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萍 《刑事技术》2008,(2):54-55
在笔迹检验案件中,一是用摹仿手段进行贪污冒领的经济案件日益增多,这类案件的特点就是检材字迹少,并且大都是人名用字,这些字在嫌疑人的样本材料中很少出现;二是在一部分笔迹案件中,嫌疑人样本字迹很少,特别是在一些待业青年、农村民工中,平时很少动笔写字,收集他们案前的样本字迹确实困难,因此利用案后文字样本材料进行检验,就是这类案件笔迹检验的一个特点。如果按以往习惯,“以案前样本笔迹做基础,以案后样本笔迹做参考”,就不利于这类案件的检验。在鉴定实践中,针对这类案件的特点,细致地分析案后样本笔迹,灵活地区分和运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笔迹样本就是笔迹式样,是文检人员在枪案过程中运用笔迹特征进行比较检验的一个已知参照物。案后样本就是犯罪嫌疑人在作案以后书写的字迹特证。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平时书写的字迹样本;另一种是司法机关在检案过程中,因样本不足,让犯罪嫌疑人重新书写的字迹。在后一种情况中,由于犯罪嫌疑人知道取样的意图.因此,他在书写字迹时,为逃避侦查,往往故意伪装,给文检人员检案造成一定困难。笔者就如何识别和运用案后伪装样本谈点粗浅的认识。一、识别方法1、利用案后样本中的自相矛盾,发现伪装。在检案中,如果怀…  相似文献   

3.
韦波 《法律与生活》2010,(24):31-32
1500万元现金存入工商银行不久,被行长的弟弟等人冒领。 同一事件,两地法院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认定。广东珠海中院认为。这是一起诈骗犯罪,主犯判处死缓。而湖南衡阳市雁峰区法院却认为,存款被冒领,银行是“正当支付”。衡阳市石鼓区法院的生效民事判决则认定,存款是存款人自己支取的,不存在刑事犯罪。  相似文献   

4.
王勇 《天津检察》2007,(4):63-63
最近,我受理了一起笔迹鉴定申请,鉴定的对象是一张“中国农业银行转帐支票存根”,检验鉴定要求是:该“中国农业银行转帐支票存根”用途栏内“刘某某”的签名字迹是否为嫌疑人刘某某所写。经检验发现:“刘某某”的签名字迹运笔,字形、布局、手法均为反常,与刘某某的样本字迹比对发现,两者书写风格、书写水平及单字的写法、连笔动作、笔划搭配比例等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5.
利用汗渍范围巧断添加笔画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文件检验中涉及到书写时间的案件越来越多,对其中添加笔画的判断也有许多成熟的检验方法,但大多数案件要求检材没有受到各种污染。笔者曾受理过一起案件,巧妙利用汗渍范围,对检材上的字迹是否一次形成作出准确的判断,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案情简介2005年4月1日,兰州某某法院送来范某某诉马某某欠款纠纷一案中借条一张,其内容为“借条今借范某某现金40000元借款人马某某2004年7月24日”。送检人要求检验:借条上“40000元”中阿拉伯数字“4”的折笔“∠”是否为借条形成以后添加的。2检验借条内容是用蓝色圆珠笔书写在14cm×20cm幅面…  相似文献   

6.
阿青 《检察风云》2012,(24):82-84
【絮语】存入银行的巨款,居然被人冒领;存放在家里的存单,竟神不知鬼不觉地变成了日历纸……这一起上世纪末被上海市公安局刑警总队侦破,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沪上三十大精品案中名列前五位的存款失窃案,一波三折,蹊跷复杂。当年中央电视台闻风而来,现场实录,影响波及全国。本案侦破的关键是一张伪造的身份证。  相似文献   

7.
被告人曹某系滨海县工商银行记帐员,因欠本单位贷款无力归还,遂伙同李某于1996年4月5日由曹某利用上班期间代做出纳员工作之机,从本单位保险柜中盗出空白的定活两便存款单两张,并愉盖上自己保管的公章。当B下午,李某到曹某班上,一起查得储户魏某存单的金额、密码、帐号后,由李某在空白存单上填写。4月7日,李某用假存单从县工商银行十字街储蓄所冒领现金2万元,并以“十德海”的名义转存1万元。4月8日李某又从县工商银行东升桥储蓄所取出现金1万元,均交曹某,曹某分给李某1400元。本案在审理期间,在定性问题上出现几种不同意见:l…  相似文献   

8.
在笔迹检验中,只要能收集到书写人的案前笔迹样本,一般均能完成检验的要求,但在有些案件中,收集案前笔迹样本比较困难,就需要利用案后笔迹样本进行检验。案后笔迹样本的收集通常采用让其所在单位组织统一的考试、开展问卷调查、撰写情况汇报和学习体会等形式进行,有时这些方法不一定奏效。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两种案后笔迹样本的收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扫描彩色喷墨打印伪造印文案件的检验报道不少,但把整个文件作为伪造对象的案件报道不多,现将扫描录入彩色喷墨打印伪造金融凭证的检验特点介绍如下。1案例资料2002年9月9日,武汉市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将日期为“2002年9月3日”、编号为0003730、价值3500万元的“企业注册资本(金)入资专用存款证明”第三联(红色联)送建行武汉市某支行验资时,工作人员发现“存款证明”上“中国建设银行武汉市某支行客户部”公章印文可疑,遂要求对该公章印文进行鉴定。检验对“存款证明”第三联上的公章印文与样本公章印文比对,印文特征反映较好,个…  相似文献   

