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正处在由中上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国家迈进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但中国具有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条件:我国的社会体系和决策体系稳定是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条件;我国改革开放的探索、实践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积累了宝贵财富和经验;我国的经济发展实力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的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空间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和引领条件;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发生重要转变,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于是,关于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议论多了起来。这个问题应放在长期增长框架下并在国际比较中加以分析。中国已不可能落入拉美式"中等收入陷阱"二战以后,先后有许多经济体进入工业化历史进程,但只有少数经济体跨过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社会。从中可以观察到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增长速度回落。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综合来看,再用六七年时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无太大悬念。问题的关键是,进入高收入阶段以后,我国同欧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着眼长远,在现阶段就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重塑增长动力源,使我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后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动力,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经济长期趋势如何?在走出中等收入阶段前后如何保持强劲增长  相似文献   

4.
正"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老话题。最近西方媒体又出现一种新论调,宣称中国大力推进环保和扶贫会导致经济增长停滞,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种论调反映出非常陈旧落后的发展理念,表明他们完全不明白中国新发展理念的意义。那么,中国何以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什么说中国经济会因环保和扶贫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如何逾越“中等收入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历史证明这个阶段是能否完成产业升级步入高收入国家的敏感阶段,即"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如何跳出"中等收入"的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提出了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获得长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求实》2013,(6)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正处在由中上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国家迈进的阶段。从国际经验看,在该阶段,如继续延用过去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及时转型,容易积累矛盾,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拉美一些国家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没有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也在于此。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对的"中等收入陷阱",从六个方面解析我们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求是》2011,(12)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一个国家从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后,经济增长率出现回落,无法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目前仍然处于高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有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优势。首先,从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期,具有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天时。  相似文献   

8.
马晓河 《前线》2017,(4):30-36
我国已经跨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还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间区域,顺利迈向发达的高收入阶段需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旧增长动力有序转换,培育发展新动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眼消费引领和供给创新,引领产业向中高端化提升,着力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制度供给新引擎。  相似文献   

9.
虽然“中等收入陷阱”命题是近几年提出的,但关于经济发展停滞的可能和停滞原因的探索很久之前就开始了。经济增长动力的升级和社会稳定保障了日韩两国的成功突围,而增长乏力、发展失衡和有效制度保障缺失的拉美及东南亚国家则陷入了经济发展停滞的泥沼。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有利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的有利因素,但也存在产业升级困境下的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桎梏、排斥性增长的典型矛盾和市场功能的缺失与政府职能的错位等阻碍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容性发展和优化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成为中国面对挑战的政策指向。  相似文献   

10.
张宇 《理论导报》2015,(5):41-43
编者:目前,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学界和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有鉴于此,有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出科学的认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正确道路,其根本之点在于,不断坚持、完善和创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激烈国际竞争的过程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走在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经济已处于上中等收入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重要机遇。但同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论是在供给侧还是需求侧方面都面临一系列挑战,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制度因素导致的经济结构性失衡。因此,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立足本国实际,借鉴日、韩等国成功经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建立积极有效的产业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简政放权。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提供有效制度供给,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性转型升级与发展,以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2.
正已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者代表分成两类:一类是通过引领产业革命而主要靠技术硬实力和制度软环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英国和美国,另一类则是通过后发"追赶—赶超"综合升级而度过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日本和韩国。他们成功的原因就是在制度环境支撑下无论通过技术研发还是技术扩散或模仿,最终都达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技术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从现代化历史上看,后发的新型工业化国家在实际发展中都会面临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发展挑战。巴西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世界性典型,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中面临的严峻命题。一、"中等收入陷阱"是现代化道路中的"发展病""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人均GDP在3000—10000美元之间的中等收入国家,在迈向人均  相似文献   

14.
穷国变富而富国变慢是"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和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历经长期持续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以2012年为转折点,之后似乎进入"结构性减速"也即变慢阶段。从理论上讲,普遍认为除技术进步自始至终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之外,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三因素与经济发展速度都呈"倒U型"关系,即低收入初始阶段、快速工业化时期以及年轻人口结构都利于经济快速发展;反之,则将使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变慢。与中国进入减速换挡阶段的既有普遍观点相反,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目前的减速很大可能只是暂时的,也非失速;整体上中国经济还处在求富阶段,没有到达发达经济体曾经的由富到慢拐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潜力和回旋余地巨大。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继续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释放潜在结构红利为目标,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舆论上要强化中国仍处在工业化求富而非去工业化变慢阶段的意识,全力助推中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实现"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初,中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如何迎接或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是当前及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课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本质上要求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避"中等收入陷阱"风险,需要理论创新、改革创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前线》2017,(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带领中国经济稳步发展,促进了对"中等收入陷阱"难题的有效破解,以新的实践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我国处于"三期叠加"阶段,未来中国谋求更大的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实现转变。所谓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就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基本路径,也是加快新旧动力转换的安全阀和助推器。  相似文献   

18.
蔡昉 《学习月刊》2014,(5):56-56
该书阐释了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成功推动高速经济增长.在改革开放的整个二元经济发展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显著地获益于人口红利.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发乍丫根本性变化,人口红利也开始迅速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必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作者根据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19.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上世纪60年代初期,有100多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至今进入高收入国家的只有寥寥十几个,且大多数是小国。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有人认为中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性很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跨越陷阱国家的成功经验和跌入陷阱国家的教训,对中国未来发展非常重要。一、韩国和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2,(20):4-13
2011年,中国GDP达到47.2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也突破5000美元达到5431.8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此时的中国已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就在我们为祖国的经济增长、国力变强而鼓掌喝彩时,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已向我们缓缓逼近——-转型中凸显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使刚刚跳出“贫困陷阱”的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又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挑战——“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