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银禄 《同舟共进》2011,(12):33-35
康生早年就认识江青?传说江青的母亲李栾氏曾给康生家当过佣人,就在那时,康生认识了江青。汀青的母亲是否给康生家当过佣人无从考证。即使当过,那也是江青五六岁的时候。1972年夏天,江青与美国女作家维特克夫人谈话时(当时我在场)说:“有一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我父亲因一件小事毒打了母亲,母亲忍无可忍,一气之下带着我离开了家门。”“我母亲要出去工作,因此我可以上学。”“诸城县一个有一妻几妾的姓孙的地主收留了我们俩。不久.母亲又找到了一份工作。这是一家‘破落地主’。”“在我只有五六岁的时候,我就试着走夜路去找我母亲。”  相似文献   

2.
曹向春获奖感言(第三届兰亭奖)2008年8月30号凌晨,我母亲走了,只有58岁。弥留之际还在问我:"找到工作没有?"2007年10月,我离开了摸爬滚打十几年的商业界。先后工作过的几个企业都给了我惊人相似的评价:领导和同事要么说我不务正业,要么说我"有点不正常"。每天早上,老婆去上班,孩子去上幼儿园,而我去哪呢?我从卧室走到阳台,再从  相似文献   

3.
大爱无疆     
妈妈今年78岁,但身体硬朗健康,无病。现独自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过日子。母亲说来很命苦,在我3岁时,父亲就因病离我们而去了,妈妈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将我们兄妹5人拉扯大,现我们都已成家立业,而母亲还独自过活,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但每每我将妈妈接来,妈妈总是只住几日,就嚷嚷着回去,"我在这儿住不惯,像蹲监狱似的,呆不下去。"但有一次母亲回去后打电话告诉我说,回  相似文献   

4.
母亲·窝头     
20多年,人生长河中的一瞬,却可以生长一代人。有一种声音,岁月带不走,它时常回荡在我心间,警醒我,激励我。 1972年,我以优异成绩考上全县最好的高中。可那时我没有过多的兴奋和喜悦。首先,学校每月8元钱的伙食费,就是一道难题。我只好偷偷抹去眼泪,拄着一把老镢头,窝在墙旮旯里愣神。忽然间,一双温暖的手,在身后轻抚我的头——是母亲。我委屈地抬起头,两行滚烫的泪水挂在我脸上,母亲说:“好孩子,一定要念下去,咱们上不起灶,窝头还是供得起的……妈求你了!”  相似文献   

5.
那年春节,我结婚,和先生一起去南方老家拜见婆婆。 母亲却在节日里跌伤了左腿,股骨骨折住进了医院,要做手术用钉子固定,上了年纪的母亲竟遭此劫难。回来后,我问母亲为什么不写信告诉我,母亲只说怕我着急,影响了婆家办喜事。 在医院照顾母亲的那些天,母亲每天都让我早点回去。她说,这里有护士,你刚结婚。我知道母亲的心情,她总  相似文献   

6.
闷坐在七月里,望着电脑,做着汉字的一次次拆解、组合,就觉得日子也仿佛在哪里陷住了,钝得化不开。突然,就有了一个机会,说让我出去走一走,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到俄罗斯去,就觉得像是一个梦! 在感情上,俄罗斯文学近乎于“摇篮”!很久很久了,在一些难忘的时光里,我的少年,我的青年,赔上了多少个日日夜夜?读了那么多的俄罗斯文学作品,却从未想到要去那里看一看,不是不愿,而是觉得那梦太遥远了,不敢想啊。如今,能到“摇篮”里走一走,去圆一个梦,不是很好么?圆一个梦吧。于是,匆匆的,就去了。 它们正在向托尔斯泰逼进 怎…  相似文献   

7.
换个活法     
我今年45岁。2001年4月办了提前退休手续。 我在银行工作了很长时间,但我不是学金融的。1974年我高中毕业后,在织袜厂当工人。三年后我参加高考,考上武汉建工学院。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北京,被分配到新型建筑材料工作。我在厂里做过设计,搞过销售,在建材部机关也待过。1986年.我的一位亲戚要出国,她老公在那边都安排好了,她急着要走,但是处长不放,说,要走先找个顶事的人来。她就把我介绍到银行去了。从那  相似文献   

8.
生命回忆     
母亲是一个命苦的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一点。因为在儿时的记忆里,我就经常拿母亲和村里的其他女人相比较:别人在树荫下纳凉的时候,母亲却头顶着草帽在地里干活;别人还在黎明的梦乡酣睡的时候,母亲就已经去山下的小溪挑水去了,可以说母亲挑水的扁担发出的“咯吱咯吱”声响,是村里最苦难的旋律。  相似文献   

9.
周何停 《公民导刊》2011,(11):40-40
读者小菁问:我高中毕业后到广东打工三年。今年五月母亲发电报给我,说父亲生病叫我速回家。我回家见家里正大摆宴席,庆祝我家招赘同村青年昊大勇为婿。我大感意外,气恼不已。原来父母觉得我家无儿子,昊大勇勤劳诚实,他又愿意男到女家,就不征求我的意见。竟自定下婚期,并于前一日由我堂姐代我与吴大勇去办理了结婚登记。  相似文献   