10.
在笔迹检验中,合适的样本是笔迹进行检验的基本要素,是能否进行鉴定的先决条件。其字迹收集的质量、数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笔迹鉴定工作的顺利及鉴定结论的准确性。样本按时间分为案前样本及案后样本两种。案前样本即是在案件发生以前书写的,而案后样本则是指案件发生后,由嫌疑人亲笔书写的文字材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发案后嫌疑人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写的文字材料,在被确定为嫌疑对象后,收集起来作为笔迹样本;另一种是在侦破工作开始后,因一时找不到嫌疑人现成的笔迹样本,或已收集的样本不足,在不暴露意图的情况下,通过某种…  相似文献   

11.
1997年4月17日,我局受沈阳某法院委托,对该院受理的一起经济纠纷案件中起诉方出示的一封“证明”文件进行检验,该“证明”文件中书写内容是否有二次补写嫌疑.检材用纸是16开普通书写白纸,文件内容用黑碳素墨水书写,正文共6行字迹,正文下以书信格式贯以“此致”和单位名称日期及公章.经从字迹书写特征上观察检验:全文为同一人书写,但正文第6行字迹与其他字迹比较行距窄、字距密.仅据此特征确认有后添加字迹的根据不足.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起典型的假造干部案:假招工、假成果、假文凭、假聘用制干部资格。在方方面面熟人的“关照”下,孟祥超摇身一变——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2月10日,杨某与信用社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约定:杨某用其于同年10月10日存入信用社的15万元一年期存款作抵押,向信用社借款ZO万元,借款期限为6个月。杨某在该笔存款储蓄卡的银行留存联上注明:“此笔存款及利息,从12月10日起不提前支取,不作抵押,用于抵本人欠信用社贷款”。当天,杨某又伪造了一份信用社给信托投资公司的承诺书(写明:保证杨某在贵部贷款偿还以前不予挂失和提前支取),用该笔存款的存款单向信托投资公司出质借款13.5万元,借款期为6个月。杨某向信用社的借款期满后,信用社于97年12月29日将已到期的15万…  相似文献   

14.
一个领取救济金的“穷光蛋”,竟然是亿万富翁;一张用银行存款单书写的遗嘱,掀起了一场法庭风波;一番科学的司法鉴定,揭开了“亿八”遗产之谜。  相似文献   

15.
伪造印文检验一例石磊1995年7月,笔者受理了一起诈骗案的印文检验。案中被告人将偷来的省、市、县三级控办的真实印文制成印模,伪造小汽车控办证6份,诈骗现金20余万元,被骗单位持假控办手续进行挂牌落户时,有关部门均未察觉,其作案手段的伪装之巧妙,欺骗性...  相似文献   

16.
1996年4月16日,荆沙市利昌公司派员持一份荆沙市工商银行某储蓄所300万元的定期存单到荆沙市中国银行某办事处,申请以此存款单作抵押贷款24O万元。该办事处对存单进行审查后,即向办理此笔存款的某储蓄所发出了冻结存款通知单,该储蓄所当即在通知单上加盖了印章,并将回单返还给办事处。17日,该办事处将此存单送荆州区公证处申请办理抵押贷款公证,副主任、公证员张良志同志接过存单仔细审查,凭着自己几年来办证的经验,提出了两个疑点:一是此存款单是4月15日存的,既然有这么多钱存,为什么仅时隔两日就要贷款呢了二是此笔存款属单…  相似文献   

17.
<正>1案例检验1.1检材实际案例中提取的电工胶带3份,其中1号检材为某敲诈案犯罪现场(办公室)内针孔摄像头上缠绕的电工胶带;2号检材为某持枪抢劫案现场提取的碎裂枪头碎片上缠绕的电工胶带;3号检材为某爆炸案现场提取散落的电线末端上缠绕的电工胶带。1.2检验方法样本提取分别将上述3份电工胶带与缠绕物体剥离,各剪取0.5cm×1cm大小,置于1.5m L离心  相似文献   

18.
崔杰 《刑事技术》1998,(3):30-31
近日,我们受理了一例“以真造假”的印章印文案。即犯罪嫌疑人用真印章伪造假印文,借以逃避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受理检验过程中,颇有启发,对今后更好地履行司法鉴定职责多有裨益。 1 案例:1996年9月11日,浙江萧山某公司向杭州某贸易公司借款350万元,担保单位为浙江××××有限公司。1997年  相似文献   

19.
1 案情1996年,某县某镇农民刘×毛、刘×亮二人因一份关于借款条子作废的“证明”发生纠纷,双方为此对薄公堂.被告刘×毛称:他给原告刘×亮偿还借款后,刘×亮因找不到当初借款凭据,就给他打了一张原借款凭据作废的“证明”;被告同时称:刘×亮认为这张“证明”是假的,将“证明”撕碎后抛撒,现在所见的“证明”是自己(刘×毛)搜集到的原件碎片.而原告刘×亮矢口否认自己曾给被告写过这么一份“证明”.由于双方各执一词,致使该案一时无法审结,这张“证明”的真伪成了定案的关键.2 检验分析检材系9块大小不一的信笺碎片拼接粘贴在一张办公纸上,其中有3块空白碎片呈竖状拼接在底部,拼接后的信笺长宽为19.4cm×14.3cm;检材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20.
吴亦 《刑事技术》2001,(2):27-28
在实际办案中,笔者发现局部再现性伪装笔迹这种伪装的新特点.在越来越多的经济纠纷案件中,案后样本字迹中也出现了局部再现性伪装.本文就一起案后样本局部再现性伪装笔迹的检验,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