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民党党产遭遇外界质疑由来已久。民进党当局近期积极"立法"追缴国民党党产,令国民党党产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凄楚境地。事实上,国民党自李登辉以来,历任党主席包括连战、马英九、朱立伦均根据岛内政治形势发展,以不同标准主动处理过国民党党产。一、李登辉任内建立党产管理制度,党营事业盛极而衰李登辉接任国民党主席后,为充分掌握国民党财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6,(1):81-81
国民党的智库:国民党智库2000年7月正式成立,由“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改组扩充而成。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任董事长。2005年连战卸任国民党主席后,仍担任国民党智库董事长。  相似文献   

3.
曾琦准备加入国民党,由于国共合作的实现,便反对国民党的“联俄容共”政策。曾琦支持国民党的“清党运动”,始终“反共不反国”,希望与国民党合作。但在国民党的“反革命”暴力之下,曾琦难逃国民党的打击。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10)
正洪秀柱还将有大的作为。一是洪秀柱成功地阻止了国民党从溃败发展到溃散,稳住了国民党的阵脚。没有洪秀柱这样坚持创党中心思想、强势敢担当的人物领军国民党,该党一哄而散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二是洪秀柱以其正统国民党理念唤回了国民党最忠贞党员组织上归队,稳住了国民党基本盘。国民党的衰败源于思想上的混乱、组织上涣散、人事上的倾轧,忠贞党员普遍失望,含泪含血也不投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洪秀柱的理念成就了洪秀柱,是国民党的传统挽救了国民党。三是洪秀柱制止了国民党在"本土化"上误入歧途,成为民进党的追随者,维持了中国国民党立党之本。假如所谓"本土派"完全控制了国民党,该党必  相似文献   

5.
2022年岛内“九合一”选举结果是台湾民意的反映。岛内县市执政的优势提振了国民党的信心,强化了国民党对民进党的制衡能力。胜选给国民党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面对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依然困难重重。国民党中央与基层实力派的矛盾造成了党内冲突,蓝白合作是国民党必须面对的政治现实,是否坚持“九二共识”是国民党两岸政策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中,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胜出。号称拥有250万党员的国民党震愕了。忠实于国民党的党员喊出了“李登辉下台”和要求国民党改造的口号。包括新任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内的许多人士在许多场合将败选后的这次改造与1950—1952年的国民党改造相提并论。然而两次改造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国民党“改造运动”前景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台湾“总统”选举中国民党候选人崩盘式的失败和丧失政权,是国民党改造的起因。国民党改造的最终目标是在四年后重新夺回执政地位。“黑金政治”、“威权体制”、“隐性台独”是国民党沉疴日久的积重;“政治资源”流失、党内派系分裂和政治版图重组使国民党进一步面临失重。国民党改造的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其再出发路程异常艰难。改造绩效取决于未来四年三大选举的结果和国民党对台湾新政治生态的应变。  相似文献   

8.
徐青 《统一论坛》2007,(1):48-51
回顾连战领导国民党1974天的历程:国民党首次执政权的丢失、首次台湾最高领导人选举史上的公诉,国共两党高层隔绝60年后的首次握手,以及党内首次差额直选国民党主席……这一切饱含着连战的痛苦和艰辛。他在国民党最危难的时刻承担重负,又在国民党止跌回升的势头中、在个人政治声望的至高点恬淡卸任。  相似文献   

9.
钟台升 《台声》2005,(9):24-24
中国国民党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8月20日下午在台北闭幕。原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达成的五项共同愿景列入大会通过的国民党政策纲领。大会19日下午通过了日前国民党中常会通过的国民党政策纲领,将原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达成的五项共同愿景,列入纲领中第一项行动纲要,表示国民党将全力推动,追求两岸和平稳定。国民党政策纲领还将该党副主席江丙坤今年3月访问大陆时,与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达成的十二点共识列入,表示“未来本党将致力落实”。纲领批评民进党当局“以对抗、抵制的冷…  相似文献   

10.
台湾"五都"选举结果于11月27日晚上揭晓。国民党拿下了台北市、新北市和台中市三席,民进党则赢了台南市和高雄市两席。就所获席位而言,国民党似乎略占上风,但就得票数和得票率而言,国民党获票3,369,052占44.54%;民进党获票3,772,373占49.87%,民进党得票数比国民党多出40余万票,得票率比国民党高出5.33%。  相似文献   