10.
李家荣 《人民公安》2012,(18):40-40
每逢下雨天不上工,或是晚上不加班,母亲就在家做针线活。特别是到了冬天,寒冬腊月,靠着一个火盆,她有时能纳上一夜鞋底。 母亲虽然离我而去已有30年了,音容笑貌却时常出现在我眼前。 时间虽已久远,可母亲在世时的一些生活细节,我都还记得。可以这样说,母亲是我心目中最敬最爱的人,她的早逝,让我很长时间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但最终还是让我化悲痛为力量,勇敢地面对现实,走向新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一个小男孩出于一时的气愤,他跑出家门,对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着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小孩跑回家里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卑鄙的小孩说他恨我。母亲把他带到山边,并要他喊:“我爱你,我爱你!”这个小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小孩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是的,生命就是一种回声。你把最好的给予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你越吝啬,你越一无所有。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可能处处一帆风顺、种种的失败和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旷达地去处理,这就需要…  相似文献   

12.
程程:亲爱的女儿,在你24年的生命里,我记得,我们只有一次书面通信的机会,那是你上高中去郊外野营的作业。今天,作为母亲,我第二次给你写书面的长信。现在不住一起,我们都通过手机或是电脑进行三言两语的交流,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一个母亲领了双胞胎几子去商店买衣服。当营业员给他们试穿上身以后就走开了。母亲气愤地说:“你为什么不带他们照一照镜子,看看是否合身?”营业受无辜地说:“他们只要互相看看不就可以了嘛。”  相似文献   

14.
编辑老师:您好!我这几天心里有些烦,刚刚从老家过完年回来,本应该高兴,可家里的事实在让我放心不下。我家一共有兄弟姐妹四人,我是老小,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父亲去年已去世,两个哥哥要分家,可谁也不想赡养母亲,没办法,姐姐就把母亲接到她家住去了。可家里的东西,除了留给我一间小西房,都被两个哥哥分掉了,那是我父亲一辈子攒下的钱盖的房子和购置的东西。春节时在姐姐家看到母亲伤心的样子,我心里很难受,去找大哥理论,可大哥说这是村里的规矩,长子就该多分,闺女是不给的,而母亲是“自愿”跟姐姐住的。您说,我哥哥能那样做吗?保安员…  相似文献   

15.
感受母亲     
人有多早懂事,就有多早感受母亲。 我最早对母亲的感受大概也就只有五六岁吧,那时候我常常问姥姥:“我妈妈是不是后妈呀?” 记忆中的母亲很少有笑脸,说话声音不大,语调也很平和,但是却有威严,凡是母亲说过的话,我们孩子是一定要照办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和哥哥都以为,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这样,张三李四家也一定是这样。突然有一天,我们家来了一对母女,是我母亲的远房表弟媳妇,她女儿和我差不多年纪,但是她不仅不听她妈妈的话,而且每天都粘在她妈妈身上,她母亲不是拉着她就是背着她。我和哥哥都傻了,  相似文献   

16.
《人民公安》2013,(9):19-19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座2000多年的古城——辽宁南部平原鲅鱼圈熊岳城。熊岳城郊是一片海滩。海边有一户贫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十分疼爱儿子,一心盼望儿子勤奋读书,将来学业有成。为了供儿子读书,她白天下地耕种,晚上纺纱织布。儿子决心苦学成才。儿子进京赶考前,母亲说:你安心去考吧,考上考不上,都要早早回来。儿子说:娘,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地考,您就等着我的喜讯吧。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17)
正过了七堵,曲折而上路就不"八堵"了风景于焉开朗云飞得太自由我要去遇见谁台北消失出现玛陵一个很安静的野少女在山谷里扭着水腰慢慢地,慢慢地引我走向海拔不高的农庄唉呀,每一个都是女巫不老不死,美丽地施展诱惑遇见之后我只能喃喃地跟别人说,玛陵,玛陵……玛陵,一个少女的名字,又带着西藏或新疆地名的语音特色。玛陵,再  相似文献   

18.
1988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遇,我由政府部门调到了人大机关。回想起来已经有8年了。直到今天,我也弄不明白是怎么来到人大机关的。记得当初,原部门领导找我谈话,说上级要调我到人大去工作。我竟莫名地问道:"人大是干什么的?"那位领导回答我说:"你不用管是干什么的,去了就知道了,反正是‘五大班子’之一。"于是乎,我稀里糊涂地来到了人大。那年,我只有24岁,正是一个初出茅庐、不谙世事的毛孩子!人的一生注定要有奇遇。来到人大就  相似文献   

19.
我的警察梦     
从小我就有一个当警察的梦想。这要从我的哥哥说起。1978年,哥哥高中毕业,但没有参加高考就回家务农。第二年,县公安局公开招考警察,哥哥去应考,居然考了全县第一。全家人特别高兴,都以为家里终于出了一个在政府上班的了,都为哥哥设计着美好的未来。一天上午,我们乡派出所的杨所长骑自行车到了我家,说哥哥政审不合格,没有被录用。当时我不知遭问题的严重性,就一个人躲在墙角,看着全家人的脸上阴云密布,谁都不愿多说一句话。那天,全家人睡得都很晚,我躺在炕上,看着父亲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用报纸卷的旱烟,久久难以入睡。第二天…  相似文献   

20.
喻向午 《政策》2008,(12):50-51
7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我跟母亲打电话。还没有等我说什么,母亲就焦急地对我说,麻烦了,电视机坏了,马上就是奥运会了.这可怎么办?母亲对奥运会很上心,奥运火炬开始传递,她就一直在关注。有一次,我告诉她,在武汉传递的时候,奥运火炬要从我们办公楼临近的东湖路上经过。听了我这话,她一度打算来武汉看火炬传递.她说,我一个老太婆,不能挤,就站在你们楼上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