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发展》,是山东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宋士昌同志,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提高教学效果而写的一本较好的辅助教材。将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胜利,离不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算起,大约半个世纪,俄国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观了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由一  相似文献   

2.
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经验总结,又是无产阶级运动的行动指南。一个多世纪来,科学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且由理论变为现实,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相继建立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意义最深远的伟大变革。可是,西方国家的社会民主党人利用社会主义国家的暂时困难和实  相似文献   

3.
一、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理论基础、产生标志及与其它相邻科学的关系。l、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传统的观点有五种,一、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阶级斗争规律的科学;二、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三、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  相似文献   

4.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历史进程 ,科学地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并吸收了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有助于提高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的认识和加深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从本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时,人们对社会主义还只是一种朦胧的向往,有如"隔着纱窗看晓雾"。人们一时还分不清科学社会主义和其它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再加上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泥沙俱下,有民主主义,有社会主义,也有帝国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思想如实用主义等。就是社会主义,除科学社会主义外,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等。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  相似文献   

6.
《新视野》1985,(1)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重点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的具体条件。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求实》1982,(Z1)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理论的体系。也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基础,是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胜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制订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完整地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增强无产阶级党性,完成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任务,有着  相似文献   

8.
第一种意见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理由是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是这样说的:“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考察这一事  相似文献   

9.
正马克思的论著中虽然没有专门的篇章集中论述未来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及其经济社会特点,但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既评析了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流派,又从正面预见和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特点。事实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新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60多年来,凡遵循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结合中国实践进行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取得胜利。相反,凡是偏离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违反经济规律脱离中国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之作,系统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清晰地归纳出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理论逻辑,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的斗争,指导人民变革社会的实践进程中,由科学理论到思想武器进而成为物质力量的大众化路径,并显示了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思维的普遍规律,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以及最后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的历史趋势,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争取彻底解放的理论和策略,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唯一正确和完整的科学  相似文献   

12.
1924年1月21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与世长辞了。今天在纪念他逝世70周年的时候,我们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他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建立的丰功伟绩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贡献,决心沿着他所开辟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奋勇前进。 划时代的历史功绩 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第一个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变为亿万劳动群众实践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者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列宁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历史时代,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变化,回答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将首先在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息,转眼间, 21世纪的钟声就要敲响了。回首过去,科学社会主义从产生、建立到不断发展,已经历了 150年的漫漫征程。一百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列宁、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则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的理论问题,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在世纪之交,我们回…  相似文献   

14.
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是恩格斯在1847年提出来,以后又不断丰富和阐发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国学术界在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大力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使之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界学术争鸣的热点问题.此后,随着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的成熟,虽然讨论中心有所转移,但是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仍为科学社会主义学界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①这又引起人们对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含义所谓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其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二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三要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也就是说,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并不断完善、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使之日趋成熟。以致最后过渡到共产主义。1.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有其确定的总的指导思想,这个总的指导思想,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6.
科学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逻辑。科学社会主义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科学,一个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科学认识传统的社会主义基础上科学回答中国现实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这为我们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梁柱 《前线》2013,(5):20-21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内涵作了科学定位,指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全面坚持和把握这一科学定位,有助于我们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的自信,有助于我们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文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离不开《宣言》的科学指引和精神鼓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宣言》的理论基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理论和实践双重形态继承和发展了《宣言》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理论。从"两个必然"到"四个自信",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高度自信;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民立场的坚持和发展;从"世界历史"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宣言》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妇女解放思想体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文联 《理论学刊》2003,4(3):100-103
"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中国妇女问题,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概言之,它以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为根本出发点,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以政治革命为根本途径,以劳动妇女为根本依靠力量,揭示了妇女解放的科学规律,为行将到来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卢荻 《广东党史》2002,(1):21-25,30
邓小平南方谈话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科学地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取得了划时代的突破和创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