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神七”问天,成功出舱。举国欢腾,九州感奋。浩瀚太空的“中国脚印”写下了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又一次实现了新的一大跨越。面对“当惊世界珠”的成就,“神七”载人航天工程的专家们在接受央视访谈时却气定神闲地说:“虽然有了109次发射的经验,特别是有了‘神六’发射的圆满成功.怛我们每一次都毫不懈怠,从零做起,永无止境。质量归零,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确保可靠性、安全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政绩”与○“实绩”●张洪伟“政绩”与“实绩”指的是领导干部为政期间,在为民服务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这两个词汇只不过是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说法而已。所以,有多大的“政绩”就应有多大的“实绩”。然而,目前有的人却认为:“政绩”只指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干了哪些事...  相似文献   

3.
以发展论是非,凭实绩用干部”的原则,已成为激励领导干部建功立业,推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多数领导干部在争创“实绩”中,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扬。也有少数领导干部在创出“实绩”时,人民群众很反感。实践证明,追求什么样的“实绩”,不仅仅是个认识论、方法论的问题,还是个党性问题。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实绩”观。在总揽全局中谋划“实绩”毛泽东同志说:“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办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决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指挥战…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代,有人把担任官职叫做“待罪”,意思是说当官“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担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降罪处罚。古代官员最害怕的是皇帝,皇帝是最大的“考官”,因为他们的升降去留、生死荣辱都由皇帝定夺,近者亲、远者疏,顺者昌、逆者亡,难怪官员们战战兢兢,惟恐有失。今天,我们的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以人民为“考官”来评价我们的工作。人民群众通过各种途径行使监督领导干部的权利,工作懈怠、生活堕落的领导干部会受到法纪的追究和人民的唾弃。因此,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常怀“待罪”之心,能够经常想一想自己的缺点、错误和不足,时常反省…  相似文献   

5.
《军队党的生活》2014,(8):71-71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军区广泛开展以领导干部学焦裕禄、青年官兵学雷锋和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一般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双学双联”活动,掀起了大兴为民服务之风,使人人都在活动中找到了为民服务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6.
古往今来,成功执政者,无不以诚取信,得到民众的拥戴。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论及治国原则时就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并说可以“去兵”、“去食”但不能失去“民信”,“民不信,不立”。我们党内大部分领导干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存在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不良习气,有的甚至“口言善、身行恶”。其主要表现是:急功近利,“以‘实’掩虚”。有些领导干部,言必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往往打着为人民办实事的旗号,为自己捞取“政绩”。他们不顾…  相似文献   

7.
“官德”是从政者的政治操守和职业道德,是从政者社会道德与公民道德在行使权力中的集中表现。百姓看“官德”,就看领导干部能否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立身处世,能否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下面,笔者想从群众眼中的乡镇领导干部的“官德”,粗浅分析应如何加强乡镇领导班子整体合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徐志仁 《党课》2012,(18):58-61
事实上,在“‘一把手’依赖症”的成因中,副手的消极懈怠不作为也是主因之一。不少副手成天跟在“一把手”后面,“接待跟着调讲,开会看好音响,举手表决同意,讲完带头鼓掌”,成了名副其实的影子和摆设。一些副手自认为无权就无责,大事小情都等“一把手”拍板,大小问题都推到“一把手”手里,名义上是“尊重‘一把手’权威”,实际上与尸位素餐无异。  相似文献   

9.
刘颖 《前线》2012,(7):128-129
作为党的干部,都明白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明白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但现实生活中,一些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领导干部却很难再真正沉下去、回到人民中间去。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不再是“鱼”和“水”的关系,而成为“蛙”和“水”的关系,需要时跳进去,不需要时就跳出来。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但同时,也有一些思想理论问题需要搞清楚。诸如:一、关于权力主体问题。在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国家的权力主体,社会的主人,各级领导干部则是这个权力主体的代表,是人民的公仆。这个主仆关系的位置不能颠倒。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以“权力主体”自居,而将人民群众视为“治下”即纯粹的权力客体,就是“忘本”,就有可能由“社会公仆”蜕变为“社会主人”。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修养,是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素质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对社会道德起着示范、导向和楷模作用,而且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在党员干部面临精神懈怠危险、腐败堕落危害严重、官僚主义有所发展的新情况下,特别要求领导干部要多点“书生气”、要甘当“老黄牛”、要躬身接“地气”,以优良的道德品行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成为当今社会的道德楷模。  相似文献   

12.
王琳 《理论导报》2013,(12):49-49
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既是好干部的标准,也是对领导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出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李清华 《支部生活》2011,(10):23-23
走进昆明市石林县石林镇为民服务大厅,就能感受到石林镇党员干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主动“开门”为老百姓办实事,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以前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去哪儿办,现在来为民服务中心一打听就知道了,为民服务中心就是好。”正在办理农民工服务手册的沈桂玲告诉记者。62岁的张跃才是来领救济粮的,“以前至少要三道工序,自从有了为民服务中心,来为民服务大厅就能领到。”张跃才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就必须切实当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要怎样才能当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呢?笔者认为:第一,要改进工作作风。要当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就应改进工作作风、改善领导方法,摒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文牍主义、装腔作势、好大喜功、沽名钓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等不良作风,克服跑马观花、看材料、听汇报、想当然等工作不深入的飘浮现象。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工作在县、乡(镇)的领导干部,要扎扎实实深入基层,仔仔细细“解剖麻雀”,了解…  相似文献   

15.
谈及领导干部在工作上应如何对待上级领导和下属群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一些领导干部的不端做法提出了严厉批评,他说:“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很会做‘领导工作’,但不会做群众工作。”其意是说,时下有一些领导干部,心里时刻装着上级领导,千方百计搞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但对群众做的工作却很少,不把与群众的关系放在心上。习近平这段话,提出了“领导干部心里应时刻装着谁”的执政理念,他的批评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发人深省,催人警醒。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支部生活》2014,(6):29-29
“原来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人多了,变成了‘上面千根线,下面一张网’,为民服务也一步到位了。”有着三年第一书记工作经验的山东省曲阜市人大办公室主任陈述礼感慨地说。他所说的“一张网”正是曲阜市今年刚刚成立的第一书记工作室,“以前修路要跑交通局、弄路灯要跑住建局、危房改造要跑民政局,麻烦得很。现在工作室成员一凑就能直接把该办的事办了!”  相似文献   

17.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在为民造福、为民谋利上真心诚意、练就本领、真抓实干。 首先,要有真心诚意为民执政的意识。这是做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只有头脑中有为民谋利、为民服务的  相似文献   

18.
全面研究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就会发现,“一切为人民”是他终身不渝的价值追求。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邓小平“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对邓小平“一切为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科学概括。“一切着眼于为人民谋利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的价值目标“给人民做事情”是邓小平的价值追求,也是他投身革命的唯一动…  相似文献   

19.
孟凡强 《党课》2012,(9):35-41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谆谆告诫全党同志,在新的历史日寸期党面临着“四种危险”,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表明我们党对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有了更为准确的把握,对目前执政面临的客观危险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党员领导干部要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必须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20.
基层领导干部是铁路运输安全、经营、稳定的直接决策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只有不断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才能全面落实好铁道部党组提出的“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基本要求,才能有效保证铁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