京市人大通过《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人大再次通过《关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条例》),对条例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于2020年5月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步入了法治化、常态化、系统化的轨道。垃圾分类工作不仅是充分循环利用资源,建设清洁、美丽的北京,推动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首都公众生态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2020年12月,笔者以一名长期生活在北京市的高中生的视角,对北京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调研。为获取参与居民垃圾分类的第一手情况,本次调研采取直接推送至全市城区50余个社区微信群的方式,共计回收有效问卷681份。  相似文献   

6.
正各界政协委员: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垃圾分类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将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一件大事,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共同参与。为此,北京市政协将围绕《条例》的实施,开展"五千委员齐参与,助力分类新时尚"专项民主监督活动。在此,我们向北京市和各区政协委员发出三点倡议。  相似文献   

7.
正一、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法治建设取得瞩目成就《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垃圾分类的方法、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垃圾分类管理的责任主体、监督管理等都作出了规定。其中,《条例》对生活垃圾类别的划分在全国来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9年,"垃圾分类"应该是一个"热词"。2019年7月上海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19年11月26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也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北京的"垃圾分类"即将进入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1年11月18日经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12年3月1日起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之路。《条例》共分七章、69条,本刊特邀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法制处就《条例》的立法思想和主要内容作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0.
即将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是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而作出的一项制度性、法规性安排,它的实施标志着北京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将由过往的倡导阶段转向义务阶段,进而逐步转向法治阶段、"强制时代"。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牢牢抓住"科学管理、长效机制、习惯养成"三个关键,结合北京实际,推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按期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通过一年的工作开展,北京垃圾之治的经验也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后,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与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密切配合,围绕宣传贯彻和深入推进《条例》落实,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通过知识普及、公益传播、特色活动、参观体验、文明引导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推广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理念,引领市民群众不断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正确投放率,自觉践行低碳环保、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垃圾分类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关键小事",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自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面实施以来,北京市迅速进入社会总动员状态,上下同心,全民行动,凝聚起共同推进垃圾分类的强大合力,营造出"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浓厚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4.
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生活垃圾管理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相互协调配合,做好生活垃圾管理的相关工作。北京市有关部门按照"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普遍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把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推动行业领域工作落实,形成生活垃圾分类合力。为交流经验、启迪思路,现将部分市级部门的主要做法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上海市垃圾分类两周年取得新成效2019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市开始全面推行强制的垃圾分类管理。根据2020年上海市垃圾分类实效综合测评结果显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上海市居民区和单位分类平均得分均保持在较好水平,分类投放达标率双双达到95%,分类实效实现"三增一减"。  相似文献   

16.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5月1日,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施行,对生活垃圾分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推动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更好实施?如何把首都北京建设得更加和谐宜居?广大市政协委员纷纷通过全会大会发言、专题座谈、小组讨论和日常履职建言献策,助跑首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为深入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海淀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行动方案》,北京市海淀区注重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优势,依托"城市大脑",以"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为牵引,以称重计费、智能识别、违规罚款、积分激励、市民监督、智能辅助决策等为手段,坚持多措并举,强化创新驱动,逐步构建满足垃圾分类全主体、全品类、全流程监管的垃圾分类综合监管服务新体系,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作为民生焦点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中,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也是建设"绿色北京"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完善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法规体系,根据<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北京市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修改,并于2009年2月4日正式实施. <办法>主要从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几大环节对餐厨垃圾治理问题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9.
2021年4月16日,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采取"线下+线上"同步转播的方式,联合举办"垃圾分类与社会文明"论坛,在线收看直播人数超过10万人,引起较好社会反响。现摘编部分论坛主旨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正>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ZJBC00-2019-0002甬政发(2019)57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贯彻实施《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抓紧抓实抓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快建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宁波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全面展现"生活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