11.
闻史 《现代领导》2014,(9):42-42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会上,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由此,一些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当了“官”,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当时在国民党内的职务,要高于后来的政治对手蒋介石。在中共三大上.而立之年的毛泽东人选中央局(类似于后来的中央政治局),成为中央局秘书。会后,他受中共中央委派,回湖南筹备湖南国民党组织。在他的指导下,长沙最先设立国民党支部.接着常德、衡阳也相继设立分支部,1923年10月初,国民党湖南总支部成立。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出席会议。他在湖南的工作以及在大会上的积极表现,很受孙中山和国民党人的赏识和注意,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相似文献   

12.
统战史上的5月中共确定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的活动准则1924年5月,中国共产党扩大执行委员会就中国国民党改组后,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怎样开展工作作出决议。决议认为,改组后的国民党由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员组成,共产党员是国民党左派的基本队伍。因此...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12)
正@台声杂志官方微博本期话题#吴敦义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5月20日投票。吴敦义得票超过14万张,票数过半,当选国民党主席。这是国民党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一次选举,共有6人参选,分别为现任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国民党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4)
<正>据台湾媒体报道,争取连任的国民党现任主席洪秀柱,将于4月请假投入参选,此期间的主席代理人已经找好。洪秀柱2月8日在国民党中常会上预告,"将请国民党副主席胡志强代理主席"。另据岛内媒体报道,针对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五强争霸"的态势。国民党"立委"赖士葆8日在脸书上发起"您认为谁最适合担任国民党党魁"的  相似文献   

15.
金奕 《两岸关系》2010,(12):16-17
<正>对于此次国民党"五都"选举结果,多数评论予以消极评价,甚至忧心国民党在2012年会丢失政权。笔者认为,此一选举结果对国民党而言应为小胜,而2012年仍将出现蓝绿基本盘对决的情况,国民党很可能将继续掌握执政权。  相似文献   

16.
试论台湾政坛的“第三势力”张亦民,赵向前1993年8月10日,国民党内部派系“新国民党连线”正式宣布脱离国民党,另组“新党”。这是国民党成立近百年来已有过的多次分裂中的又一次公开分裂。新党的政治主张是:既反对国民党主流派的金权政治和国家统一政策,也反...  相似文献   

17.
腐败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马广荣南京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性质决定了其必然灭亡的命运。但其垮台如此之快。尤其是在抗战胜利后仅仅四年时间就土崩瓦解,究其缘由,腐败成为国民党政权灭亡的加速器。一、腐败使国民党丧失了执掌全国政权的能力1.国民党失去了号召力和组织...  相似文献   

18.
黄涛 《两岸关系》2014,(6):49-51
<正>3月以来,由于接连遭受部分台湾学生占领"立法院"议场和反核四社会运动的冲击,国民党的好感度和马英九执政团队的威信受到重挫。经过反思,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决定大力推进党务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延揽郝龙斌、朱立伦、胡志强担任国民党副主席。从目前台湾各界的反应看,此次党务改革有利于国民党世代交替,扩大决策圈,因而获得了国民党内和台湾舆论的普遍肯定。  相似文献   

19.
<正>为备战2014年底举行的七合一选举,国民党、民进党紧锣密鼓展开布局。在县市长部分,民进党已完成高雄等9个县市的党内提名,国民党也已展开两梯次的提名。目前看,由于马英九当局执政低迷、多位国民党要角涉贪及"九月政争"极大挫损国民党选战气势,国民党选情被普遍看衰。不过,受北蓝南绿既有选民格局、民进党社会基础未见显著拓  相似文献   

20.
陈文 《统一论坛》2020,(2):28-30
国民党2020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失利后,再度处于士气低落的检讨时期,党内普遍希望能够有新的面孔、新的政治文化来改造这个百年老党。当下,国民党权力结构重组,两岸路线晦暗不明,发展前景值得观察。江启臣当选国民党主席2020年大选惨败后,国民党主席吴敦义辞职,遗留下的主席任期至2021年,需要进行补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