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平(今称安海)港位于晋江围头湾内,包括了入港处的石井、白沙和港内东石、安平、水头等地。石井为郑成功父子的故乡,安平、东石和白沙为其活动的据点。安平港是郑氏家族兴起的摇篮。安平港的兴盛使郑氏父子有向外发展贸易的社会经济基础,而郑氏家族的兴起与发展又促进了安平港经济的发展。一史载,郑芝龙“少落魄”、“游广东”,为母舅黄程“贩货至日本,遂于颜思齐等相习”。郑芝龙何以选定从商的道路?这与明末安海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其家庭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央批准福建、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英明决策。为加快福建经济建设,发挥华侨和港澳同胞为振兴福建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拟就近代华侨投资福建的历史特点,提出利用华侨资金振兴福建的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和经济学界老前辈和同仁。  相似文献   

3.
一、早期越南华侨的融化中国和越南的交往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中国人在越南作为华侨的身份出现,则在公元968年越南建立独立的国家以后。从有越南华侨开始,就不断有中国人与当地人通婚,融化现象也就产生了。史载,1041年广东商人邵保到占城时已见有粤人鄂邻等百余人在占城居住。有许多福建商人来此经商,通婚也自然而然产生,有泉州人王元懋,通番语,随海舶到占城,娶越女为妻,十年积资百万。1149年云屯(海防东80公里云海岛)辟为中国船的贸易港后,有不少华商在此安家居住。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发展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研究有利于促进华侨华人学科的完善,拓展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对推动当今华侨华人问题的解决也有重要现实意义。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学科属性是探索历史时期与华侨华人相关的地理现象的演变及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并进而探索演变和影响的规律的学科;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与华侨华人相关的地理现象的演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侨乡历史地理,移民历史地理,海外华侨华人历史人文地理、社会地理,华侨华人历史自然地理等;研究方法主要是历史文献法、实地考察法、新技术手段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战后四十年来,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及其资本和经济力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对这些演变除了与当时的历史发展、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国内外政局的发展变动密切有关之外,还可以从印尼政府的华侨、华人经济政策来考察。印尼政府的华侨、华人经济政策,可以分为两个历史时期来分析,即苏加诺政府统治时期(1945—1965年)和苏哈托政府统治时期(1966年—现在)。这两个政府统治时期对待华侨、华人的经济政策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笼统地评论他们对华侨、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之间有着二千多年的友好往来。福建人移居日本的历史是与日本人经济贸易和文化往来相联系在一起的。它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大概经历着三个阶段。一、唐宋时期——福建华侨移居日本的开始我国人民移居日本传说开始于秦代的徐福。相传徐福带领一千名童男童女东渡日本,如今和歌山县下还有徐福的坟墓,标志着中日关系有悠久的历史。当地日本人民族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是与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中菲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 菲律宾的华侨、华人目前约有八十万人。其中80—90%以上是福建人,或祖上是福建人。他们绝大部分来自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漳州以及厦门一带,尤以晋江人最多,大约占百分之五十。因此,从一个侧面说,一部华侨旅居菲律宾的历史主要是闽南人旅居菲律宾的历史,是闽南人民与菲律宾人民友好的关系史。  相似文献   

8.
世界近代华侨教育起源于日本,这与当时中国国内外的形势,日本华侨社会状况紧密相关。本文探讨了19世纪初20世纪末日本近代华侨教育的历史起源,分析了该时期日本近代华侨教育形成的历史背景,并阐述了该时期日本近代华侨教育形成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9.
海内外短波     
福建有1000多万闽籍乡亲旅居世界各地据第四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筹备处透露,福建省有1000多万乡亲旅居世界各地,并成立世界性闽籍华侨华人社团12个。闽籍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历史可追溯至上百年前,从最初的宗亲、宗乡会馆发展到今天的各种侨团组织,历尽沧桑和变迁。迄今为止,海外闽籍华侨华人社团数以千计。上个世纪末,海外闽籍华侨华人社团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涌现出一批地缘性世界闽籍华侨华人社团,尤其是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世界安溪同乡总会、世界晋江同乡总会、…  相似文献   

10.
菲律宾华侨办学的历史始于1899年。在西班牙统治时期,处于殖民政府专制制度压迫之下的华侨,根本无法建立华侨学校。1898年美国取代西班牙在菲律宾的宗主国地位后,在教育政策上,除大力发展公立学校体系外,亦放手让世俗的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发展。对于华侨办学,菲美殖民政府则采取不予干预的政策,于是华侨学校便破土而出。华侨学校在菲律宾的发展演变以1973年为转折点。1973年以前是华侨学校兴起、发  相似文献   

