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萍 《党课》2010,(20):89-90
她醒过来了,心脏跳得忽快忽慢,让她有些吃不消了。她想:差不多喽,自己要走了,也就在这一两天。她已经76岁了,从春节后就觉得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转过头,看见旁边的暖椅上,躺着自己78岁的老头子,她的心里,稍稍安慰了些。  相似文献   

2.
一位65岁的老大姐,早年研究中医药,后来办企业,积攒起数目不小的财富之后,她又将其用于公益事业,投资兴建了一所又一所老人公寓。她是独身。当我问起她做这一切的原因,她说自己的生命中有一个关键人物,曾经对她说过一句关键的话。  相似文献   

3.
蒋励 《学习导报》2011,(24):9-10
她没有双腿,却一路坚强前行:她是一名孤儿,却成了138个孩子的母亲;37年来,她用板凳当腿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路,她就是“板凳妈妈”许月华。  相似文献   

4.
樊茹慧  梁钰 《实践》2011,(8):47-48
在雄浑苍茫的塞外高原上,滚滚的黄河奔腾而过,留下一片人间净土。她传承了游牧民族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她古往今来、生生不息,她就是鄂托克。在鄂托克的怀抱中有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明珠,她就是乌兰镇……  相似文献   

5.
对王桃书记应该说我很陌生,只是在邮箱里看到了她的文章,发现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书记,同时也了解到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实践数学老师,由此对她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6.
我歌唱十月     
我歌唱十月,歌唱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六十年前的这一天,一个巨人亲手把她高高升起。她像一片朝霞,她像一团火焰,给我们信心、力量,给我们激情、勇气;她像一轮崭新的太阳,照亮了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  相似文献   

7.
徐朝 《奋斗》2009,(6):33-34
有一位老人,她将她的一生献给了社会福利事业,为了残疾同胞,她花甲之年开始了艰辛的再创业之路,如今,74岁高龄的她仍在勤奋地工作着。她用生命中的每一天书写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格言:她用一种无私的爱默默地诠释着“上为党政分忧,下为民众解愁”的人生誓言。她总是满脸笑容地说:“我这一生没吃过什么好的,也没穿过什么像样的,但是,我活得很值!”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王桂荣。  相似文献   

8.
一个下岗女工为了养家糊口受尽了生活的磨难,害怕贫穷的她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百万富婆,所以她从不放过任何发财的机会,然而却一次次失败。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件别人丢弃的旧毛衣启发了她的创业思路,使她最终成为编织行业的“大姐大”。  相似文献   

9.
云涵 《党建文汇》2009,(4):48-48
那一天,她所在的食品公司贴出新告示。她压抑着自己内心的紧张,挤进人群中去观看。那是一张下岗人员名单。她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榜中。这一年,她已经42岁。  相似文献   

10.
罗西 《党建文汇》2011,(8):53-53
20多岁的她失恋了。他陪她逛街,散心,然后在一家菜馆里一起吃面,一人一碗,她只吃一半,就搁着,看窗外的树在掉叶子,发呆。他吃完了自己的面,怜惜地看着落寞的她,。张开双臂:隆重地把她没有吃吭的那碗面端过去,几乎是呼啸着就把它吃完,  相似文献   

11.
丁玲是延安时期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传奇人物,她大起大落的人生,半个世纪以来始终为人们所怀念。她以她的磨难、委屈,成为了一个坚强的人;她以她的作品书写的人生,成为了中国文坛上的一颗举世瞩目的巨星。  相似文献   

12.
党建短讯     
3月28日上午,在滨州市滨城区市西办事处东韩村党支部办公室,范玉花一听记者要采访她,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可是一谈起自己入党的事,她立即来了精神。为了加入党组织,她先后写了三次入党申请书,用她的话来说,每写一次入党申请书,就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汇报和学习,入党的愿望也一次比一次更强烈。  相似文献   

13.
中奖500万     
他和她结合时,都是二婚,他对她很满意,说是终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另一半;她对他很赞赏,说是终于找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他和她都宽容大度、知情达理,他从不问她过去的婚姻,怕提起往事伤了她的心,她也从不追问他先前的家庭,怕破坏了两人和谐的气氛。他说,我们今生有缘,天造一对;她说,我们是前世有约,地设一双。  相似文献   

14.
2003年2月27日,对袁宏来说,宛如一场梦魇。早上8点,服下两粒感冒药,戴上帽子,拎上包,袁宏准备上班了。突然,一种巨大的晕眩向她袭来,医生的本能使她意识到:糟了,脑梗阻!然而,太晚了,眼前一黑,她便不省人事。  相似文献   

15.
九年前,她是一名春风得意的服装老板,而他是一名普通的守卫高原的士兵,当年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九年后,她不幸身患绝症,负债累累的他对她说,只要我没有倒下,你就是我永不断裂的脊梁……  相似文献   

16.
爱心-提示     
思柳耐不住同事们都买了车的诱惑,缠着老公给她买一辆车。老公说再等两年,咱们就可以买辆捷达了,可她非要老公现在就买,老公只好给她买了一辆奥拓。刚拿到驾照,她就美滋滋地开车上班来了。同事们看着她的新车说,你一路上得招多少人按喇叭呀?思柳说,我虽然开得不好,可是还真没有人催我,我估计人家一看开车的是个靓妹,就只好忍了。话音未落,  相似文献   

17.
郊区太阳村镇四合村红庙屯农民谭美兰老人,今年已71岁了。解放前,她参加过党的地下工作,解放后,她又参加过剿匪、土改等工作。至今还默默无闻地住在乡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她用自己的行动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优良品德,她不愧是一位革命的老人。  相似文献   

18.
别看李晓霞只是一个普通农民,可她在榆树市的名气很大。她是弓棚镇生猪协会会长,还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说起她的成功,还真有一段不简单的经历呢。 1989年夏季,不甘受穷的李晓霞看到有人往哈尔滨贩运猪肉,觉得这是个致富的好路子,决定自己也闯一闯。第一次,她扛着近百斤猪肉乘长途汽车来到哈尔滨,在市场里转了大半天,也没人收她的货。无奈她只好把发臭的肉扔进了垃圾箱,流着眼泪回了家。晓霞是个倔犟的人,第二天一早,她擦干眼泪又扛着猪肉去了哈尔滨。在头一天来过的市场里,她找到一位年纪较大…  相似文献   

19.
从一名小裁缝到服装厂老板,再到服装技校校长,她用了20年。这期间,她的足迹从重庆铜梁县飘到云南、深圳,后来飘洋过海,在太平洋上的塞班岛打起了洋工。最后,她用一双勤劳的手为众姐妹搭起了一条出国的桥……  相似文献   

20.
小顾是一名15岁的初中生,在我带的学生中较为典型。3岁时父母离异,她被判给了父亲。但父亲不久便组织了新的家庭,并又生下一个女儿,而她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亲有时一周看她一两次,有时很久也不来,母亲更是很少来看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