11.
郑和下西洋与福建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郑和下西洋为明代对外关系史和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是中国海外交通史上的里程碑,而且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福建华侨前往南洋贸易或谋生,早在唐末五代就已开始,历经宋、元、明初,已有不少华侨旅居南洋各地。由于郑和七下西洋,有三次经过福建,当时福建沿海有很多人随同前往,其中不少人留下定居,因而使得福建华侨旅居东南亚人数进一步增加,福建华侨与东南亚的关系也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籍华侨对祖国及家乡的文教、福利等公益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过不少的贡献。捐资办学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对解放前福建籍华侨捐资办学的沿革作一概述。解放前福建侨办教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清末至1911年)可称为萌芽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①清朝末年对华侨政策的改变。十九世纪末,清封建王朝,由于本身的腐败无能,外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掠夺,内遭中国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其政权已摇摇欲坠。为了挽救及维护其统治,它开  相似文献   

13.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海岸曲折,港湾众多,具有发展海外交通得无独厚的条件,很早与海外各国就有了往来。福州、泉州、漳州(月港)都曾发展成为名扬中外的贸易大港,成为各国人士向往之地,西方游历家纷至沓来,写下许多胜炙人口,迄今仍为中外学者视为珍贵文献的旅行记,并广为流传,从而使福建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西方游历家对福建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欧洲对中国认识。中国与欧洲分别处于亚欧洲大陆的东西两端,相距遥远,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双方只有偶然的接触,主要通过传闻彼此才有一…  相似文献   

14.
黄乃裳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者。他第一个率领福建移民到沙捞越诗巫开垦新福州垦殖场,对当地的经济开发和建设作出了不少的贡献,因而被称为“新福州港主”而闻名于世;不仅如此,他也是一位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热爱祖国、热爱桑梓的民主革命者。探讨黄乃裳的生平及其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对我们了解东南亚华侨史及华侨与祖国的关系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1986年10月,我们访问菲律宾时,华侨、华人热情款待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菲律宾有不少华侨,华人。一般的说法是,现有五、六十万华人,其中绝大多数加入了菲律宾国籍,尚有一部分人保留中国国籍。他们大多来自中国福建和广东两省。 华人移居菲律宾的历史很久了。据说,在西班牙人入侵以前,已有华人到菲经商。不过人数不多,定居当地的更少。西班牙统治时期,到菲华商  相似文献   

16.
以往人们在论及华侨史时较为重视华侨对侨居国的作用与贡献,而对华侨在中国与外国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则有所忽略。本文仅就16—18世纪的华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政治交往。经济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一、在政治交往中的地位与作用16—18世纪,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国际上,西方国家经过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开始迅速发展。东方航线的开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西方急欲把东南亚纳入其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侵略的矛头指…  相似文献   

17.
我们海外华侨华人翘首期盼着中国华侨博物馆早日竣工,早日开馆欢迎四海宾朋。几百年来,海外华侨华人的奋斗历史和丰功伟绩,辛酸苦难和奉献精神及成长发展,都将在华侨博物馆里得到实物和珍文美图的见证和张扬。“华侨是革命之母”,华侨华人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的丰功伟绩,对于所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对于所在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均将进一步昭然于世。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特征泰国华侨发展的历史和其它东南亚各国不同,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第一,这个国家的多数民族泰族是从中国本土南迁到泰国的种族,而泰国的华侨主要是出身于广东、福建等华南地区,他们在人种上相近似,在语言、风俗、宗教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比较容易进行通婚和归化。  相似文献   

19.
略论海外华人和华人经济①叶祥松海外华侨华人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华人移居海外的记载;唐宋以后,随着海外交通的发达及与邻国交往密切,到国外去经商和定居人数逐渐增多。从宋代后,东南亚诸国逐渐形成了华侨社会,其发展大致上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  相似文献   

20.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在这一百余年中,中国沿海省份劳动人民以及边境地区的贫苦群众,以空前的规模大量涌出国外谋生,在这个时期出国的人数达一千多万,足迹所至,远远超出了亚洲范围而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从而奠定了现代华侨的基础和规模。因此这一时期是华侨出国史上最重要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